孫曉猛

孫曉猛

人名,一般用於男性。博士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 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含油氣盆地構造;造山帶地層學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姓 名: 孫曉猛

性 別: 男

民 族: 漢族

學 歷: 博士

學科專業: 古生物學地層學

講授課程: 《中國區域大地構造》; 《中國地質學》; 《大地構造學》; 《地球科學概論》,《生態學》; 《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旅遊地質學》.

教育經歷

1970年9月-1972年.9月——長春地質學校地質專業。

1972年9月-1995年任長春地質學校地質專業講師。

1981年-1985年——長春地質學院地質找礦與勘察專業進行本科學習。

1990年7月-1993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層古生物專業進行碩士研究生學習。

1993年7月 -1996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層古生物專業進行博士研究生學習。

工作經歷: 1995年-2000年職任於長春科技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副教授。

2000年-2004年職任於吉林大學套用技術學院教授。

2005年-至今職任於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科研項目

1. 30屆國際地質大會野外地質考查路線(T119路線)1996.領隊.

2.北祁連蛇綠岩特徵、造山帶演化及深部作用過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9472101).主要參加人.

3.東部深層油氣勘探綜合地球物理新方法研究與套用.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重點科技項目(970206-03),1997-2000.區域構造、盆地構造專題負責人.

4.中國大陸及海域岩石圈結構與動力學.國土資源部九五重點科技項目(9501201),1998-1999.主要骨幹人員.

5.滇川西部金沙江古特提斯洋盆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制約.(49902005).1998-20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負責微體古生物和造山帶地層研究.

6.中國東部陸緣中區區域構造成盆規律綜合研究(P0000202).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十五”重點科技公關項目,2001-2003. 區域構造、盆地構造專題負責人.

7.滇西各類鎂鐵-超鎂鐵質岩SHRIMP年代學及其意義(4027204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3-2005. 負責微體古生物和造山帶地層研究。

8.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區沉積體系有效烴源岩與選區評價(XBKT2003KY10002).2002-2005.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部新區勘探項目.盆地構造專題負責人.

9.中石化松遼盆地南部區塊石油地質評價(WX2005-YJ-001).2005-2006.中石化油田事業部油氣勘探先導項目.盆地構造專題負責人.

10.營城組火山岩野外露頭岩石分析及地質大剖面建立.2006-2007.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構造專題負責人.

11.大慶探區外圍中新生代相關盆地群成盆規律及構造演化史.國家油氣專項(XQ-2004-07-03).2005.區域構造、盆地構造專題負責人.

12.柴達木盆地西部北區深層構造演化特徵及其對油氣的控制(ZLJL—7.2—01).中國石油天然氣股

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主要研究盆地構造。

學術論文

第一作者:

1.孫曉猛,公會力.超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質災害。災害學,1990,(3)

2.Sun Xiaomeng et al. Seismite sequence and seismo-unconformity in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ir geologic significance. 30th inter 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1993,Vol 2 of 3

3.Sun Xiaome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ophiolite melange in JinshaJiang belt.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Abstracts, 1993,Vol 1 of3

4. 孫曉猛,聶澤同,梁定益.滇西北金沙江帶蛇綠混雜岩形成時代及大地構造意義。現代地質, 1994,8(3)

5.孫曉猛,聶澤同,梁定益.大陸邊緣震積岩序列。現代地質,1995, 9(3)

6.孫曉猛,聶澤同,梁定益.滇西北金沙江帶矽質岩沉積環境的確定及大地構造意義。地質論評,1995,41(2)

7. 孫曉猛,張海清,姚文貴.蛇綠岩和蛇綠混雜岩時代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論文集,地質出版社) 1996

8. 孫曉猛,張保民,聶澤同,梁定益.滇西北金沙江帶蛇綠岩、蛇綠混雜岩形成環境及時代,地質論評,1997,43(2)

9.孫曉猛,張旗,錢青.甘肅肅南白泉門地區蛇綠混雜岩地質特徵.地球科學進展,1997,12(4)

10.孫曉猛,楊遵儀,張梅生,聶澤同,梁定益,張保民.滇西北金沙江古特提斯造山帶地層及構造演化.長春科技大學學報,1999,29(1)

11.孫曉猛,楊遵儀,聶澤同,梁定益.大陸邊緣震積岩序列、震積不整合及其地質意義.見劉寶珺、李思田主編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1999,(卷八) 地質出版社

12.孫曉猛,張梅生,楊寶俊,彭向東.東北地區前中生代區域構造特徵及大地構造演化.長春科技大學學報,1999,29 (Sup)

13.孫曉猛,張梅生,劉才,彭向東.嫩江斷裂構造特徵及其研究意義.長春科技大學學報,1999, 29(Sup)

14.孫曉猛,張梅生,楊寶俊,朱德豐,萬傳彪.松遼盆地地質、地球物理特徵及構造演化.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30(Sup)

15.孫曉猛,張梅生,焦新華等.中國東北-華北地區中生代成盆動力學分析.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30(Sup)

16.孫曉猛,張梅生.東海盆地構造特徵及構造演化.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31(Sup)

17.孫曉猛,劉鵬舉,張梅生,郝福江,姚文貴,劉長垠..郯廬斷裂帶中段構造特徵及演化.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31(Sup)

18.孫曉猛,李軍凱,郝福江,姚文貴,張梅生,劉鵬舉.太行山南—豐沛斷裂特徵及其形成機制.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1,31(Sup)

19.孫曉猛,張梅生,劉鵬舉,郝福江,劉長垠,姚文貴.膠萊盆地控盆斷裂特徵及地球動力學背景.吉林大學學報,2002,32(Sup)

20.孫曉猛,張梅生,龍勝祥,郝福江.秦嶺-大別造山帶北部中-新生代逆沖推覆構造與合肥盆地、周口坳陷控盆斷裂的構造耦合.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4,25(2)

21.孫曉猛,吳根耀,郝福江,張梅生,劉鵬舉.秦嶺—大別造山帶北部中-新生代逆沖推覆構造期次及時空遷移規律.地質科學,2004,39(1)

22.孫曉猛,簡 平.滇川西部金沙江洋形成時代及威爾遜旋迴.地質論評,2004,50(4)

23.孫曉猛,郝福江,張梅生,姚文貴. 中國能源礦產態勢與可持續開發利用對策.資源開發與利用 2002,18(5)

24.Sun Xiaomeng et al .On Several Key Problems about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arim Basin. ProcSino-German.Symp.Paleont,Geol Evol Environm Changes of Xinjiang China. 2004

25.孫曉猛,王璞珺,郝福江,包亞范,韓國卿,馬旭.中國東部陸緣中區中—新生代區域斷裂系統時空分布特徵、遷移規律及成因類型.吉林大學學報,2005,35(4)

26.孫曉猛,龍勝祥,張梅生,劉曉燕,郝福江.佳木斯-伊通斷裂帶大型逆沖構造帶的發現及形成時代討論.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6,27(5)

27.孫曉猛,王璞珺,劉朋舉,郝福江.興地斷裂構造特徵及其演化歷史..新疆地質,2006,24(4)

28.孫曉猛,郝福江,程日輝,王璞珺,劉鵬舉.塔里木盆地東北緣蓋層不整合序列及其構造演化.吉林大學學報,2007

29. 孫曉猛,朱德豐,鄭常青,單玄龍,程日輝等,松遼盆地東緣中生代斷裂構造特徵、形成期次及其儲層意義. 吉林大學學報,2007

30. 孫曉猛,劉永江等,敦密斷裂帶走滑運動的~(40)Ar/~(39)Ar年代學證據, 吉林大學學報,2008

31. 孫曉猛,王樹琴,王英德,杜繼宇,許強偉, 郯廬斷裂帶北段構造特徵及構造演化序列. 岩石學報,2010 SCI

32. 孫曉猛; 杜繼宇; 單玄龍; 程日輝; 王英德; 許強偉; 田景雄. 龍門山沖斷帶北段前山帶構造分帶性及山前帶變形特徵. 吉林大學學報,2010 EI

33. 孫曉猛; 許強偉; 王英德; 田景雄; 王書琴; 杜繼宇.川西北龍門山沖斷帶北段油砂成藏特徵及其主控因素.吉林大學學報,2010 EI

34。 孫曉猛; 魯寶亮; 張梅生; 杜繼宇; 許強偉; 田景雄.海拉爾盆地及盆緣露頭區典型構造樣式及變形序列. 吉林大學學報,2011

35. Sun X M Geophysical features and tectonic attribute of the Derbugan fault in the western slope of Dahinggan Ling mountains, Chinese J, Geophys,2011,(54) SCI

第二作者及其他:

36.張旗,孫曉猛,周德進.北祁連蛇綠岩特徵、形成環境及其構造意義.地球科學進展, 1997,12(4)

37.錢青,孫曉猛,張旗等.北祁連九個泉蛇綠岩及其上覆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學特徵和地球動力學意義. 地質論評,1999,45

38. 張海清,孫曉猛.洋島、海山碳酸鹽岩的沉積特徵及其古地理意義.地質科技情報, 1997,16(1)

39.錢青,張旗,孫曉猛等.北祁連老虎山玄武岩和矽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形成環境.地質科學,2001,36(4)

40.錢青,張旗,孫曉猛等.北祁連九個泉玄武岩的形成環境及地幔源區特徵.岩石學報,2001,17(3)

41.張旗,王岳明,錢青,孫曉猛等.甘肅景泰縣老虎山地區蛇綠岩及其上覆岩系中枕狀熔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岩石學報,1997,

42.Wang P J, Sun X M.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shanian orogeny and the evolution of Songliao basin,North/Northeast China .European Journal of Mineralogy ,2000,Vol.12

43.張梅生,彭向東,孫曉猛.中國東北區古生代構造古地理格局.遼寧地質,1998(2)

44.簡平,劉敦一,孫曉猛.滇西吉岔阿拉斯加型輝長岩SHRIMP測年:地質學報,2004.78(2)。

45.簡 平,劉敦一,孫曉猛.滇川西部金沙江石炭紀蛇綠岩SHRIMP測年:古特提斯洋殼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學制約.地質學報,2003.77(2)

46.簡平,劉敦一,孫曉猛.滇西北白馬雪山和魯甸花崗岩基SHRIM PU-Pb年齡及其地質意義.地球學報,2003.24(4)

47.劉長垠,孫曉猛,郝福江,任東輝.東海陸架盆地斷裂特徵及其控盆作用.吉林大學學報,2002,32(Sup)

48.Liu Pengju Zhang Meisheng,Sun Xiaomeng.Tectonic Charax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Bohai bay Basin,China.J.Geosci.Res.NE Asia,2002,5(1)

49.程日輝,王璞珺,孫曉猛.庫魯克塔格地區奧陶系層序地層與海平面變化.大地構造與成礦,2006,30(3).

50.張梅生,孫曉猛,彭向東等.松遼盆地及周邊地區中生代構造階段劃分.長春科技大學學報,1999, 29 (Sup)

51.焦新華,孫曉猛.根據重磁異常特徵的研究認識松遼盆地的形成與演化.長春科技大學學報,1999,29(Sup)

52.彭向東,孫曉猛,張梅生等.中國東部陸緣及鄰區中、新生代區域岩石地層序列對比研究.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2000,30(Sup)

53.張梅生,孫曉猛,彭向東等.南華北盆地群構造特徵及其演化.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2000,30(Sup)

54.張梅生,孫曉猛,楊寶俊等.渤海灣盆地構造特徵及其演化.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2000,30(Sup)

55.張梅生,孫曉猛,楊寶俊等.東溝——東烏旗地學斷面地質、地球物理特徵的新認識.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000,30(Sup)

56.萬傳彪,任延廣,遲元林,孫曉猛.海拉爾盆地孢粉組合及其地層時代. 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2000 ,30(Sup)

57.張松梅,張梅生,孫曉猛等.郯廬斷裂兩側中生代地層序列與郯廬斷裂水平位移研究.長春科技大學學報, 1999,29(Sup)

58. 劉志宏,周飛,吳相梅,孫曉猛等,東北地區佳木斯隆起與周緣中新生代盆地群的耦合關係. 吉林大學學報,2011

59. 魯寶亮; 王璞珺; 張功成; 張斌; 孫曉猛,南海北部陸緣盆地基底結構及其油氣勘探意義. 石油學報,2011

60. 王書琴; 孫曉猛; 杜繼宇; 王英德; 許強偉; 田景雄 郯廬斷裂帶北段構造樣式解析,地質論評,2012

61.單玄龍; 羅洪浩; 孫曉猛 四川盆地厚壩侏羅系大型油砂礦藏的成藏主控因素 吉林大學學報,2010

62 邊偉華; 王璞珺; 孫曉猛塔里木盆地庫魯克塔格地區二疊紀末-中三疊世基性岩床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岩石學報,2010

63 張艷; 孫曉猛;新疆庫魯克塔格地區晚泥盆世火山岩~(40)Ar/~(39)Ar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岩石學報,2010

共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35篇。

著作教材

1.Wu Genyao, Sun Xiaomeng and Zhong Dalai.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central sector of the heng duan mountains.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field trip guide.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August, 1996

2.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孫曉猛、姚文貴、張梅生著,長春出版社,1999。

3.天體與地球. 高等學校試用教材,第二編者

獲獎情況: 1.1996年獲北京地區優秀博士畢業生

2.《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課程改革與建設.課題負責人。獲吉林大學2001年校級教學成果三等獎,證書編號:20013647

3.《天體與地球》課程改革與建設.第二完成人。獲吉林省教學科研一等獎(2001年),吉林大學2001年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證書編號:2001107036

4.中國東部陸緣主要盆地區及鄰區區域構造和深層油氣目標研究.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發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年,成果登記號:360-01-20610080-07

5.東部陸緣主要盆地區及鄰區區域構造和深層油氣目標研究.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第七完成人.發證單位: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證書號:2001-14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