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性

手槍蝦雖然“自帶武器”,攻擊力很恐怖,但由於其個頭很小,仍然很脆弱。它們會和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結盟”,以保持長久的共生關係,使得自己能夠在弱肉強食的海底世界中生存下去。例如,珊瑚為手槍蝦提供了良好的庇護之所,反過來,手槍蝦也可以保護珊瑚。手槍蝦會“槍擊”以珊瑚為食的海星,並驅逐它們離開珊瑚。還有的手槍蝦喜歡在海葵的觸鬚之間避難,就像我們熟知的小丑魚一樣。
此外,它們還能和蝦虎魚良好共生。蝦虎魚視力很好,而手槍蝦通常是盲的。通常,手槍蝦會在沙里挖好一個洞,蝦虎魚就會游來與之同居,充當它的雙眼,為它守望海里的一切。手槍蝦則會乖乖守在蝦虎魚身後,為其挖掘後防。可愛的一對好友往往會在洞口處徘徊,以尋找獵物或躲避捕食者。蝦虎魚會為手槍蝦提供預警,手槍蝦負責挖洞清理通道,當手槍蝦出來傾倒沙石時,它總把一根觸鬚搭在蝦虎魚的身上,其他魚來襲時,蝦虎魚一動身,手槍蝦便可立馬逃回洞中。而當蝦虎魚感到疲倦的時候,只要往後一退,就有舒適的洞穴可以休息。
在手槍蝦的共生關係中,最難以置信得是形成了一種極其先進的社會化組織,俗稱“真社會性”。數以百計的手槍蝦居住在海綿內,由“蝦女王”和“蝦國王”統治,且它倆是唯一可以繁殖後代的。在數以百萬計的海洋生物中,只有少數幾種蝦能夠做到這一點。它們和螞蟻、蜜蜂等一些社會性昆蟲十分相似。手槍蝦十分微小,它們以海綿為窩,並以海綿自身脫落的組織為食,這樣的生活方式又和白蟻十分類似。
種類分布
槍蝦在全世界大約有600多種。它們大多數穴居並以小螃蟹和魚類為食,原本生活在地中海的溫暖水域,而在本世紀也曾在英國海岸線上發現過幾次。雖然槍蝦(pistolshrimp)只有不到一英寸長,但其可以製造高達218分貝的聲音,產生的衝擊波足以擊昏其獵物(如小魚、小蝦和小螃蟹等),然後槍蝦再靠近其獵物並殺死它們。槍蝦出色的防身表現,使自己成功地生存在弱肉強食的海底世界。它獨具特點的外型也頗受人民喜愛。
攻擊特徵

採用高速攝像機拍攝槍蝦的攻擊過程時,還可以觀察到持續數億分之一秒的亮光,稱為“蝦光現象”(shrimpoluminescence)。這使得槍蝦成為具有聲致發光能力的動物。應該說明的是,蝦光十分微弱,肉眼根本無法觀察,只有通過光檢測器才能觀測到。研究表明,槍蝦每次激發總共可以發出5×104個光子,這一數量比單一氣穴猝滅導致的聲致發光所釋放的光子數小1~2個數量級。
與許多甲殼動物一樣,槍蝦在遇到攻擊的時候會將螯脫落。不過,這並不會使噪音消失太久。雖然大螯的結構看起來有點複雜,但槍蝦還是會以一種奇特的方式重新長出一個螯來。不過,重新長出來的並不是大螯,而是一隻小螯。最有趣的是,在下一次外骨骼蛻去之後,原先的小螯開始長得越來越像大螯,並最終長成同樣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大螯。換句話說,槍蝦相當於把武器換到了另一隻手上。不過,斷肢再生有時候也會出現小故障。槍蝦如果失去小螯,偶爾也會錯誤地長出大螯,從而擁有兩隻大螯。“雙槍在手”聽起來似乎很霸氣,但事實上槍蝦還需要用小螯來幫助進食。大螯好比打獵用的槍,而小螯則是吃肉用的刀叉。
《白夜行》有關描述
她是槍蝦,他是她的蝦虎魚。這種共生關係,隱匿19年甚至更久的關係,生命的關係,我也想擁有,即使最後我一次也沒有回頭。這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在其代表作《白夜行》中的比喻,笹垣警官說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是槍蝦和蝦虎魚的關係,笹垣警官在苦苦地獨自對各個案件的分析和追蹤下,終於發現兩人的共生關係,直到最後,桐原仍然扮作聖誕老人在雪穗身邊保護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