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第二實驗中學

榆林第二實驗中學

榆林第二實驗中學,又稱:陝西省綏德師範學校,始建於1923年。學校現有教職工142人,修完研究生課程者33人,特級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3人;高級講師19人,講師48人,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1人。學校占地120畝,建築面積26018m2,擁有一流的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男女生公寓樓、大禮堂等。目前,校園各種教學場館功能設施齊全。現代化教學設施方面,現有閉路電視網、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琴室、語音實驗室,開通了遠程教育網和校園網,教學設施日臻完善。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榆林第二實驗中學陝西省綏德師範學校)創立於1923年,原名“陝西省立第四師範學校”。1923年夏,革命先驅李子洲受中共北方區委負責人李大釗的派遣,回陝開展工作。1924年夏,他來到“四師”任校長,當年冬天,就在學校建立了中共黨團組織,開展革命活動,使學校成為陝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動中心。為此,學校曾遭國民黨當局的三次封閉。1934年夏學校恢復招生,更名為“陝西省立綏德師範學校”。1941年2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接辦綏師,學校更名為“陝甘寧邊區綏德師範”,並把幹部培訓作為中心任務。1948年春,學校同綏德分區黨校合併;到1950年5月又分設,恢復了單一師範性質,進入“陝西省綏德師範學校”時期。文革期間,學校下放綏德縣管理,改招普通中學學生;直到1978年又收歸地區,並恢復招收普師專業學生。

歷史貢獻

榆林第二實驗中學

建校以來,綏師為中國革命和教育事業培養了萬餘名優秀人才,享有“革命基地,教師搖籃”的美譽。全國解放前,培養的學生大多走上了革命道路,劉瀾濤、馬文瑞、安子文、張德生、白如冰、張達志、賀晉年、汪洋、白介夫、柳隨年等近30位同學,後來成為我黨、政、軍的高級幹部;白明善、王兆卿、賈拓夫、艾克藩等40名同學,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著名作家柳青,愛國女傑杜嵐,外交家安致遠和以劉森民為代表的大批藝術家,在不同的崗位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全國解放後,學校培養的學生大多從事教育行政管理及教學工作,為陝北地區,特別是榆林市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心綏師的發展:毛澤東習仲勛、劉瀾濤、馬文瑞曾為綏師題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在任國務院總理期間,對綏師的發展也給予關注,曾作過批示。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部長、國務委員遲浩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佩雲許嘉璐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綏師80周年校慶題詞。

教學設施

李子洲李子洲

學校占地120畝,建築面積26018平方米,擁有一流的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男女生公寓樓、大禮堂等。目前學校各種教學場館功能設施齊全。現代化教學設施方面,現有閉路電視網、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琴室、語音教室,開通了遠程教育網和校園網,教學設施日臻完善。校園環境達到了美化、淨化、綠化、硬化。

教學改制

2006年榆林市委根據教育形勢發展要求,在原保留陝西省綏德師範學校的基礎上將學校改制為榆林第二實驗中學,仍隸屬榆林市教育局主管。

2007年市政府授予學校市級標準化高中。特別是音樂、美術、體育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有豐富的教學培訓經驗,連年來向高等藝術、體育院校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

教研成果

近年來,廣大教師在努力搞好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教研科研工作,有百餘篇教科研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其中在國家權威性期刊中轉載的十餘篇。自編輔助教材及教學參考書十餘種。

組織榮譽

學校努力構建一支具有遠見卓識和實幹精神的校領導班子,一支忠於職守,勇於開拓的中層幹部隊伍和一支團結爭先,樂於奉獻的教職工隊伍。由於全校上下同心協力,已經形成教風好、學風濃、校風正的良好的態勢。1996年被陝西省體育運動委員會授予“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同年被陝西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衛生先進單位”;1999年評為“榆林市先進黨組織”,同年被中共榆林地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1年被綏德縣環保局授予“縣級綠色文明示範學校”;2002年校團委被團榆林市委授予“紅旗團委”;2005年度被榆林市直機關工委授予“五型黨組織”;2006年被榆林市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度被榆林教育工會評為“先進單位”。

辦學方向

新時代,新氣象,新機遇,新挑戰。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全體師生決心站在時代的潮頭,紮實工作,勵精圖治,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辦學資源,堅持走質量效益的路子,使榆林第二實驗中學(綏師)這所具有“人才搖籃”美譽的學校,成為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顆明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