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細胞

極細胞

極細胞,存在於二胚蟲類的體表細胞中,指的是體前端二環列並排的8—9個細胞。

介紹

在中生動物二胚蟲類的體表細胞中,體前端二環列並排的8—9個細胞稱為極細胞。以其密生短纖毛和細胞體為小的多面體這一點,與其下面的體表細胞(軀細胞)相區別。第一環列的4個細胞稱為前極細胞(propo-larcell),而第二環列的4—5個細胞稱為後極細胞(metapolarcell)。這些細胞可附著在寄主(章魚、烏賊)的腎囊壁上或用以穿孔腎囊壁游出外界。在軀幹細胞前端有2個類似極細胞的細胞,特稱為側極細胞(parapolarcell)。〔2〕在昆蟲的胚胞形成前,從卵後極膨張所形成的細胞亦稱為極細胞。此細胞是極細胞質及其所含的核組成,根據極細胞質內極粒和核內的核體(nuclearbody,見於果蠅)的存在,可明顯地與其他細胞相區別。極細胞移至生殖巢,則形成生殖細胞。

極細胞極細胞

相關資料

目的明確新生小牛視網膜視桿-雙極細胞體外發育過程中蛋白激酶Cα亞型(PKCα)的表達規律.方法分離培養新生小牛視網膜神經細胞,培養10、20、30和40d的神經元用於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採用PKCα抗體標記視網膜視桿-雙極細胞,用圖像分析系統定量測量陽性細胞的免疫反應強度.結果培養10d時,PKCα陽性神經元只有1~2個較短的神經突起;到培養20d時,陽性細胞的一端為1個細長的神經突起,相對的另一端為叢狀的短的樹狀突起,培養30d及40d的神經元保持培養20d時神經元的形態特徵.不同培養階段的陽性細胞中PKCα免疫反應物質均位於細胞體和神經突起,定量分析顯示培養20d的陽性細胞免疫反應強度最高,培養30d和40d時陽性細胞PKCα免疫反應強度下降.結論培養20d的視桿-雙極細胞具備細胞形態和免疫反應特性上的成熟特徵,PKCα的表達水平最高,為發育成熟的神經元.培養30d以後,視桿-雙極細胞逐漸衰老.實驗結果為選擇合適的供體材料進行視網膜移植提供了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