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台

楞伽台屬於印度語,意思是不可住,指大海中遠不可達、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

楞伽台

楞伽”是印度語,意為“不可住”,或說是大海中遠不可達、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楞伽台在金山東南,建築神巧,傍山駁石而建。自下而上需經三重樓閣,每上一層,疑無去路,洞門一開,豁然有級可登,迂迴曲折,上下錯落,往往令人迷其所在。台頂有兩間寬敞的休息廳,陳列著許多古代紅木家俱、名人書畫,廳外有走廓、平台。平台中央有座玲瓏的四面方亭,因亭內曾放置過蘇東坡遺留下來的雪浪石而取名為“雪浪亭”。據說是蘇東坡晚年受老朋友佛印和尚相托在此寫《楞伽佛經》,故又稱書經樓。登台頂長廊遠眺,碧空萬里,江天一色,氣勢壯麗。我國著名的佛學家、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曾在此揮毫寫有“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遠水皆有情”的即景詩篇,給楞伽台增輝生色。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