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Lañkāon;,新作[飢-幾+夌]伽,又作[馬*夌]伽。在師子國(即錫蘭島)之山名(今之Adamspeak)。楞伽為寶名,又曰不可到,難入之義也。即山以有楞伽寶得名。又以險絕常人難入得名。佛嘗在此說大乘經,名楞伽經。西域記十一師子國曰:“國東南隅有[飢-幾+夌](勒登反)伽山,岩谷幽峻,神鬼游舍,在昔如來於此說[飢-幾+夌]伽經。舊曰楞伽經,訛也。”唯識述記四本曰:“楞伽者,是師子國山名也。”慧琳音義三十一曰:“楞伽,正梵音雲[飢-幾+夌]伽,山名也。勒鄧反。此亦寶名也,此山多饒此寶,故以為名。在南海中師子國西南隅,海島大山也。”華嚴疏鈔六十二曰:“楞伽,此雲難往。”楞伽經心玄義曰:“楞伽,此雲難入,世尊說法無史實。”
【 楞伽 】
在師子國(即今錫蘭島)的山名。楞伽是寶石名,因此山有楞伽寶石,故以寶名山。
【 地理 】
古楞伽山,為今斯里蘭卡之Adam's Peak(亞當峰),即sri pada(聖足山)。海拔2243米,僧伽羅語稱Sri Padastanaya或Samanaliya,簡稱Sri Pada,泰米爾語稱Shivanolipatha Malai或Shiva padam。該山位於斯里蘭卡中央高原南端,其峰頂上有一座寺廟,廟內一塊岩石上有一巨大足印,約1.8米長。由於這一類似人足跡的凹坑,該山被佛教徒、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尊為聖地,他們分別認為那是佛陀、亞當或濕婆(Siva)的足跡。
【旅行 】
聖足山位於斯里蘭卡第三大保留地Peak Wilderness Sanctuary內,是典型的熱帶雨林地帶。該地區海拔高度在22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從270米到2200米逐漸變換,這種有別於斯里蘭卡其他保留地的巨大的高度落差造就了該地區的壯麗和秀美。這裡還是斯里蘭卡國內眾多河流的發源地,正是這些河流在地區境內形成了大量壯麗的瀑布如Dotalu falls、Geradi falls、Galagama falls、Mapanana falls。攀登Sri Pada出通常被佛教朝聖者和遊客使用的3條路: Hatton路、Kuruwita路和Palabaddala路外,Kuruwita路和Palabaddala路從右穿越Peak Wilderness sanctuary,風光更勝其他3條路。
相關詞條
-
《楞伽經》
《楞伽經》佛教經典經文,全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或《入楞伽經》。在漢譯各本中,實叉難陀的譯本與梵本比較接近。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最能表現此經的原始形態,流行也最廣。
《楞伽經》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楞伽經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亦稱《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其譯名分別出自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的求那跋陀羅、北魏的菩提流支、唐代于闐...
簡介 主要內容 影響 -
楞伽台
楞伽台屬於印度語,意思是不可住,指大海中遠不可達、高不可攀的一座大山。
楞伽台 其它 -
楞伽山
位於南海之一山名,亦是一城之稱。又作楞迦山、■迦山、■喔山、棱伽山、楞求羅伽山。相傳此山即《楞伽經》之說處,山頂有佛足石。
-
周楞伽
周楞伽(1911-1992),江蘇省宜興人,作家,中國古典文學學者,著作有《李師師傳奇》等。
-
楞伽島
梵名Lan%ka^ -dvipa 。即位於印度半島南端之錫蘭島(即今斯里蘭卡)。又稱師子洲、執師子國。或稱僧伽羅、寶渚。東晉法顯自印度歸國途中曾禮拜該島...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經名“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是梵文的音譯,其中“楞伽”指山名,“阿跋多羅”是“入”的意思,合起...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相關條目 -
沙楞伽提婆
沙楞伽提婆,辛伽約執政期間任宮廷樂師,著作有《樂藝淵海》等。
基本資料 職業生涯 所屬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