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我國修築最早的長城。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楚國為"控霸南土,爭強中國",約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伐申滅鄧之後,在南陽東北開始修築長城,設繒關。該長城自隹隹(今魯山境)經方城山,達比陽(今泌陽)入唐河。戰國時又展築,西循伏牛山脈及白湍河分水嶺入鄧州市。"楚恃以守衛其北境"。前656年,齊桓公率魯、宋等八國聯軍與楚對峙於召陵,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出使齊軍。屈完對齊桓公說:"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齊遂與楚訂盟,史稱"召陵之盟"。該長城比齊長城早約300年,比秦統一後大規模修的長城早約460年。現方城黃石山西麓有楚長城大關口(即繒關)遺址。東側殘存南北二道土城垣,高1.5-3米,全長180米,南北城垣相距250-380米,南城垣北側有土台7個,似為城堡或馬面遺蹟。西側也有二道土城垣,全長約400米。曾出土戰國銅戈、銅鏃等文物,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滅庸以後,為爭霸北上創造條件,以脊作界,修築龐大的防禦工程,與天然屏障連線一體,作為爭霸楚國的前沿陣地。用石灰粉黃泥和原始植物洋桃液粘築成的城牆,歷經千年風雨,仍然堅硬如石,經有關考古專家多次考證,認為此法築城壘壁,可謂世界一大奇蹟十堰楚長城遺址在竹谿縣西北部關埡子山口,即春秋戰國時期秦、楚兩國交界處。據考證,此段長城系公元前五世紀末,春秋戰國之交的時候,當時諸侯並立,各自稱王,互爭雄長,於是在自己的疆土上修築城牆,長垣。
建築類型
各國修築的長城,橫七豎八,有東西走向的,有南北走向的,與今天所見的長城並不一致。有些已經從地面上消失了,有些至今還屹立。遺址以關埡子為中心,東起竹谿縣平安鄉與陝西省旬陽縣的鈦桶之間,沿著兩省交界的崇山峻岭向西北綿延70餘公里。中心處遺址長約300米,高5米,寬3米,里外三層。城牆外殼由0.5米厚的石灰和黃土混合築砌。城牆與山勢融為一體,更顯山勢峭陡,關口險峻,易守難攻。
戰國時代的長城,大多用土夯修築,規模較小,互不連貫。齊長城是東西走向,西赳平陰,經泰山北麓,東達于海。此遺址的發現,為我國長城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