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耕豐古稱鹽田,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是通往泉州的古道,是由下橋村頂謀頭往學士新店,經過耕豐的南嶺鹽田、貢橋通往泉港塗嶺直達泉州府。直至民國時,公路才從楓亭街道通往耕丰南嶺長壩橋、下店,往五里嶺直達惠安。民國時期,南嶺、長壩橋、下店、長壩里,是屬學士保管轄,鹽田與古下、後欖合併為斗南保,1947年,鹽田設鹽田保。1949年,南嶺、長壩橋、下店、長壩里仍歸學士鄉,鹽田又與古下、後欖合併為斗南鄉。1952年,南嶺、長壩橋、下店、長壩里劃歸與鹽田,合併為新南鄉。1954年鹽田辦初級社時,把名字改為“耕豐",取耕作豐收之意。1958年,耕豐與古下、後欖合併為躍進大隊,屬楓亭人民公社。1961年,耕豐成立大隊。1984年,改稱耕豐村,屬楓亭鎮人民政府。
風俗人情
楓亭五宮游燈
楓亭元宵游燈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北宋慶曆年間(1046年),當時楓亭人在朝為官者多,他們把京都燈廟中富有特色的燈飾款式傳回故鄉,與家鄉的燈節組合創新,形成獨具區域風味的元宵燈節。“明月滿街流水遠,春燈入望眾星高”,在古代楓亭燈節之盛已甲閩南。2008年6月楓亭游燈習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於耕豐的長壩曾屬學士里,故視學士的龍興宮為大宮,所以每年正月十六學士游燈是長壩也有參加。
耕豐太保府重修慶典
表彰榮譽
2006年,耕豐村被列為全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
教育學園
楓亭耕豐國小舉行了三年級語文公開課,由朱燕萍老師執教《望天門山》。讀詩文、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課後,劉向紅主任結合學段目標及詩歌教學等方面強調注重發展學生語言修養、發展學生情感世界、發展學生想像空間。老師們就“如何上好古詩”獻計獻策,暢所欲言,對古詩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這次活動有效地解決了古詩教學中的困惑,使老師們受益匪淺。
歷史人文
清光緒年間,境內的長壩里何家蘭中第七十二名進士,祖居中留有匾額;南宋丞相陸秀夫與夫人曾在此地避難,於仙公閣下崖石室與幼帝議事。陸秀夫之子陸劍曾在此讀書,後回活水亭居住。境內有南宋丞相陸秀夫居住的仙公閣,後改為“陸公寺”;有清嘉慶三年和光緒乙酉年保存的圓柱1對,方柱3對;還有鹽田宮等古建築物。
建築景觀
耕豐鳳山廟
泉州市泉港與莆田市仙遊楓亭曾經的一樁史事。泉州市北大門---泉港區北部的界山鎮,特別是鄰近莆田市的南大門---仙遊縣的千年古鎮楓亭,位居天馬山下的南莊、港西、東丘、倉厝、交界塘、柯寨等村,連同塗嶺鎮秀溪、岑兜等村落的語言純粹是莆仙腔了——人稱“頂路話”。自明末至今,由於地域管轄的變化,“頂路話”也多少融進了泉州閩南語系“下路話”的某些成分,又有別於正宗的莆仙話了。他們同楓亭等地保持十分緊密的關係。講的是莆仙方言,流行莆仙習俗,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縟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原來,明末以前,泉州府惠安縣與興化府仙遊縣以白水坑為界。以上提及的南莊等各個村落屬地一直隸屬於興化府仙遊縣連江里(即今楓亭鎮),但由於地理位置緊鄰惠安北部(今泉港區),與惠北“下路人”工耕匠作或商貿嫁娶,均來往頻繁,關係十分密切,倒是與仙遊一方有些疏遠。於是,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人李愷,以上述各個村落與惠北地緣緊鄰、習俗相近、便於管轄為由,通過浙江、福建軍務總督王忬,提議把上述之地從仙遊縣劃出,歸屬惠安。得王忬等首肯幫忙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這幾個村落之地買斷,從此這幾個村落計18.5平方公里約有萬畝山林、土地及其居民,便歸屬惠安縣管轄。並把原先位於白水坑的惠安仙遊兩縣界碑移到現在界山鎮界山村交界塘。當時,仙遊楓亭人薛光寵(字德馭,號龍川,以子薛大豐任廣西平樂府知府、貴州畢節按察司副使之貴封中憲大夫)極力反對,才使原定的惠安縣與仙遊縣的交界點耕豐鳳山廟前的橋界移至現在的柯寨交界點。
當時上述幾個村落雖劃歸惠安管轄,但稅糧仍由仙遊楓亭負責。楓亭人長期覺得很是吃虧,這一公案一直延至清朝雍正年間(1723—1735年),田賦才交割清楚。
仙公洞
仙公洞,位於楓亭古驛道仙(游)惠(安)交界處,原有二個大石洞,雲遮霧擁,一片幽靜,傳說是古代仙翁修煉之處。宋末丞相陸秀夫率眾抗元,曾在楓亭與蔡荔娘結婚,遺腹子陸釗不願事元,隱居於仙公洞讀書,終生不仕,傳為佳話。近年,當地民眾擇址在耕豐村重建“仙公閣”,保存有古代石柱、石珠等文物。石柱楹聯鑿刻“氣節文章光宋史,蓬萊洞裡聚風雲”之句,寫出“仙公洞”與陸氏父子民族氣節的歷史故事。據考,似天馬行空的“天馬山”下,古代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先民煮曬海水為鹽,故有“鹽田”地名一直稱呼至今。附近的“鹽田村”“鹽田寺”“九庵十八寺”“十八壺”古院等古蹟名勝,也有各自的傳說歷史。今“福廈高速鐵路”火車日夜飛馳穿行天馬山隧道而過,為時代的前進添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長壩橋
長壩橋石拱橋
長壩橋原為木橋,1970年,把長壩橋木橋改為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