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惡理冤,肅清盜賊,積粟賑貧,興辦學校,督促耕種,又利用淄河,修渠灌田。後遷河南道監察御史。正德初,以監察御史管理順天諸郡縣時,值劉謹專朝政,要遷升順天境內一吏,楊見其才能平庸終不舉其職。後楊武任大理寺左寺丞,勘視大同邊務時,彈劾屯田不均,軍役耗損諸弊政,不寬免,不留情,因功超遷左僉都御史。後被派巡撫宣府一帶,事畢乞歸居家。他高才多學,擅長和愛好晉代書法,工詩文,多藏有文集、法帖。曾為明正德《鳳翔府志》作序,卒後葬於帖家河東南 。
相關詞條
-
王鐸[明朝進士]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嵩樵,又號痴庵,別署煙譚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著“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明天啟二年(162...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藝術成就 歷史評價 人物年表 -
楊繩武[明朝官員]
個人介紹楊繩武(1595—1641)字念爾,號翠屏。 崇禎十一年冬,召對平台,繩武談吐如流,畫地成圖,帝偉之,遂擢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 洪承疇困松山...
個人介紹 -
武進士
武進士,是漢語辭彙,拼音為wǔ jìn shì,是中國古代在文科舉之外另外一種選拔武官的考試的出身制度。其是明清時武舉殿試及第者之稱。
武進士 武舉 武舉歷代大事記 -
陳於廷[明朝進士]
陳於廷(明),字孟諤,宜興人。萬曆二十三年進士。歷知光山、唐山、秀水三縣,征授御史。甫拜命,即論救給事中汪若霖,詆大學士朱賡甚力,坐奪俸一年。頃之,劾職...
基本信息 《明史》卷二百四十 陳於廷之子 陳於廷之孫 陳於廷(清) -
胡獻[揚州興化人。明朝官員、進士]
弘治九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授監察御史。 改庶吉士,授御史。 獻未赴官,遷宜陽知縣。
人物介紹 史書記載 -
明朝歷史
明朝歷史(1364—1683年)即中國明朝以及南明和明鄭時期的歷史,屬朝代專門史。從朱元璋建立西吳政權到明鄭台灣被清軍攻占,明朝前後延續319年。元末天...
元末民變 大明開國 洪武之治 靖難之役 -
進士[科舉考試最高等級]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
歷史沿革 發展進程 科舉制度 考試 形式介紹 -
趙錦[明朝進士]
趙錦(1516-1591) 明餘姚(今屬浙江)人,字元朴,號麟陽。嘉靖進士。師事王守仁。授江陰知縣,擢南京御史。嘉靖三十三年(1553)元旦,日食,他以...
-
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
簡介 歷史沿革 發展進程 科舉制度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