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村鎮[江西省贛州市楊村鎮]

楊村鎮[江西省贛州市楊村鎮]

楊村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西南部,距縣城57公里,南與廣東連平縣接壤,是龍南縣邊遠山區鄉鎮。全鎮國土面積144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居委會,有166個村小組,總戶數9984戶,人口5.1萬,耕地面積14772畝,山地面積21.9萬畝。其中以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尤為豐富。在巍巍九連山麓,清清太平江河畔,坐落著一個歷史悠久,環境清幽,人文底蘊深厚,富有客家風情的古鎮。它是贛粵邊際一顆崛起中的璀璨的經濟明珠,是贛粵邊際第一鎮。

基本信息

簡介

境內丘陵,山地交錯。沿太平江及其支流兩岸為河谷平地。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山地占面積的77.5%,尤其為低丘,及河谷平地。最高處為仙人嶂,海拔1036米;最低處為車田村,海拔310米。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8.5,年極端低溫-5.30,年端極高溫為37。全年無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617.9毫米,雨量集中在4至6月。
楊村鎮人文氣息濃厚,民風淳樸,物產富蔗,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有風格個異的客家圍屋引人入勝,令人稱奇,有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大雄偉,氣勢蓬勃的燕翼圍和中央電視台《直播中國》的外圓內方,古樸幽深的烏石圍。另外,建築奇特,古樸莊重的太平橋也是探古尋幽的極好景致。地方民產楊村烏粉,太平水酒等更是遠近聞名,膾炙人口,深受市場歡迎。
楊村鎮交通基礎設施完善,近年來在楊村鎮黨委,政府的努力下,加大了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2001年投資新建黃線公路貫穿整個楊村鎮境內,公路兩旁的受惠村莊達到14個。除楊村紫霞,三坑公路還在籌劃修建中外,整個楊村鎮已經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
在楊村鎮歷屆黨委,政府的努力下,楊村鎮經濟快速發展,通過積極引導民眾調優農業產業結構,農業經濟穩步增長,以蔬菜,西瓜種植為龍頭,以產業大戶的基礎,大力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蔬菜種植,臍橙種植,種桑養蠶已成為楊村鎮支柱產業。

天津市武清縣楊村鎮

一,舊治城上、三角淀、舊縣、城關鎮
泉州縣城遺址在今黃莊鄉城上村北。雍奴縣城先後在三角淀,泗村店鄉舊縣村,舊縣有雍奴城遺址。唐天寶元年改稱武清縣。明洪武初遷治於元衛帥府鎮撫衙,即今城關鎮.1950午10月,遷治於楊村鎮。
二、新治楊村鎮
村鎮位於縣境東南部,京津塘高速公路與京山鐵路之間,夾河成鎮。聚落呈長方形,南北走向。面積25平方公里。北運河、京津公路縱貫鎮中.地勢中間高,東西兩側低,一般海拔6米。
楊村,相傳為楊姓立村得名。>載:“由海洋抵楊村,不十日入京。”楊村之名始見於此。當時,楊村已發展為重要的漕運樞紐。因夾河成鎮,故有“楊村河西’、“楊村河東’之稱.
1948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10月縣治遷此。]982年10月建鎮。
鎮轄7個自然村,一個鎮。有15876戶(農業6694戶,非農業9182戶),54632口人(農業22075人,非農業32557人),其中回族4485人,滿族51人,苗族6人,朝鮮族6人,壯族3人,土家族2人,藏族1人,回族聚居五,六、七、八街,七街回民占居民總數的90%.鎮政府設在常德大街中部西側。

楊村只有藥王廟和橋西大街兩條主要街道。自雙龍橋(今楊村大橋)以200米為半徑構成街市,土路狹窄,遇雨泥濘。居民住宅大都是土坯平房.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僅有一些零散的鐵木磚瓦行業,商號店鋪屈指可數。解放後,經過40年的發展建設,楊村的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已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交通、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現有街道22條,16個裡,86個巷。主幹街道有雍陽東道、雍陽西道、大橋道、建國北路、建國南路、新華路,建設北路,建設南路、泉州北路、泉州南路、機場道,團結路、育才路光明道、振華西道、振華東道,塔園街、常德大街、勝利路、豐收道、站東道,站北路.鎮內主要街道均為柏油、水泥路面,四通八達,連而成網。其中雍陽東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線間,隔以長條形街心花壇,壇內栽有各種花木.路兩側有桔紅色高壓水銀燈,徹夜通明。中共武清縣委、縣人民政府、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協機關,人民禮堂、商業大廈、郵電大樓、雍陽賓館、體育館、天津師專楊村分校、縣幼稚園、雍園等坐落在這條街上。1985年鎮內有樓房40棟,建築面積相當於解放初期的10倍。1990年鎮內(駐軍除外)已建樓房262棟,是1985年的6倍多。通訊、供電、供水、排水設施完備。交通便利。京山鐵路設有楊村火車站,京津公路上設有楊村長途汽車站,兩側設有臨時站.鎮北2公里處有京津塘高速公路收費站,可上下高速公路,由此去北京和天津新港只需40分鐘。
工商業和飲食服務業發展很快。鎮內主要企業有化工、機械、建材、木製品食品、紡織、服裝,製革,造紙等。有國營和集體百貨商場及門市部46處,商業飲食服務攤點16個,個體攤點星羅棋布.集市主要設在招商場內和大橋東道。逢農曆每旬三、五,八、十為傳統集日,貿易半徑逾15公里.文教、衛生、體育事業。現有幼稚園12所,國小9所,中學4所,中專,大專各2所,圖書館、影劇院各兩處,工人俱樂部1處,縣文化館、鎮文化站、縣廣播站、電視差轉台各1處,醫院3所,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各1所,鎮東北隅有烈士陵園一座,安葬著98名革命烈士.七街有清同治年間建清真寺一座,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地駐楊村單位有中船總公司天津儲運公司、水電部基礎公司、郵電部天津通信設備廠楊村分廠,中農公司津農採購站楊村倉庫、天津市化肥農藥公司楊村倉庫、市外貿土產倉庫、市土產進出口公司土產加工廠楊村倉庫、天津市農業生產資料公司楊村倉庫,津五市政公司——市政公司法國博聶公司聯合體、天津菸草肥實驗廠、內蒙古阿爾山制本廠、廊坊市煤礦機械廠、廊坊地區設備修造廠、廊坊地區修試所,楊村農藥庫、廊坊地區棉麻庫,天津師專楊村分校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楊村鎮

楊村鎮位於容縣南部,下轄14個村民委員會。全鎮有農戶3563戶,總人口56097人。轄區總面積30.61萬畝,耕地面積2.14萬畝,有林地面積20.78萬畝。農村經濟總收入11847萬元,全鄉鎮有鄉鎮企業276個,年地方財政收入2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6元。主要特產有松脂三黃雞八角
楊村鎮總面積204平方公里,耕地21228畝,以優質水稻種植為主,屬縣、市水稻高產示範區。鎮內自然資源豐富,松脂產量和有"廣西第一黑"美稱的黑色花崗岩儲量居全縣之首;水力發電以龍河水係為主,已建成發電和正在開發的梯級電站有5座,總裝機容量16000千瓦,為全縣之最,人力資源充裕,屬容縣勞務輸出大鎮。
楊村鎮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容信二級公路穿境而過,電信、移動有線電視覆蓋全鎮。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現有中學兩所、國小14所,在校學生8000多人。鄉鎮企業80多家,主要以鐵鍋製造、建材、毛織、製衣、松脂化工,水力發電為主。近年來,楊村鎮為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進一步制訂了依託山、水、人資源優勢,全力打造"綠色楊村"的新戰略,計畫用三年時間,一是全面完成萬畝速豐林和10萬畝松樹林兩個綠色基地建設;二是在龍河水繫上游和下游再建兩個梯級電站,加大綠色能源建設;三是主動接納東部產業轉移,壯大毛織,製衣等無煙產業,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林產化工,水力發電、毛織製衣三大產業群。與此同時,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戰略,發展最具楊村特色的八角、玉桂、指天椒淮山、四方番茄等規模化種植;壯大傳統豬花、肉豬、種雞和山地養雞業,發展綠色食品,促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楊村鎮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民國時期廣西省主席黃旭初以及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地下黨主要領導人吳家宜烈士就出生在楊村鎮。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的楊村鎮,既有綿延百里、雄奇壯闊的湖廣山脈和刺破雲天的土柱尖峰,又有曲奇通幽、雲遮霧繞的平貫大峽谷以及名人故居。關垌大頂觀日出,將軍灘里蕩舟忙,可圈可點的旅遊勝景,處處蘊含無限商機。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

一、楊村概況
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地處東經113°50′-114°42′,北緯23°07′-23°43′,北回歸線穿越境內,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1℃左右,土地資源(屬遼闊的平緩丘陵地區)、水資源(屬東江流域,東江主幹流和主要支流楊村河均流過境內,全鎮有水庫多座)等自然資源豐富。
楊村鎮位於博羅縣東部,珠江三角洲北沿,屬珠三角經濟圈範疇,是廣東省經濟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的過渡地帶。全鎮面積1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4.2萬人,是博羅縣3箇中心鎮(全省268個重點建設的中心鎮之一)、縣重點規劃建設的六大工業園區所在地之一。
楊村鎮是粵東主要交通樞紐之一,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205國道、惠河高速公路和金龍高等級公路均在鎮內中轉、交匯。為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全鎮的規劃建設實行功能分區組團式發展模式。圩鎮規劃建設控制面積35平方公里,劃分為:行政商貿中心區、商住物流區、工業園區(其中有金楊工業園、蓮湖工業園及羊和科技產業園)。

楊村鎮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搶抓機遇,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拓展引資渠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招商引資工作,同時,加強企業管理、服務跟蹤和安全監督等工作,努力實施工業強鎮戰略,有力推動楊村鎮工業持續快速發展。
二、獨特的區位優勢
楊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距惠州,博羅40公里;廣州125公里;深圳東莞120公里。東鄰河源、北接龍門。交通十分便利,有廣梅鐵路,惠河高速公路,楊平公路和金龍大道(即韶深公路)以及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通過境內,鎮內也村村通路,其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是粵東地區水陸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內地進入沿海的重要樞紐之一。
三、完善的基礎設施
楊村鎮水資源充足,為適應楊村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及未來發展的需要,自來水廠從寶溪水庫引入優質水源,可供10萬人飲用。
鎮內擁有1座11萬千伏的輸變電站,能充分滿足楊村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鎮內郵政、電信、移動通信、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農村合作信用社)等服務機構齊全,能夠提供便捷的服務。

浙江省建德市楊村鎮

楊村鎮位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浙江杭州西部,是國家級旅遊城市建德市中部重鎮之一,素有“中國草莓”之鄉,“嚴州白梨”之都美譽,320國道、建設中的杭千高速公路橫穿全境。全鎮地域面積133.2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人口19448人,耕地面積892公頃,山林面積11216公頃。
楊村鎮自然環境優美,交通條件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是投資辦廠、開發旅遊的理想場所。全鎮社會經濟蓬勃發展,開發農業成效顯著。種植草莓面積267公頃,白梨種植面積334公頃,花卉苗木基地68公頃,飼養家禽百萬羽,農業總產值1.62億元。
楊村鎮工業經濟蓬勃發展,擁有200家各類經濟性質的企業,工業結構以五金、化工、礦產、針織服裝、電器、消毒產品、飼料等綜合發展,工業產值9.5億元。
楊村鎮第三產業逐漸提升,第三產業實體532家,其中建築業25家,交通運輸業182家,商品流通業228家,飲食業64家,旅遊業28家,其他3家。餐飲業融匯東西南北各大菜之長,富含“楊村”的獨特川味,以優質的服務,合理的價格,聲名遠播,“觀莓、品莓、詠莓”的旅遊觀光業文化別具一格,獨有風味。

安徽省天長市楊村鎮

楊村鎮安徽省天長市楊村鎮地圖
楊村鎮由原楊村、龍集湖濱三個鄉鎮合併組成,位於天長市北郊,距市區十公里,205省道橫穿而過,東臨高郵湖,西接躍進水庫,水面資源豐富,全鎮總面積143.72平方公里,現轄3個街道社區和9個行政村、305個村民組,10835戶,38536人,鎮區人口6426人。

楊村鎮大力發展小城鎮建設,集鎮面貌煥然一新,集鎮功能日趨完善。集鎮內道路四通八達,有天洋路、建設路、康達路、萬和路、經三路、緯四路等,總長3.5千米;綠化亮化工程逐步到位,現有路燈150多盞,新栽香樟樹400多棵,集鎮綠化率達30%,力爭“十一五”末達50%;下水道體系建設完善,集鎮內下水道總長達15千米;鎮區內擁有自來水廠一座,日供水量達500噸,新建住宅樓28棟,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46平方米,電腦逐步普及,寬頻網覆蓋率逐年上升。
全鎮耕地面積69210畝,其中水田67560畝,以生產優質稻、麥、油菜為主,水域寬闊,水產養殖面積達1.7萬畝,以養殖魚蟹為主,是遠近聞名的漁米之鄉。楊村屬半崗半圩地區,防汛抗旱形勢嚴峻,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廣大幹群的不懈努力下,楊村鎮不斷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境內擁有中小型水庫一座,抗旱排澇站223處,裝機容量5128千瓦,總長84千米堤防逐年加固,143座涵閘斗門不斷更新維護。在國家支持下,2000年開始對全鎮農村電網進行改造,新設變壓器71台座,架設高、低壓線500千米,基本做到旱澇保收。2007年糧食總產量55265噸,水產品總量4537噸,農民人均收入5110元。
楊村是華東醫藥名鎮,全國聞名的拉絲模之鄉,工業基礎雄厚,連續年榮獲“天長市十強鄉鎮”,並躋身於滁洲市“經濟強鎮”和安徽省“百強鄉鎮”之列,2002年被滁州市授予“金融安全鄉鎮”和“滁州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鎮”。全鎮現有工業企業51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個,企業從業人員4310人。07年引進7個投資項目,到位資金8156萬元,工業總產值實現7億元,企業實交稅金2000萬元。為打造華東醫藥名鎮,楊村鎮從01年開始著手進行工業功能區建設,功能區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目前已征地1平方公里,完成土地建設面積900多畝,建成區的各項配套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現有18家企業進住,涉及醫藥、醫療器械、拉絲模具箱包,包裝材料等行業,其中醫藥、醫療器械企業近10家,初步形成藥業產業集群。
全鎮有九年制學校1所,初級中學2所,8所國小,新建教學樓4棟。在校學生472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民辦幼稚園6所。中學和中心國小都開設了電化教學。鄉級衛生院3所,村級衛生室18個,醫保覆蓋率達99%。

楊村大力加強“村村通”道路建設,目前已完成村級水泥路建設63公里,計畫在08年底全面完成“村村通”建設,06年還開通了滁洲市首家農村班車。
境域內有6處垂釣中心、5家上檔次的漁業飯莊,2005年先後接待了10批次台灣客商。荷花盪、北盪湖芡實園、菱角區、肖家尖生態林場、高郵湖圍網養殖區、耿家尖漢代墓群、東海艦隊靶場、代王廟、彌陀寺等已成為觀光點,漁民置辦的觀光旅遊艇十條。

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楊村鎮

安徽省鳳台縣楊村鎮地處鳳台縣城西北邊陲,位於鳳台、潁上、利辛三縣交界處的西淝河畔,東靠錢廟鄉,西、南緊臨阜陽市,北接朱馬店鎮和尚塘鄉。淮河主要支流西淝河穿境而過。全鎮總面積5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944畝。總人口53758人,轄15個村委會,88個村民小組。楊村交通條件便利,縣道馬劉路穿境而過,楊迪路貫通南北。該鎮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省“861”計畫重點項目楊村煤礦及煤制天然氣項目坐落在其境內,為鳳台縣北部的工業重鎮。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科教興鎮、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民營富鎮”發展戰略。全鎮廣大幹群振奮精神,艱苦創業,銳意進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優質農作物面積逐年擴大。優質糧種植面積達90%,水稻機械插秧整體推進,糧食總產量達到4.52萬噸。湧現了招寶生態農莊、店集糧油商貿、滿豐面業等一批龍頭企業。全鎮擁有各類民營企業100餘家,個體工商戶500多戶,“鳳台縣十大名小吃”楊村小芳煎餅名譽全縣,“亮晶晶”南美白對蝦、陽春掛麵暢銷省內外。培育了全省二大基地,一是名優水產品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2005年養殖面積達700畝,可上市商品蝦20萬公斤,是全省起步最早、規模最大的白對蝦養殖基地,被省科技廳列為科技示範項目,通過了無公害產地和產品的認定,申請註冊了“亮晶晶”牌商標,產品暢銷省內外大中城市;二是水稻機械化插秧的推廣面積達3000畝,是全省面積最大的水稻機械化插秧推廣示範基地,2005年6月成功召開了全省水稻機插秧現場會。2009年度,先後被市、縣授予全市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先進集體,全市土地整理和土地置換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小麥高產創建先進單位,市級衛生鄉鎮和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先進集體,全縣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全縣綠化造林、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