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1957年3月出生於北京。
1982年、1987年和1990年在北京郵電大學分別獲得計算機通信、計算機套用和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1年和1993年分別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並於1995年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1993年任網路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1997年任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常務副院長。
1999年至2006年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2006年至2015年任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
2009年任北京郵電大學感知技術與產業研究院院長。
2013年任北京郵電大學可信網路通信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學術兼職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委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通信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電子學會常務理事、計算機通信國家級教學團隊負責人、IET Fellow、中關村開放實驗室聯盟理事長、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等。
學術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網路智慧型、車聯網、雲計算、服務計算與大數據、網路安全等。
曾發表被SCI,EI收錄的學術論文300餘篇,出版專著9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5項。 6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主持的《現代交換原理》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
承擔課題
曾主持或參與了國家重大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863計畫項目7項。
近年來承擔的研究項目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可靠性約束下的高收益雲服務提供機制研究”,2013~2016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優先發展領域“一種增強服務質量的雲服務智慧型調度方法研究”,2012~2015
•國家973計畫項目“異構接入的非連線網路實時服務質量研究”,2009~2010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面向新型網路套用模式的網路化作業系統”,2009~2010
•國家863計畫重大項目“新一代業務運行管控協同支撐環境的開發”,2008~201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人工免疫學原理的下一代網路業務衝突研究”,2007~2009
•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項目“面向智慧型化服務的計算平台的關鍵技術研究”,2006~2008
•國家973計畫課題“新一代網際網路服務模型和服務管理理論”,2003~2008
•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專項基金項目“下一代網路開放業務支撐環境的研究”,2003~2005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開放式綜合業務支撐網路體系結構的研究”,2002~2005
課題組成員另有教授3人(蘇森、鄒華、詹舒波、王紅熳、閆丹鳳),副教授12人。
課題組曾先後分別與HP、SUN、BEA等公司組建了下一代網路新技術聯合實驗室,擴大對外科研合作的渠道。
發表論文
近年來發表被SCI/EI收錄的學術論文200餘篇,著作9篇,獲得國家專利38項,部分著作如下:
•楊放春,孫其博,《智慧型網技術及其發展》,2002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楊放春,鄒華,《下一代網路業務支撐環境》,2006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楊放春,龍湘明,趙耀,《異構網路中間件與開放式API技術》,2007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楊放春,孫其博,《軟交換與IMS技術》,2007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楊放春,魏薇,劉志晗,張建寅,《下一代網路業務衝突的控制方法》,2008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徐鵬,楊放春,《基於軟交換的下一代網路解決方案》,2007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李靜林,楊放春,徐鵬,《下一代網路體系結構建模與軟體工程方法》,2008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張慧媛,李曉峰,楊放春,《移動網際網路與WAP技術》,2002年,電子工業出版社.
•李靜林,孫其博,楊放春,《下一代網路通信協定分析》,2010年,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獲獎和成果
1992年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入選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200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1年入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計畫。
2003年獲得北京市產學研先進個人。
2004年獲得北京市教育創新工程創新標兵。
2005年獲得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
2011年,楊放春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的"融合業務支撐環境關鍵技術與套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