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據德

楊據德楊據德
玉田縣教育界先輩,曾任國小、中學、師範各類學校校長。獻身桑梓教育事業達五十年之久,可謂“桃李滿天下”。
楊據德(1897——1971),原名楊守存。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十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楊家套村。祖輩以賣豆腐為生,飽嘗了無文化之苦,因而他自幼埋頭苦讀,憤發進取。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識的豐富,逐漸萌發了立志興學的宏願。所以,1912年玉田城內高等國小畢業後,他毅然考入了京東著名學府——直隸第三師範,即後來的河北省立灤縣師範。
1918年夏,楊據德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灤縣師範。滿懷熱忱地返回鄉里,投身於桑梓教育事業。
他初任國小教師,由於教書育人不遺餘力,且治學有方,成為全縣教育界的典範,自1925年起,先後任虹橋及蠻子營完全國小校長。此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中共北方區領導人之一的江浩,在玉田進步國小教師中發展國民黨員,楊據德憑藉他在教育界的聲望,經王秀江(嗣後任縣教育局長,並加入中國共產黨)介紹,加入了中國國民黨,並當選為縣黨部執行委員。
1926年1月,楊參加全縣國民黨員大會,被選為縣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經常為縣黨部張貼“打倒列強軍閥,打倒貪污土劣”等標語。是年5月7日,楊召集虹橋民眾在該鎮關帝廟開會,宣講帝國主義侵華罪行。下半年,國民黨玉田縣黨部被奉系軍閥解散,楊的黨組織關係隨即中止。
1927年夏,正值暑假,楊帶領本村70多名民眾參加張金言(張明遠)、郭沅、蕭兆岐、朱德仁等領導的抗捐抗稅等活動,在玉田縣教育界影響頗大。
1928年8月,楊據德任蠻子營完小校長時,國民黨玉田縣指導委員會成立,他重新加入國民黨。
1930年,玉田最高學府——縣立鄉村師範(後改為簡易師範)建立,楊據德以在縣內教育界的聲望就任校長一職。自此,他擔負起為桑梓教育培養師資的重任,實現了他多年夢寐以求的宏願。他致力於師範教育工作,深入鑽研教育理論,探討師範教育規律,在一次冀東教育會議上,他就師範教育提出四項改進案:1、簡師學生在臨近畢業之學期,應赴附近都市參觀,以增見聞而資借鏡;2、簡師國文、公民、地理、歷史四科按標準編印講義,頒發各校套用,並令示講義費用由各校向學生徵集呈繳;3、指導學生學校生活應規定標準;4、簡師經費內應增加充實自然科學設備費。所提四案,理由充分,辦法妥善,均經大會審查,決議通過。
然而,當時正是日偽殘酷統治之下,按照自己的願望育才教人談何容易?在校內,目軍顧問麻山幸裕安插了受過專門訓練的日語教官(實為日本特務)作耳目,監視廣大師生乃至楊據德的一言一行;在校外,出城不遠便是抗日游擊隊的天下,日軍害怕游擊隊,經常派日偽特務以搜捕八路軍游擊隊為藉口,竄進校園尋釁鬧事。在此惡劣環境下,作為一校之長的楊據德,忍辱負重,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有時,為了掩護學生免遭橫禍,不得不搜尋枯腸,想盡辦法。比如,他曾甘冒風險,以實習為名,輸散學生,實際是化整為零,提前畢業,巧妙地避開日偽抓捕學生的陰謀。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在目軍名利地位引誘面前,毫不動容。日本顧問麻山幸裕,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舉他為縣教育局局長,卻被他拒絕了,表現出高度的民族氣節。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占領玉田縣城時期,作為一名老國民黨員,對於背叛中山先生遺囑的蔣介石軍政人員不屑一顧,一心一意地堅持解放區教育,並得到中共和民主政府的信任。被任命為蠻子營完小校長。
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初,楊據德奉命調縣,重新籌辦玉田師範學校。他心花怒放,全力以赴,建校舍,聘教師,四處奔波。一日傍晚,他回到家鄉楊家套,次日騎驢由西定府莊請來學有專長、聲望頗高的果賀存老師(後任玉田縣副縣長),往返行程近百里,風塵僕僕,辛苦備嘗。一切籌備就緒,人們都估計他將任校長,結果卻出人意料,任他為教導主任。然而楊據德毫無怨言,欣然就職,並在以後數年間,將該校的教導工作料理得井然有序,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1950年,他被評為模範教師,出席了唐山專區的教模大會,榮獲了專署頒發的獎狀。1955年當選為縣人大代表,出席了玉田縣第一屆人大代表大會。
隨著玉田教育事業的發展,自1957年起,黨和政府更委以重任,先後任楊據德為玉田二中、玉田一中校長職務,在此期間他自奉節儉,不計名利,勤奮治教,雖已年逾花甲,但仍堅持聽課,並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贏得了廣大師生的景仰。“文革”中被迫返鄉,後於1971年1月6日病逝於楊家套故里。終年74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楊據德獻身桑梓教育事業五十餘載,歷經時代風雲之變幻,但矢志不移,鍥而不捨,身不離校園,心不離教育,為黨為人民培養了大批有用的人才,真可稱“桃李滿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