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楊成志(1902.5.1~1991.5.30) ,字有竟,中國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原廣東海豐縣汕尾鎮(現為汕尾市),也有記載其為汕尾市東涌人,漢族。
人物生平
1923~1927年就學於嶺南大學,並主編《南大青年》、《南大思潮》和《南風》等刊物。1927年任中山大學助教。1928年受中山大學和中央研究院指派,赴雲南調查少數民族情況。以後楊成志深入四川大涼山彝族地區,調查研究奴隸社會結構及彝族生活情況、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特徵,寫出《雲南民族調查報告》、《羅羅族巫師及其經典》、《羅羅太上消災經對譯》等專著。這是中國較早的民族學田野考察著作。同年返校後,由中山大學派往法國留學,獲巴黎人類學院高等文憑和巴黎大學民族學博士學位。1934年在倫敦參加首屆國際人類學民族科學大會,並宣讀了論文。
成就及榮譽
20世紀30~40年代,楊成志任中山大學教授及研究院秘書長、文科研究所所長、人類學部主任、人類學系主任等職。這期間,他還主編《民俗季刊》和《民族學刊》,發表了《廣東人民與文化》、《人類科學論集》、《人類學與現代生活》、《廣東北江瑤人調查報告》、《海南島苗黎調查》、《廣西苗瑤侗壯訪問記》等專著及調查報告。1944~1946年,選派赴美國,考察印第安人保留區,發表論文數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楊成志到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工作,後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兼文物室主任。培養了許多民族學研究人才。他曾參加《中國少數民族分布簡圖》、《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簡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舊有政制概況》及《瑤族簡史簡志》的編寫工作。曾參加中央民族訪問團中南訪問團廣西分團(團長費孝通,副團長黃現璠)工作,任廣西分團聯絡組組長;1956年參加“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組長莫矜,副組長黃現璠)工作,任瑤族分組組長。早年曾主編《民俗季刊》和“民族學刊”(《廣東日報》副刊)。
相關事件
1928年7月12日派楊成志、容肇祖會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俄籍史學家史祿國教授夫婦,共四人,從廣州出發,經香港、越南河內,再由滇越鐵路到昆明。容、史氏夫婦到昆後先期回粵,楊獨自留下,負起完成民族調杏一職責。
楊成志先生先在昆明滯留了月余,曾對一些學生、士兵和犯人做了體質測量,訪問了當地學者和外籍傳教士;查閱雲南史志文獻,初步了解了雲南的民族情況,並選定當年異常艱險的川滇交界處涼山地區的彝族作為調查對象。
史籍記載
時年26歲的楊成志滿懷一腔求知的熱望,攜帶當時省政府主席龍雲的介紹信,於9月1日向滇東北進發了。他行走近半月,沿著川滇古驛道經東川到達金沙江畔的巧家縣城。由於這一帶交通險阻,舊時匪盜眾多,特別是涼山彝族奴隸主常有掠漢人為奴之陋俗等,當地人多次勸他放棄此行,但他的決心已下,不可動搖。他認為,外國人探險南北極尚能做得到,而涼山只在我國境內,眼下只隔一江之遙,山頂上彝民的茅屋已隱約可望,為什麼不能渡江入山探險一番呢,他在熟悉彝情人士的幫助下,乘木拖船越過洶湧澎湃的金沙江,抵達涼山腳下六城壩縣佐駐地,因旅途勞累而病倒。在民族關係極為隔閡和緊張的時代,附近彝民聽說省府派來專員調查,誤認為是要征服涼山,第二天黃昏結集了約40多名彝民武裝,圍攻縣佐駐地,後見漢人團兵來援,方退去。這期間,他結識了當地幾位會操漢話的彝族朋友,誠懇地向他們求教學習彝語和彝文,通過觀察當地漢彝貿易集市黃草坪的趕場活動,使得他和彝民之間獲有一個相互熟悉的過程。後經多番聯絡交際,才得到當地彝族中頗有聲望的首領祿呷呷的準許進入調查。
10月,他由彝民朋友帶路,拜訪了祿呷呷,向他贈送了禮物,祿首領宰牛置酒款待。他尊重彝族的風俗習慣,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娛樂,彼此結下了真摯的友誼,這使他的田野考察工作進展比較順利。在涼山的兩個多月時間裡,先後調查了諸路磨開、斯古、沙木箐和跑馬坪等地,行程約500餘公里,經過了200多個村莊,蒐集了不少20年代末彝族社會組織和文化民俗等資料及彝文經卷。他深感彝民豪爽樸質、熱情好客,重感情亦重友誼,並非外間所傳的那般野蠻。經他建議,在諸路磨開和斯古兩地,開辦了兩間國小,請了兩位首領的“師爺”(漢人)任教師。結束調查離開涼山時,他同祿呷呷等人合影留念,依依話別,祿首領贈他一當地獅子狗,解他旅途寂寞,他還邀請了幾位彝民朋友渡江同來巧家縣城觀光,以開眼界。在巧家停留的五個月中,努力研習彝語彝文,於1929年5月轉回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