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頂子村

據傳李氏始祖先遷來建村,以姓取名李家頂子,後李氏衰落。據楊氏祖譜記載,始祖楊真於明萬曆6年(1579年)由同和鎮洪溝遷來,以姓取名楊家頂子。楊家頂子村共有191戶,617人,1440畝耕地。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00元,集體固定資產達85萬元,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莊。

基本信息

村莊由來

據傳李氏始祖先遷來建村,以姓取名李家頂子,後李氏衰落。據楊氏祖譜記載,始祖楊真於明萬曆6年(1579年)由同和鎮洪溝遷來,以姓取名楊家頂子。楊家頂子村共有191戶,617人,1440畝耕地。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00元,集體固定資產達85萬元,連續多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村莊。

政區人口

位於平度市南10公里,離青銀高速路口1公里。全村共有居民185戶598人,總耕地面積1440畝。

經濟狀況

該村農業生產以草莓種植大棚、蘑菇種植大棚、無公害大蔥(基地)生產,小麥、花生制種為主,近年來引進企業,以工養農為主線。2005年村固定資產45萬元,經濟總收入788萬元,村民人均收入4600元,其中工業收入36萬元。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以蔬菜產業為主導,共發展優質無公害大蔥基地1100畝,草莓保護地栽培200畝。通過成立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並註冊“鼎”字牌商標,依託青島福生食品有限公司,積極推進蔬菜標準化種植,走“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子,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目前,全村年產優質無公害蔬菜2200噸,年總產值達500萬元,畝純收入3000元。

社會事業

2005年投資15萬元整修了村內所有街道和田間道路。投資3.6萬元鋪設地埋線和安裝路燈。現硬化村委大院600平方米。村內裝有固定電話130部,並安裝了交換機,村內通話免費。有線電視用戶110戶。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率達到了86%。

基礎設施

2008年,該村藉助被列入新農村建設“五化”工程任務村莊的良機,多渠道搞好資金籌集,積極實施硬化、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全村總計投入資金120萬元,完成硬化主街4條,總面積18000平方米,修建排水溝7000米,栽種各類苗木1600棵,粉刷外牆17000平方米,設立宣傳欄30處,安裝路燈85占,新上垃圾桶60個。在搞好村莊硬體建設的同時,該村著力抓好村莊軟環境建設,利用臨街牆壁和宣傳櫥窗等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牆。各村莊結合實際,將惠農政策、八榮八恥、村莊變遷、二十四孝故事、黨建知識、科普知識、平安創建、計生國策等融入到文化牆建設中,進一步充實了內容,豐富了形式,受到了廣大民眾一致好評,也為村莊新農村建設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目前,該村街道平坦,環境整潔,鄉風文明,整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贏得了民眾普遍讚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