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一個十一歲的農村小姑娘楊妹,因偶然挖吃了一個慈菰,就不再有食慾,並連續九年不吃任何食物,年至二十歲,未婚夫因此不願娶她。此事披露報端後,引起各方重視,有關報社派員檢驗,稱楊妹連續六天未食任何東西,亦未大便。後將其送進市立醫院,仍不見食。亦不大便。
各報連續報導,不只引起當時高層人物楊森、張群的關注,而且英、美新聞界也欲派記者採訪。至第二十一天,楊妹仍不進食的報導發表後,有人提出要成立”楊妹不進食研究會”,有人提出要拍記錄片。
世上的流言,海上的波濤。楊妹九年不食被新聞界爆炒後,舉國關注,一時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兩個多月後,真相大白。原來,楊妹九年不食斷無其事,住院不食也是假,她偷吃稀飯、白糖、糊豆、紅燒肉是真。首發這條新聞並對該新聞進行連續報導的報紙是當時在全國影響很大的《申報》,最後揭露這條新聞是假新聞的也是《申報》,時為1948年。
背景
時值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解放軍正以排山倒海、雷霆萬鈞之勢,直逼南京城,生活在蔣管區的百姓們正面臨無以復加的通貨膨脹,人人嘗盡了“食不果腹”的苦頭。
事件
奇聞出籠
1947年,石柱縣橋頭鄉傳出奇聞:村妹子楊妹,9年不食人間煙火!
該傳聞的始作俑者就是訊息中提到的佘德瑜,這佘德瑜在當地可謂大名鼎鼎,是國民黨石柱縣參議員、橋頭區區長、橋頭中學校長。就在佘德瑜發現了“楊妹傳奇”後不久,訊息又傳到了石柱縣縣長白昭義那裡,白縣長不但收了楊妹做干女,給她取了一個名字叫楊白生。楊妹“9年不食”的奇事由此越傳越遠,越傳越離奇。
媒體介入
當時赫赫有名的上海《申報》聞風而至,讓這一傳奇插上了傳播的翅膀。1948年4月27日,該報刊登了記者魏雪珍寫的《少女9年不食》,還鄭重其事地在編者按中寫道———
這是一樁轟動山城的奇事,同時是一個值得研究的生理現象。記者魏雪珍先生所報導的只是一個不吃東西的證物,可並不是編造什麼騙人的謊話。其中所提出的問題,必須讓生理學家、醫學家或科學家展開他們的研究!
當時的重慶市長楊森看到報導後興趣大發,在隨後舉行的關於楊妹不食討論會上,楊妹不食現象引起了激烈的討論,最後,楊森同意根據楊妹名字“楊白生”,由市衛生局牽頭成立一個“白生研究委員會”,下設“諮詢組”和“技術研究組”。指定一名學者、兩名醫生、三名護士日夜輪流監視楊妹,逐日記載,以提供楊妹不食的“科學根據”。《申報》還專門派出特派員參與報導。
揭穿
1948年7月19日,《申報》刊發《楊妹啞謎全盤揭穿,僅忍飢21天,數度偷吃證實,渝衛生局停止主動檢查,故弄玄虛者實無可恕》一文。
有一天,楊妹抓起監視人員的蘋果大嚼的鏡頭被人拍了下來,還有人拍下了楊妹偷吃狗食的鏡頭。有好事者並不相信,他們便花錢買通了守在楊妹身旁的人,竊取其每日的生活“機密”,包括:何時起居、作息、喝水,乃至解手,等等。於是楊妹“偷吃食”的情況就逐漸被曝光,什麼“某時偷吃了一粒花生米”,“某時又吃了一顆黃豆”等訊息就不斷被捅了出來,隨著“天機”泄露,楊妹“不食”的神話和謊言就被揭穿而大白於天下。接著電台和報紙就有人嚴詞譴責說,這是當局造假,迷惑民眾,轉移視線,責不可恕……
隨著解放大軍的節節勝利,國民黨當局早已招架不住。眼看再借“楊妹不食事件”欺騙輿論、造謠惑眾已無戲可演,只好偃旗息鼓。於是這個曾在京(南京)滬杭一帶被鬧騰的所謂“不食五穀”的“奇女子”就被悄然送回四川老家。
謎底揭穿了,“傳奇”落幕了。之前那些大肆炒作“楊妹不食”的媒體自然陷入了尷尬,特別是在炒作“楊妹不食”中動作最大的老牌報紙《申報》。
影響
媒體1948年5月29日,《申報》以《楊妹考驗日內結束,李之郁昨發表經過詳情》為題,報導李之郁(重慶市衛生局局長)呈報當時國民政府衛生部次長金寶善的函件:“並未發現楊妹進食或有食慾表示,精神如故……無大便僅有小便,亦有月經,體重84磅。”
海外媒體也爭相報導。太平洋通訊社記者秦安寫出《原子時代的奇蹟,九年不食之女人:楊妹小傳》的長篇通訊。美聯社記者麥德生感慨道:“楊小姐,你絕食的研究對人類有功!飢餓是戰爭的主要根源,人類若都像你這樣不吃、少吃東西,戰爭自然減少啦!”
評論
一般對此事件之後果,認為楊妹系一鄉間女子,並無多大責任,但其監護人明知楊妹需食物而生,而故弄如此玄虛,實有不可寬恕之嫌。
其實一些假新聞發布的責任還在新聞單位。有些假新聞,民眾一眼就看出,新聞記者怎能全然不知?隨之轉載的,依我看來責任更大。涉及一些科學領域的問題,打個電話,多請教一些專家,多聽聽他們的意見,是完全可以避免亦步亦趨的。之所以轉載照發,一是為了獵奇,追求所謂“轟動效應”;二是認為“出錯責任不在我,我不是首發。”其實這是既不懂法又不懂政策,轉發一些有問題的稿件,用法律衡量,用政策對照,是都有連帶責任的。
有專家分析說,《申報》“摔的這一跤”其實是內外因雙重悲劇的結果———一方面,那時國民黨為了打內戰,大量搜刮民財,鬧得生產凋敝,又加貪官中飽私囊、奸商囤積居奇,以致物價像斷了線的風箏直線上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申報》炒作“不吃飯也能活著”的新聞,其初衷不言而喻:在慘澹經營,銷數日減的情況下,為了吸引眼球,為了把報紙辦下去,“奇聞”自然成了搶手貨。
啟發
同時,這一假新聞鬧劇對今天的媒體人也頗多啟發。曾幾何時,從耳朵認字到意念移物,從水變油到偽氣功,不是也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嗎?“驚現”、“傳奇”不是也時時撲入我們的眼帘嗎?在“全民娛樂”、“山寨橫行”的當下,“奇聞”似乎再次成了搶手貨。
追逐奇聞本身無可厚非,問題的關鍵是,在面對光怪陸離的“報料”時,我們一定要緊握“懷疑的利劍”。因為,新聞的生命在於它的真實。
楊妹不食的報導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這類報導仍然在當今的新聞界重演著,諸如某某人幾年不食、多少年不睡覺的報導,不是屢見於報端嗎?諸如前幾年的所謂“特異功能”、“與外星人發生性接觸”等,不也曾熱遍新聞媒體嗎?
然而一旦發現其假,誰見過始作俑的媒體坦誠糾錯?大都不了了之,“王顧左右而言他”,往往是這些始作俑者的“退兵之計”,豈不知,他們的自以為聰明之計,付出的是更多的信譽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