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Ye zi gen
傣藥名
哈嘛抱
中藥材基原
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鬚根。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
椰子 Cocos nucifera 1.又名:胥余《史記》,胥耶《漢書》,越王頭《南方草木狀》,椰(木栗)《台灣樹木志》。喬木,高20~35m。桿直立,不分枝,有輪狀葉痕。羽狀複葉,常20~30片叢生於莖頂;葉片長3~4m,

採收加工
挖取鬚根洗淨,切碎曬乾備用。
化學成分
根滲出物含棉子糖(raffinose),乳糖(lac-t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絲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谷氨醯胺(glytam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丙氨酸(alanine),亮氨酸(leuc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琥珀酸(sucinic acid)[1].
性味
味淡,性涼。入四塔。
功效
補益四塔,催乳,鎮心安神。
主治
主治“多溫多約帕雅來,冒米想”(體質虛弱多病,乏力),“接腰賀號”(腰膝酸痛),“割魯了冒米喃農”(產後乳汁不下,缺乳),“攏栽線栽歪”(心慌心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或燉服,20~30g;或泡酒。
附方
1.治“多溫多約帕雅來,冒米想”,“接腰賀號”椰子根500g,泡酒1000ml,l月後服,每次20ml。或椰子根30g,燉雞或豬排服食。 2.治“割魯了冒米喃農”椰子根30g,煎湯內服。(1、2方出自景洪市名傣醫康郎侖驗方)
藥物分類
植物藥
參考文獻
化學成分 [1]Bopaiah B M,et a1.C A,1988,108:34765s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西雙版納傣藥志》
參考
《中華本草》傣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