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野生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擁有高等植物達3萬多種,居世界第3位,其中特有植物種類繁多,約17000餘種,如銀杉、珙桐、銀杏、百杉祖冷杉、香果樹等均為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我國有藥用植物11000餘種和藥用野生動物1500多種,又擁有大量的作物野生種群及其近緣種,是世界上栽培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還是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之母。
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1994年,國家林業局和農業部組織專家制定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共收入419種和13大類物種約1000多種,並於1999年8月公布了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為掌握我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資源狀況,為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資源提供科學依據,1996-2003年,國家林業局組織開展了全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從我國野生植物保護急迫需要出發,確定生態作用關鍵、經濟需求量大、國際較為關注、科研價值高且資源消耗嚴重的189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作為本次的調查對象,其中有148種列入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另有41種列入正在爭取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調查結果顯示,104種物種極危或瀕危,其中百山祖冷杉、普陀鵝耳櫪和銀杉等57種極危,巨柏、水杉、觀光木和滇楠等47種瀕危,岷江柏木、福建柏和紅豆杉等61種易危,秦嶺冷杉、廣東松和土沉香等14種依賴保護,金毛狗和翠柏等7種接近受危,另有光葉蕨、金平樺和秤錘樹3種野外未發現;55種野生植物種群數量過少,包括野外未發現的光葉蕨、秤錘樹、金平樺3個物種,11個物種的野外植株數量僅1-10株,12個物種的野外植株數量為11-100株,13個物種的野外植株數量為101-1000株,14個物種野外植株數量為1001-5000株,以及人參和瑤山苣苔2 種草本植物;156種野生植物種群結構不合理,主要包括55種種群過小,44種年齡結構過老並呈衰退趨勢,57種種群以幼樹和小苗居多;49種野生植物僅存1個分布地點,極易使野生種群陷入瀕危或極度瀕危的狀態;75種野生植物因生境惡化,陷入瀕危狀態;92種野生植物因市場需求過大導致資源過度利用。
另外,相關專項調查表明,我國蘇鐵植物的資源狀況也不容樂觀。近30年我國野生蘇鐵居群與株數至少減少了60%,其中蘇鐵、四川蘇鐵和灰乾蘇鐵3種野生居群已幾乎絕跡,德保蘇鐵、多歧蘇鐵等8種處於瀕危狀態。大部分種類分布範圍狹窄,除篦齒蘇鐵外大部分種類分布局限在某省,甚至某幾個縣或某條河流,如灰乾蘇鐵僅分布在雲南省箇舊市保和鄉及黃草壩鄉。
通過調查,也可喜地看到我國野生植物的人工培育利用有了很大發展,123種調查物種在國內有栽培,栽培總面積約135萬hm2,發展人工培育來解決利用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和新的經濟成長點,近年來我國野生植物培育利用業有了很大發展,花卉、藥材、園林綠化等行業都已建立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培育基地。
綜上所述,由於我國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多為珍稀特有瀕危植物,雖然經過近年來的保護,其野外生存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人工培植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其自身生物學特性等方面的原因,野外生存狀況依然堪憂,保護形勢相當嚴峻。
二、一般野生植物資源
近年來隨著六大林業工程穩步推進,尤其是野生動植物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和三北長江等防護林工程的實施,自然保護區發展勢頭良好,森林面積實現了持續增長,使我國野生植物生存環境得到逐步改善。但由於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對於野生植物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加之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我國野生植物面臨資源銳減、生境惡化、分布區域萎縮、部分物種瀕危程度加劇等嚴峻形勢,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目前已有4000多種植物受到各種威脅,其中1000多種處於瀕危態勢。
目前,我國一些具有重大經濟價值,但尚未納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更是面臨著極大的生存威脅,蘭科植物是最為典型的例子。我國約有蘭科植物174屬1200多種和大量的變種、品種,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範圍。但由於蘭科植物未被列入已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導致蘭科植物的保護目前沒有法律依據,加之許多蘭科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所以其野外生存狀況很不樂觀。特別是國蘭屬、兜蘭屬、萬帶蘭屬和杓蘭屬等蘭科植物,由於過度採集,大批量的市場交易,野生資源急劇消失,有些當年的蘭花山甚至變得連一棵蘭花也找不到。石斛屬植物是重要的藥材,每年用量2000t以上,而其人工培育數量極少,其產量不足需求量的1‰,目前國內石斛資源已近枯竭。值得慶幸的是,蘭科植物已被列為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的15大優先保護物種之一,將會為蘭科植物的生存狀況帶來改觀。
總之,近年來我國野生植物保護事業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有些物種的利用已超出了可承受限度而面臨枯竭甚至瀕危,需要搶救性保護;我國野生植物資源數量普遍不多,相當物種已不具備作為經濟資源的條件,必須將野外資源主要作為生態資源對待,實行普遍保護。因此,必須用發展觀點來做好保護工作,加強野外資源保護,大力發展野生植物資源的人工培育,促進由利用野外資源為主向培育利用人工資源為主轉變
問題:
1.分布範圍小。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16%多一點,而日本卻達到了55%多。且我國難利用土地比例大,唯一可以自豪的是草地資源,但我國草地資源相對質量較差。
2.水資源利用不當。以我國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楊林為例,解放前,國民政府的錯誤指揮使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大減,到了解放後才有所改善。再加上“三盲”主義,使塔里木河流域的水量大減,造成羅布泊乾涸,防沙衛士胡楊林大量死亡,沙漠化嚴重。
3.濫砍濫伐。以四川某原始森林區為例,文革時期,由於沒有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地毯式的砍伐使這片原始森林被砍伐殆盡,變成荒地,生態系統嚴重破壞。
4.過度放牧。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為例。當地牧民為了搞所謂的“增產”,過度放牧,使草地資源大量枯竭,荒漠化嚴重蔓延。
5.亂開墾森林,草地為耕地。這不用例子了,眾人皆知。很多地方為了開墾耕地,將原本的植被燒光,種莊稼,使生態系統被破壞。
相關詞條
-
中國植物資源
中國植物資源豐富,據60年代初的普查,按單項用途一種一次計,共2411種,尚不及全國植物種類的1/10。植物的資源按用途可分為食用、藥用、工業用、保護改...
中國植物資源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國資源植物
從高等植物中尋找抗腫瘤藥物 第二節 論我國飽和脂肪酸油脂植物資源分布規律...,自然環境複雜,資源植物種類眾多,其利用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本書根據作者長期從事資源植物野外考察和研究積累的資料,參考國內外有關文獻,整理編寫...
基礎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
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實驗室簡介 建設歷程 科研領域 優勢和特色 科研支撐 -
植物資源保護
植物資源保護(英文名稱:conservation of plant resources)是指植物資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資基礎,必須利用各種手段...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雲南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分布研究
雲南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分布研究(Study 2、出版發行了《雲南作物種質資源多樣性分布研究(糧食作物-上下篇)》和《雲南稻種資源生態地理分布研究》3...
一、簡介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進展 四、研究利用 -
造紙植物資源化學
纖維素的化學結構 纖維素的化學結構式 纖維素的化學性質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植物資源引種馴化
因子,還決定於歷史因子。引種時要研究植物分布的歷史及其生物學特性形成...的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引種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適應範圍內...的環境條件下才能得以表達。植物的異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潛在的適應基因的條件下...
-
北京森林植物多樣性分布與保護管理
內容介紹《北京森林植物多樣性分布與保護管理》的內容是北京市科委及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重大項目"北京市植物種質資源調查與編目"的基礎上完成。 ...
內容介紹 -
中國長白山植物資源志
《中國長白山植物資源志》是2010年在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繇教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