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植樹節本來是為了促進綠化造林、改善環境,可是有些地方卻把它變成了一種趕時髦的“節日”,甚至還因為種樹鬧出種種笑話:一些地方為回響義務植樹的號召,竟然先毀林後造林,將原有的部分林地夷為平地,再在上面植樹;某地公園為滿足社會團體、民眾到公園植樹的需要,專門開闢了一塊土地,只是這裡種下的樹過後是要被移走的……實踐證明,越是這種為了迎合節日而植樹的行為,其實際的植樹造林效果也就越差,以至於被人們稱為“植樹造零”。
原因
一些很有植樹經驗的農民曾說,栽樹是三分靠栽,七分在管理。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光靠一年一次的植樹節“熱火朝天”根本達不到效果。而一些領導只重造而疏於管,出現“植樹造零”現象也就見怪不怪了。造林時搞得轟轟烈烈、大張旗鼓,惟恐天下不知,至於樹苗“造”下之後有沒有倒苗,長勢如何,是否有人澆水和管理,那就管不著了。
應對
義務植樹活動是很有意義的,但如何利用好,達到植樹造林的目的,還需要有關部門想出很好辦法。比如,把植樹義務與個人責任,與單位責任結合起來,增強責任意識,讓植樹的同時與養樹結合起來,確保植樹的效果。中國原外交部長李肇星曾強調,植樹也應該務實,不是熱鬧熱鬧,應該確保栽的樹都成活,保護我們的生態。
同時也有必要對“植樹造林”活動建立起一套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考核、評估體制機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多多聽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用紀律制度、工作成效、民眾滿意度測評去檢閱“植樹造林”的真實水準。讓那些善於玩花拳繡腿、搞表面文章的人失去造假的平台,直接置於各項規章制度與公眾的監督之下,從而有效杜絕“植樹造零”的歪風再次發生。
唯有如此,才能年年植樹,年年添綠。
造林五戒
植樹造林是一項長期工作,要真正取得實效,必須革除當前植樹造林中存在的時弊。
一戒植樹節當節過。植樹造林一陣風,節日一過就消停。植樹節這一天,常常是男女老少齊上陣,“紅旗滿山頭,人人扛鎬頭,到處拍鏡頭”,熱火朝天。但是過了這一天,如同人們過完了年節一樣,認為該歇一歇了,造林的責任感就漸漸鬆懈下來。
二戒把植樹當春遊。有些單位和個人借到郊外植樹的機會,開著大車小車,帶上食品飲料、照相機、風箏等,樹沒植幾棵卻玩得不亦樂乎,完全違背了植樹的初衷和目的。
三戒求數量不求質量。有些植樹單位或個人為了儘快完成上級分配的栽植任務和下達的綠化指標,只計數量,不求質量,這種為應付檢查,不講成活率的做法實不可取。
四戒違背自然規律。適宜南方生長的樹移植北方地區,氣候不宜難以生長;適應酸性土壤生長的樹種植在鹼性土壤上,也難以成活。因此,必須選擇適合本地栽種的樹種才能提高樹木成活率。
五戒重栽不重管。有的地方和單位把樹栽下去,日後置之不理,不澆水、不施肥、不管護。春季一過,不少樹木都枯死了,於是便有人戲稱:“年年植樹不見樹,歲歲造林不成林”、“年年栽樹年年荒,年年栽在老地方”。這樣一來,白費了人力、物力、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