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
感受愛,傳遞愛
宗旨
以愛之名,助力留守兒童快樂成長
創始人
基本信息
姓名:方佳
籍貫:福建莆田
畢業院校:廈門大學
從業歷程
大學期間在孤兒院和聾啞兒童學校做志願者。2012年成立民間公益組織“博弈慈善”,以“關愛山區留守兒童”為中心展開工作,走訪福建山區學校,成立學校圖書館和對留守兒童進行心靈輔導。
自述
12歲前在大山里過著小紅帽的童話生活,也親身體會著做為留守兒童渴望親情、渴望被關注和渴望被父母擁抱的孤獨感。 “情感上的飢餓”是食物無法緩解的,來自童年心靈深處的那種渴望被擁抱的聲音總是環繞在身旁。一個孩子與父母最初建立起的相互信賴和親密的關係,將會決定他此後一生中情感世界的色彩。我們是否能夠與父母做到坦誠相見,將很可能影響到今後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愛人。如果這種最初的情感交流並不完整,那么我們此後都將生活在一種情感匱乏的狀態中,這種匱乏是他人無法填補的。遠離父母的山區留守兒童,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去處理他們的情感,也沒有人教他們去辨別那些潛在的可能會危害到自身或者社會的危險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看到的是抱怨的轉嫁,痛苦的轉嫁。
沒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也沒有什麼比童年時的愛、溫暖、關懷、食品、教育更重要。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世界只有一個,它正在變的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接觸也不得不越來越頻繁。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些富有的人就有義務和責任去幫助那些孤獨無助的人。有句諺語: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僅僅依靠父母是不夠的,老師也是不夠的,只有所有人結合在一起,才能給孩子們一個成長的健康空間。來自成人世界的忽視和羞辱可以殺死孩子們的信任,孩子們的希望和孩子們的想像力。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奧黛麗.赫本對聯合國工作人員的演講時說到:“人們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是:你真正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做了什麼?很明顯,我的職責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社會了解和意識到兒童的需要。如果我是一位教育家、經濟家、政治家、宗教學家或者文化專家的話,我將能更深刻地了解當今世界上的兒童問題。儘管我不是上述任何一種專家,但是,我是一位母親。””現在的我還不是一位母親,但我曾經是孤獨的留守兒童。
兒童們正在發育的身心正在受到哪怕是暫時性的貧困的傷害,兒童們今天的個人發展以及明天對於社會的貢獻,都在隱性地被當前的經濟情況所塑造。兒童是我們最重要的資源,是我們對未來的希望。我們不止應該保證兒童能夠維持生命的存活,還應該使他們遠離感情的、社會的和身體上的虐待。
我身在繁華的大都市,心卻一直惦念著純靜的森林。成年有能力後想盡己所能去回報養育我的大山,讓留守兒童的童年多點歡樂和溫度。如今社會資源浪費太嚴重,而偏遠山區卻極少人問津,如果看到這段文字的您也熱心公益,懇請與您一同攜手把溫度傳遞給山區留守兒童,讓祖國大好山河裡的精靈們能更快樂的成長。“森林天使”關愛山區留守兒童公益組織是一個人道主義組織,我們所解決的是發展問題,而不是像福利救濟那樣,只是向伸出的求助的手裡分發東西。
現今社會,都以物質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我不想活在別人的價值觀里,只要突破自我便就是成功了。人的自我價值不在於身邊的人說你多好、多優秀,而是打從心底對自己的認可。大學畢業後我放棄優越的工作待遇回到父母身邊,為了彌補童年留下的遺憾。只是童森林天使關愛留守兒童公益組織年時期造成的孤獨感至今都揮之不去。如果不能去治癒那些所謂成人的心靈創傷,那么,我可以盡己所能去幫助孩子。
公益項目
設立圖書室
偏遠山區教學條件差,除了課堂課本外很少有課外讀物。家長們長期在外,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造成了對課外知識的忽視,課外讀物相對稀缺。將組織社會各界捐贈兒童讀物設立圖書室。以此促進留守兒童更熱愛學習,熱愛閱讀,讓他們從書里多了解外界,拉近留守兒童與社會的距離。
為留守兒童上一堂課
由各企業,單位為留守兒童們錄製課程。課程內容可多樣化,但以提高孩子積極性為主。如:訓練團隊精神、安全常識、提高創造力、群體益智遊戲。在以德、智、體的基礎上,靈活化、主題性互動。
留守兒童不同於城市的兒童,所看、所學、所接觸的東西有限,從而造就了思維上的局限性。課本上、電視裡所見已滿足不了兒童好奇的天性,條件的限制不利於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開展互動課可更好的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及對未來的憧憬。
為留守兒童過生日
每個月將有一個生日派對,給當月生日的所有孩子集體過生日,一起許願、一起切蛋糕、一起分享禮物。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工作,對於孩子過生日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打個電話安慰,有些甚至忘記孩子的生日。每個孩子心裡都渴望過生日能有爸媽在身邊陪著,有蛋糕,有禮物,但是這些在城市裡很不以為常的行為卻成了留守兒童的奢望。
生日月主要目的在於給留守兒童傳遞來自社會的關愛。一起過生日教他們什麼是團結;一起許願,教他們什麼是夢想;一起分享禮物,教他們如何去關愛身邊的人。
民族校服捐贈
偏遠山區學校多半處於無校服狀態。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同時也不使那些家裡生活條件好的學生在學校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大力發展我國的校服文化已勢在必行。
校服的意義:
1. 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
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
2. 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對於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裡出現都
有積極意義。
3.校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家長對服裝的投入。
4.統一服裝可培訓學生的團隊意識
社會募集玩具
現都市家庭閒置的兒童玩具很多,有些甚至成為負擔,丟了捨不得又沒空間放玩具。募集閒置玩具分發給生日的留守兒童,讓都市的家庭做有意義的事情,讓偏遠地區的兒童增加童年的美好,讓物有所值。
心愿認領
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有不同的心愿,相對於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他們的心愿可能很小,但卻很難實現。將會給每個小朋友收集心愿,以網路形式向社會公布,認領他們的心愿,實現他們的心愿。
孤兒及單親困難戶一對一幫扶
孤兒及單親家庭都為當地特困戶,家長都較年邁,勞動力不足,政府每月補貼也無法滿足生活所需,一對一幫扶可為這些家庭不完整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為留守兒童拍照
照片作為留下一個人的美好容顏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多少人把他們的童年或寶貴的青年或慈祥可敬的老年的不同容貌,印錄在相片的一剎那間,他們就隨著無情歲月的催人流失,漸而起著無可挽回的身貌變化。有時觀賞著自己和家人或親友們往時的照片,無異觸景生情,腦際頓浮現起夢一般的舊事,真是意境深長,回味無窮。一個人從呱呱墜地的初生嬰兒,到他黃金的童年,繼而成長為有旺盛生命力的青年,再轉入壯年,直至風中殘燭的老年。他的叢生至老,應該說是一個轉瞬即逝的過程。光陰如箭,歲月如流,這也說明人生的道路是短暫的,一晃數十年,就結束了生命。為此在相片上,如果能留下你寶貴的一個尊容,以留紀念,該是件多么需要和意義的事啊。都市裡孩子的生活幾乎每天都可以被家長紀錄著,而偏遠地區的小孩很多都沒有一張屬於自己的相片,在我們看來幾近平常的東西卻無法紀錄他們純真的童年。
法制宣傳--防女童性侵
隨著農村外出人員的增多,留守女童遭性侵犯案件也呈多發趨勢。農村留守女童分遭性侵犯案件不僅給留守女童身心造成嚴重的創傷,也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農村留守女童長期缺乏父母情感上的關心和呵護,性侵犯的傷害更是雪上加霜,給女童的身心造成難以撫平的創傷。許多遭性侵犯女童會出現自卑、恐慌、自閉、等心理症狀,留下終生的心理陰影。“農村留守女童遭性侵犯案件多發”引起了社會及相關部門重視,為此森林天使希望能聯合相關部門加強全縣農村留守女童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其中包括加強教育力度提高防範意識、加強監護力度共築安全網路、加強法制宣傳力度形成打擊合力等三方面內容。
其中,除了進一步明確對此類犯罪堅決依法從重、從快懲處,對社會不良分子威懾、警戒,預防侵害農村留守兒童權益的惡性案件發生之外,還應注意對受害女童及家庭隱私保護,防止形成二次傷害。
公益講座
“情感上的飢餓”是食物無法緩解的。一個孩子與父母最初建立起的相互信賴和親密的關係,將會決定他此後一生中情感世界的色彩。我們是否能夠與父母做到坦誠相見,將很可能影響到今後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愛人。如果這種最初的情感交流並不完整,那么我們此後都將生活在一種情感匱乏的狀態中,這種匱乏是他人無法填補的。遠離父母的山區留守兒童,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去處理他們的情感,也沒有人教他們去辨別那些潛在的可能會危害到自身或者社會的危險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看到的是抱怨的轉嫁,痛苦的轉嫁。
每到一個偏遠學校,都將開展公益講座,引導留守兒童們正確看待和父母的關係。我們不止應該保證兒童能夠維持生命的存活,還應該使他們遠離感情的虐待和錯位的理解。
一線農品項目
留守兒童所產生的問題都是由於父母長期在外務工造成的,我國農民是一個低收入群體,他們提高收入的辦法就是放棄務農,進城打工。留守兒童主要成因是父母外出務工造成,“一線農品”項目把地處偏遠、沒有工業污染的安全農產品,通過微博、微信等網際網路方式,推薦銷售到城市。培植貧困山區的生態養殖和種植戶,吸引出門打工的父母返鄉致富,使孩子們擺脫留守兒童困境,整個家庭恢復正常生活。
“一線農品”項目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也可提升當地基層政府公信力及當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