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英文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龍則是我國發現的最著名的有頂飾的鴨嘴龍化石,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完整的恐龍化石。棘鼻青島龍擁有類似鴨的口鼻部,以及強壯的齒系,可用來咀嚼植物。通常有四足行走,但也可用二足方式逃離掠食者。如同其他鴨嘴龍類,棘鼻青島龍可能以群體方式共同生活。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是鳥腳類恐龍中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青島龍屬(Tsintaosaurus)的一個種,植食性,體長約7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晚期。棘鼻青島龍外貌與“標準”鴨嘴龍似無多大區別,只是頭頂上多了一隻細長的角,樣子就像獨角獸一樣。

基本信息

動物簡介

棘鼻青島龍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則是我國發現的最著名的有頂飾的鴨嘴龍化石,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完整的恐龍化石。由於它是在青島附近的萊陽市金剛口村西溝發現的,頭上又有棘鼻狀的頂飾,所以得名。棘鼻青島龍化石所處的地層的時代為白堊紀晚期。它的身長為6.62米,身高4.9米,坐骨末端呈足狀擴大,腸骨上部隆起,在薦椎腹側中間有明顯的直棱,後面成溝狀,頂飾實際上是在相當靠後的鼻骨上長著的一條帶棱的棒狀棘,很像獨角獸的角,從兩眼之間直直地向前伸出,估計它活著時體重為6-7噸左右,但腦子很小,僅有200~300克重,活體重約7噸,它不善於奔跑,又缺乏自衛武器,只適合在淡水湖泊生存。

外形特徵

棘鼻青島龍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外貌與“標準”鴨嘴龍似無多大區別,只是頭頂上多了一隻細長的角,樣子就像獨角獸一樣。有人說這隻角應向前傾斜,也有人說應向後傾斜,還有人說根本就不存在這隻角。至於對這隻角的作用,更是眾說紛紜,它既不像武器,也不像其他冠頂鴨嘴龍那樣能擴大它自己的叫聲。那么,就是一種裝飾品。

棘鼻青島龍這具舉世聞名的鴨嘴龍是根據了幾近完整的骨架,總長約6.6米,而命名的。它最特徵處在於頭顱前方有一個長而中空的管棘垂直矗立。這個長棘除了一些推斷的功能(如,中央神經系統冷卻功能)而外,可能是用來抵抗侵略的裝備。然而Taquet曾經指出這個管棘或許是一個移位了的(或者復原過程錯誤擺置的)鼻骨,被誤放在頭骨的前方垂直立起的位置。若果真如此,那么青島龍可能就屬於一隻扁平頭顱的鴨嘴龍類了。

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是鳥腳類恐龍中鴨嘴龍科(Hadrosauridae)、青島龍屬(Tsintaosaurus)的一個種,植食性,體長約7米,生活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晚期。棘鼻青島龍的化石標本非常完整,發現於中國的山東省萊陽。

發現命名

棘鼻青島龍棘鼻青島龍

1950年春季,周明鎮博士指導山東大學地礦系學生在萊陽呂格莊金崗口村將軍頂與金崗口進行野外地質訓練時,意外發掘到骨骼與蛋化石。1951年,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恐龍研究之父楊鍾健與地質學者到萊陽和山東大學地質系合作,終於發掘出中國第一具最早、最完整的棘鼻恐龍化石骨架,他將其命名為“青島龍”(“青島龍”頭上有荊鼻,所以又稱為“青島荊鼻龍”)。1958年,北京自然博物館考古人員,在萊陽金剛口村西溝又發現一條完整的“青島龍”骨架。

對於楊鍾健以“青島龍”命名在萊陽發現的恐龍的原因,楊鍾健的弟子、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董枝明教授,解釋說:“當時楊教授發掘大本營就在青島,在三個多月的發掘過程中,楊教授經常奔波在青島與萊陽之間,他的一些研究工作則是放在青島做的,展覽也放在了青島”,而且當時山東大學所在地也在青島,楊鍾健念周明鎮博士等人首發之功,諸多因素使楊鍾健將“萊陽龍”命名為“青島龍”。

藏品信息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棘鼻青島龍藏品圖片(一)
棘鼻青島龍 棘鼻青島龍
圖片描述 :此圖為1958山東萊陽市金剛口村西北約1公里的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化石標本照片。 保存單位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棘鼻青島龍藏品圖片(二) 圖片描述: 同圖一 保存單位: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棘鼻青島龍藏品圖片(三) 圖片描述 :同圖二 保存單位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棘鼻青島龍藏品圖片(四) 圖片描述 :同圖三 保存單位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棘鼻青島龍藏品圖片(五) 圖片描述: 同圖四 保存單位: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棘鼻青島龍藏品圖片(六) 圖片描述: 此圖為1958山東萊陽市金剛口村西北約1公里晚白堊世(距 約7千萬年前)恐龍類正模棘鼻青島龍(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Young)的標本照片 保存單位: 中國古動物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