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f04/nBnauM3X3ATN4ATN5EDM4IDN0MTM3cDM3IDMwADMwAjMxAzLxA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棕頂鴇
【中文別名】努比亞鴇
【拉丁學名】Neotis NUBA
【命名時間】Cretzschmar, 1826
【英文名稱】Nubian Bustard
【科屬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鶴形目、鴇科
外形特徵
棕頂鴇
![](/img/d/b9c/nBnauM3XwQTNzIjN5EDM4IDN0MTM3cDM3IDMwADMwAjMxAzLxA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分布範圍
分布於非洲中南部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歸線)以南的整個非洲大陸。);布吉納法索,喀麥隆,查德,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和蘇丹。
[2]生活習性
棕頂鴇的自然生活環境是乾燥稀樹草原,或者副熱帶和熱帶乾燥灌木林地.它面臨生活環境丟失威脅。雜食性,主要以植物的葉、嫩芽和種子等為食,也吃昆蟲和蜥蜴、蛙、雛鳥、鼠類等小型脊椎動物。
生長繁殖
喜歡選擇溫暖乾燥開闊草原和草地作為棲息地。農田、灌木叢等,能適應無水環境,但降雨常決定其繁殖的時間和場所。小鴇羽毛很鬆,說明其生活環境氣候炎熱。繁殖時配對關係通常為單配,但僅在繁殖季節發生。求偶時雄鳥進行地面或空中炫耀並發出沙啞的叫聲。在地面由雌鳥挖坑營巢,每窩產1—2枚或2—6枚卵,每年產1窩,孵卵期20—28天,僅由雌鳥孵卵和照顧幼鳥。1—6歲開始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