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飛蜥

斑飛蜥

斑飛蜥(學名:Draco maculatus)為鬣蜥科飛蜥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飛龍、飛蜥、飛蛇。分布於印度、泰國、緬甸、越南、馬來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雲南、西藏、福建等地,常見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或低矮的山林邊緣。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550至154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馬來西亞檳榔嶼和亞洲。

基本信息

生物標籤

(圖)斑飛蜥斑飛蜥

中文名:斑飛蜥

物種分類:爬行類→蜥蜴目→鬣蜥科→飛蜥屬

拉丁名:Draco maculatus

英文名:Spotted flying monitor

屬中文名:飛蜥屬

國內分布:分布於西藏、雲南、海南、廣西。

國外分布:分布於斯里蘭卡、印度、緬甸、越南。

Iucn2003:LC.IUCN 2003:Not listed

生境:生活於熱帶山間盆地和山麓喬木林或闊葉林中,亦見於村旁道邊。

體型: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5倍。

食性:食昆蟲

習性:活動敏捷,於樹枝尖滑翔;好鬥,多成對活動。

生物特徵

(圖)斑飛蜥斑飛蜥

斑飛蜥頭體長80毫米,尾長125毫米左右。是一種體側有膜的蜥蜴。頭高,扁而鈍,鼓膜,喉下及頸側有囊狀皮膚褶襄。頸囊褶較小,三形,喉囊褶較大,尤其是雄性的更發達。軀幹兩側有5對肋骨延伸支持皮膜而構成飛膜。背面灰褐色;軀幹有3-5條橫紋,翼膜背面為橘紅色並帶有黃綠色,還散有不規則的黑。翼膜的腹面淺黃色,有不規則的斑點,囊褶為淺黃色,基部為藍色,頸囊褶的面為紅棕色。

斑飛蜥體扁平,頭長,吻扁,吻端鈍圓;頭背鱗起棱;眼臉周圍有一圈大而略突起的鱗,鼓膜被小鱗;頸側囊三角形,無頸鬛和背鬛。尾基雌性平扁,雄性明顯膨大。背面灰棕、青銅或淺黑褐色,有黑色短黑斑紋;腹面淺黃、淡青或淺褐色,有黑細點,向後漸少或無斑;近邊緣有不規則黑斑;尾背有土紅與黑色相間的橫斑。

生活習性

較典型的熱帶森林種類。生活于山區林間,行動敏捷能沿樹幹上爬,借翼膜從高處向下滑翔。捕食昆蟲,於5-7月所獲的雌體,腹中有卵2-5枚。

生態分布

國內分布於西藏、雲南、廣東、海南、廣西,國外分布於南亞及東南亞地區斯里蘭卡、印度、緬甸、越南等地。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醫藥用途

(圖)斑飛蜥斑飛蜥

【藥名】:斑飛蜥

【拼音】:BANFEIXI

【來源】:為鬣蜥科動物斑飛蜥的乾燥全體。

【功效】:清熱解毒,透疹解毒。

【主治】: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熱病初起,發熱而微惡風寒者。用於麻疹初期,或風熱外束肌表而疹發不暢。

【性味歸經】:辛、苦,寒。入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一2條。

【別名】:飛蛇、飛龍、飛蜥(《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本種分布於中國廣東、海南島、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春、夏、秋捕捉,捕法採用網捕、粘捕或彈擊。捕捉後,去內臟,用細竹條撐開四肢,展開皮膜,用兩根薄竹片交叉撐開體壁,再用一根小條一端插入頭顱內,另一端固定其部,放無煙的火上烘乾即成。本品易生蟲,要貯放密封的容器內或塑膠口袋內。藥材體長6 一8厘米,尾細長,10一12厘米。四肢伸開,腳彎曲。有小竹條支持,皮膜展開,具黑色斑紋和斑點。腹內肉紅色。尾不易折斷。氣微腥。以條大、完整不碎、無蟲霉的優質品。

【拉丁名】:原動物斑飛蜥Draco maculatus (Gray ).

【考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