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鼓

梆鼓

梆鼓是以一節一尺二寸長的竹筒蒙上水雞(青蛙)皮或豬油,以圓竹箍緊為鼓,演唱者腋下挾梆鼓,右手擊鼓,左手握長約三寸、闊約一寸二分的竹片兩相擊作為伴奏,由一引路小童帶領,沿途流浪賣唱。多是乞丐盲人演唱的曲藝,每每演唱至一半時由小童端起小盤向聽眾募錢。若是被請去演唱的,開頭一般都唱一個開篇,如:“手拿竹板是一雙,身背梆鼓響咚咚,唱好唱歹請原諒,一分二分你惘送”;唱完開篇,就由引路小童把曲目摺子交給主人“點曲”,並由主人付給基本酬金後開唱。

介紹

梆鼓,俗稱梆鼓咚、打梆鼓、乞食(乞丐)歌,又稱“咚鼓”、“盲技”、“俚歌”,是自古流傳於福建莆田地區的以竹筒鼓和竹片伴奏的敘事體民間曲藝。

唱詞

梆鼓的唱詞是多段體的敘事詩,每段七字四句,唱詞選用民間口頭語言,易懂易記,地方色彩深厚,故事情節上下左右連貫,銜接交待清楚,吸引力極強。如《英台山伯》中有一段唱詞是這樣寫的:“兄你坐定聽原因,父母硬迫結姻親,三七、四六兼二八,吶怨兄你誤佳音。”通俗簡練,親切迷人!幾乎每篇曲詞都是一部極好的民間口頭文學。有的唱詞多至數百段,如“英台山伯”共有1626句、370段,但盲藝人卻能熟記無誤,一字不漏,並能按詞的感情變化在唱腔鏇律和梆鼓節奏上隨之變化,使詞意、唱腔、梆鼓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感情極為真摯。梆鼓演唱時所表現的疾徐緩急喜怒哀樂的感情,鼓占的拍板是構成它的主要部分,若無它襯托氣氛,渲染情感,演唱者內心的感情和曲調詞意的表達,就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但是要使梆鼓能夠隨指法的變換、力度的運用,而發出各種切合感情的音響,使竹板握拍時聲清音脆,那就要在竹筒、蒙皮、竹板的選材和製作上下功夫。

打法

,相傳最早只有三、五、七三種。即第一樂句唱完後鼓打“咚咚咚”,竹板打“XX”,第二句唱完後,鼓打“呼口征咚咚”竹板打“XX”,第二第四句唱完後就是一個章段了,鼓就打“咚咚征咚咚征咚咚咚”竹板打“XXXXXXXXX”。為了更好地渲染樂曲的氣氛,豐富感情,不使其梆鼓的伴奏顯得單調,歷代盲藝人不但在唱腔上有所突破,而且在鼓與板的打法上,隨著唱腔感情的變換已經發展得更加豐富多彩。

莆田境內有梆鼓的油印本七十多本,如《陳三五娘》、《英台山伯》、《百花公主》(百花亭)、《仙姑探病》、《斷機教子》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