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梅芙·賓奇(Maeve Binchy)於1940年生於都柏林,獲都柏林大學歷史學位。先在幾所女子學校任教,後進入《愛爾蘭時報》供職,開始撰寫專欄。自1982年她的長篇小說處女作《點燃一支小蠟燭》出版以來,梅芙-賓奇已經出版了近二十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每一本都成為英語世界人人爭讀的暢銷書,她遂成為整個英語世界最受追捧的頂級暢銷書女王。其作品中的《丁香公車》(1984)、《回音》(1985)、《朋友圈》(1990)被改編成轟動一時的影視作品;早起力作《螢火蟲的夏天》(1987)、《庫柏海灘》(1992)《鏡湖》(1994)等皆為大受追捧的超級暢銷書。1997年問世的《晚間課程》蟬聯《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第一名十七周,之後的《塔拉路》(1998)被美國著名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奧普拉選為每月推薦好書,是梅芙·賓奇在美國聲望大增,並贏得突破百萬的全球銷量,1999年獲英國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1999年,作為愛爾蘭國寶級暢銷書作家的她榮獲英國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 《山楂林的故事》(2006)是最後的作品。2012年7月30日在都柏林病逝,享年72歲。
個人經歷
在以色列踏上寫作旅程賓奇於1940年5月28日出生在都柏林郊區達爾基。她是家裡四個孩子中的老大,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是一名護士。“在我的記憶里,我有一個快樂的家庭,那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快樂。我的母親很能幹,比如能取出卡在喉嚨里的骨頭。”賓奇在個人官方網站上寫道。
孩童時期,賓奇曾在都柏林一家修道院學校學習。回憶起那段時光,賓奇說:“我們都去都柏林上學、工作,我們的房子離那裡大概10英里。那時我充滿熱情,愛做白日夢,迫切希望出名和成為一名“聖徒”——安安定定的“聖徒”,不需為信仰受罪或赴死。”對於學習,賓奇表示自己很幸運能夠相對快速地學到老師所教的知識,但可惜自己對那些並不感興趣。“雖然每次考試我都可以通過,但我並不能取得老師的歡心。我長得有點胖,對遊戲一竅不通,這對一個小女孩而言太不可思議了,但我依然很開心,很自信。原因很簡單,我的父母親在家教我,他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棒的。兒女在他們眼中,即使是鵝也都是天鵝。對我而言,這是比美貌和財富還要貴重的禮物。”賓奇說。
1960年,賓奇獲得都柏林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在多所女子中學教授法語、歷史和拉丁文。教書期間,學生的家長對賓奇的教學工作十分滿意,贈給她以色列的機票作為感謝。生命中永遠充滿了不可思議的轉折,正是由於這份禮物,賓奇從此踏上了寫作旅程。她在以色列的集體農場找了份工作,這期間,她每星期都會給千里之外的父母親親寫信,傾訴在這個瀕臨戰火的國家的所見所聞。“在以色列時,我經常寫信回家,向他們描述那些華麗麗的冒險,但特意刪去了一些他們沒必要知道的事情,比如和外國人戀愛。父母親對我這些信件感到震撼,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打出來,寄給《愛爾蘭時報》,這後來也促使我成為一名作家。” 有意思的是,賓奇的父親將其中一封書信投給《愛爾蘭時報》,獲得了18英鎊的稿費,而那時的賓奇在學校教書月薪僅16英鎊。
受丈夫鼓勵寫小說從以色列回到愛爾蘭後,賓奇繼續教書,但也為報紙撰寫遊記。1968年,她進入《愛爾蘭時報》,成為記者、編輯和專欄作家。
後來,賓奇遇上了作家戈登·施奈爾。1973年,為了追隨未來的人生伴侶,她申請調至《愛爾蘭時報》倫敦分社,四年後,她幸福地嫁給了施奈爾。“母親曾希望我將來能嫁給醫生、律師或者會計師,結婚後住在都柏林。但她發現其實這遙遙無望,我過於吵鬧,根本不是當職業好太太的料。我喜歡在偏遠的地方度假,那裡不會遇上那些未來社會上的領軍人物(醫生、律師、會計師),不會在廉價船隻的甲板上度假,也不會在以色列的集體農場工作。為了我的幸福,母親後來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賓奇說。
施奈爾給予了賓奇很大鼓勵。“他相信我能做好任何事情,就好像多年前父母親對我的信任那樣。我開始寫小說,反響還不錯。”在早期的寫作中,賓奇將故事背景設在都柏林和倫敦,通過尖銳而又不乏幽默的筆觸描寫居民的生活。 1982年,在施奈爾的鼓勵下,賓奇出版處女作《點一根廉價蠟燭》,該書成為暢銷書榜的第一位。賓奇隨後出版的《回聲》和《丁香公車》兩部小說,曾被拍成電視。《朋友圈》拍成一部由明妮·德賴弗主演的電影;其他作品還包括《螢火蟲夏天》和《庫柏海灘》。1996年問世的《晚間課程》,在《星期日泰晤士報》十部暢銷書排行榜上,曾連續17周名排第一。1999年,《塔拉路》被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雷選為每月推薦好書後,賓奇在美國的聲望開始大增。
一度宣布退休2000年,賓奇曾宣布《斯嘉利·費瑟》為自己最後一本小說,導致超過800人寫信到《愛爾蘭時報》抗議。可她說,“許多出版商寄希望於小說的色情描寫,我不能那樣做,也不會做。”
2002年,賓奇又出版了小說。同年,由於患上心臟疾病,醫生嚴格限制了她的活動。在醫院候診室的那段時光,她傾聽患者們的談話,並於2009年據此出版了小說《心靈與靈魂》。
儘管深受關節炎和心臟疾病困擾,賓奇仍堅持寫作。“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一位流行作家,人們常在度假時買我的書。”賓奇曾在採訪中說,“很幸運,我生活在平裝書有大量市場的時代。”
2010年,《小心弗蘭克》面世,同年,她獲得“愛爾蘭圖書獎”終身成就獎(1999年她還曾榮獲英國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她的新作《冬季里的一周》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出版。
賓奇曾表示自己喜歡處理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如果我遇見希特勒,我想我會寫些正面的故事。”賓奇還透露:“我曾打算寫一本有關復仇的小說,這是我唯一沒有完成的故事。我無法想像出一個復仇的人是怎樣。”
如果要給年輕作家些建議,賓奇說:“喔,別自以為是。”
愛爾蘭痛失“國寶”賓奇曾在網站上寫道:“這些天,我感覺身體不太舒服,我不能像以往那樣四處和人們見面。但收到讀者的來信,我依然非常開心,儘管我得花一些時間去回復。”她最近的一次露面是在上個月的達爾基圖書節上。
2012年7月30日,賓奇在都柏林病逝,當時丈夫陪在他身旁。愛爾蘭總理肯尼沉痛地表示:“我們失去了一個國寶。”愛爾蘭總統希金斯也說:“賓奇是一位傑出的小說家、專欄作家,全世界數百外人為她的作品著迷。”
2012年7月31日早上8時,好友們紛紛在社交網站“推特”上哀悼。愛爾蘭演員艾米·赫伯曼寫道:“梅芙·賓奇,一個真實的、出色的、有才能的、鼓舞人心的女性。”美國當代暢銷作家哈蘭·科本表示:“聽到賓奇去世的訊息,我非常悲傷。”
代表作品
賓奇共出版了16部小說,4部短片小說集,一部戲劇和一部中篇小說。其中,《鏡湖》、《塔拉路》等被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08年翻譯引進我國,《山楂樹的故事》也由上海文藝出版社於2006年翻譯出版。這些作品,使賓奇在我國擁有了相當數量的讀者。曾有書商如此評價:“賓奇的書讓人叫絕的是,從老奶奶到小孫女,人人都愛讀。”她所寫的浪漫故事,把溫情、幽默和戲劇性融於一體。
《朋友圈》是她早期最具國際影響的作品,也是她最著名的代表作(上海譯文出版社曾於2008年翻譯引進)。敦實、善良的鄉下姑娘本妮,敏感、凌厲、寄身修道院的孤女伊芙,漂亮但工於心計的都柏林女孩納恩,以及英俊但感情游離的白馬王子傑克,聚首都柏林大學,他們不同的出身塑造了各異的個性與人生追求。本妮寬厚的稟性吸引了傑克;愛情的溫度溶化了伊芙內心的堅冰;欲躋身上流社會的納恩主動向貴族維斯特華德投懷送抱,奉子成婚的招數失敗後,她轉而引誘曾經傾心於她的傑克;不明真相的傑克決定放棄本妮,承擔責任,與納恩完婚。在賓奇的筆下,成長是一段色彩斑斕的歷程;愛情、友情、親情,給人的,不只是煩惱,更多是溫暖與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