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橋

梅州大橋,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區的東北部,橫跨梅江河,於1993年建成通車,西端為梅縣區新城,東端為梅江區三角。

簡介

梅州大橋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區的東北部,橫跨梅江河,於1993年建成通車,西端為梅縣區新城,東端為梅江區三角,全長572m,為國道G206線的一部分。其中主橋為8×40m預應力砼T梁橋,橋面寬19.8m,上下行共設4條行車道,兩邊各設2.15m寬的人行道。橋樑樁基為兩柱式。主墩為18根φ2.2m 沖孔灌注樁,設計樁尖嵌入微風化岩大於1D。橋樑設計荷載為汽車-20級,掛車-100。梅州大橋建造時號稱“梅州速度”,建造工期最短,也是橋面最寬。

作用

梅州大橋的建成,讓205國道和206國道繞城而過,於此交會,分流了大部分閩贛往潮汕方向的過境車輛,讓東山大橋和嘉應大橋成為溝通江南、江北單純的城市交通橋樑,也縮短了梅江河東西兩岸的距離,加快了兩岸貿易的往來和運輸業的發展,更主要的是使東邊三角地大量閒置的土地得到開發,它必將為創建“四個梅州”發揮重要作用。

梅州大橋梅州大橋

加固維修

國道G206線梅州城區段橫跨梅江的梅州大橋,因出現險情需加固維修,梅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從2010年11月起禁止車輛通行,過往車輛需繞道環城高速公路通行。 梅州大橋封橋後,大型載客汽車和中型以上載貨汽車從城東、城北、蕉嶺、平遠、興寧、五華方向往梅州大橋方向行駛的車輛,繞道梅州東、梅州北、梅州西高速收費站進入高速公路前往各地;大型載客汽車和中型以上載貨汽車從大埔、豐順方向往梅州大橋方向行駛的車輛,繞道客都大道進入三角高速收費站進入高速公路前往各地;19座以下中型載客汽車、輕型載貨車、機車、非機動車需繞道城區華南大道、客都大道、嘉應大橋、劍英紀念大橋、東山大橋或秀蘭大橋通行。客運車輛進入市區須按交警部門指定的路線行駛,過境客車禁止進入市區。 市區全天禁止中型(4噸)以上載貨汽車行駛。中型以下載貨汽車在每天20時至次日6時方可進入市區。確因生產、生活需要和到海關報關的貨運車輛,必須到交警部門辦理入城證後,按規定時間、路線行駛。

梅州大橋立交

因東端岔路口多,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為改善此處交通狀況,提高梅城道路通行能力,市政府決定建設梅州大橋東端立交系統,按照嘉應大橋下穿立交的樣式進行建設。下穿立交工程建設橫向長約360米,包括下穿隧道、橋頭人行天橋、小型電排等其他配套設施。目前橫跨梅塘東路部分下穿式隧道橋面已全部順利完工,人行天橋建設也已於近期完成,正在進行橋樑結構檢測。2012年1月底開始過往車輛和行人均可經隧道橋面雙向八車道通行。 為改善梅州大橋西端平面交叉路口的交通狀況以提高梅城道路通行能力,梅縣區政府決定在梅州大橋西端進行為期5 個月的下穿立交的建設。梅州大橋西端下穿立交將按照嘉應大橋的樣式進行建設,梅州大橋西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和交通擁堵,下穿立交建好後將有效地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緩解交通壓力。目前西端下穿式立交正在建設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