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梅山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中心位置,境內有大小楊梅山脈,全鎮面積59平方公里,四周峰巒環繞,形成碟形 內陸小盆地,交通十分便捷,省道307線貫穿全境,又新辟省道307複線梅山段(後洲-----芸美),半小時內均可達泉州、南安等地。
梅山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省道307線貫穿全境,是著名的僑鄉。全鎮面積59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8.42萬人,連續九屆被評為省級文明鎮,其中蓉中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梅山鎮還是全國雙擁工作的發源地。
2011年,梅山鎮共梳理計畫實施工業項目區、道路建設、河道治理和綠化景觀整治、教育文化、生態旅遊等投資100萬元以上項目84個,總投資近66億元,完成年度投資1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畫的110.8%。截至2011年12月份,全鎮工商稅收突破2億元(屬地口徑)。
2010年稅收突破2億元
在經濟建設上,梅山鎮既不是人口大鎮,區域面積也相對較小,但梅山人在這樣的條件下,大幅提升綜合實力,在東溪片區14個鄉鎮中率先實現稅收超億元,且2010年稅收突破2億元(屬地口徑),2011年有望達2.35億元(屬地口徑)。
是什麼讓淳樸的梅山人有了這樣的成就?讓我們從地圖上找尋答案,梅山鎮位於南安市東北部,東距泉州市區40公里,南距南安市區30公里。地處大泉州半小時城市群半徑和東西溪兩岸經濟繁榮帶之中,交通四通八達。同時,瀋海高速複線的建設,使梅山原有便捷的橫向交通(德化-泉州)基礎上,又擁有了便捷的縱向交通(莆田-安溪-廈門),從而為梅山接受更大範圍的中心城鎮輻射創造了優越條件。
如此便利的交通,梅山人因勢利導,沿街設鋪。踱步大部分保留了傳統鄉鎮韻味的梅山鎮區,記者看到,道路兩旁,服裝、飲食、休閒娛樂、超市等應有盡有,“別看我們鎮小,民眾的消費能力是十分強大的。”鎮區一家鞋服店陳老闆告訴記者,他在中心市區有一家連鎖店,但梅山店的業績總比中心市區店好。
每年,梅山鎮都堅持召開政企銀座談會。2011年,梅山鎮新註冊1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19家,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家。全鎮納稅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32家。
有了錢,梅山鎮把民生保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你瞧這些去年裝的路燈,整條街有800多盞呢!”陳老闆笑道,他的鞋服店生意隨著路燈安裝也是一路“亮”了起來。梅山鎮還致力於環保建設,成立專門環保隊伍,在鎮區設定大量果皮箱等,為民眾營造宜居宜業的鎮區環境。
多彩精神文化生活
民眾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升。走進夜裡的蓉中村,霓虹燈在居民的房子上流光溢彩,讓人流連忘返,數百名民眾在村委會大樓前翩翩起舞。2009年,村子裡開始有人跳廣場舞,如今這支隊伍已有上百人,還有2名專業老師進行免費指導。“村委會看到人越來越多,就出資購買音箱等設備,還提供活動場地,除了這裡,還有一個場地在李成智公眾圖書館門口。”村民陳丹榕說。如此投入,榮譽接踵而至,2011年他們獲得了福建省農村廣場健身舞展演賽的優秀組織獎。
此外,蓉中村還組織了威風鑼鼓隊、紅歌隊、管弦樂隊等。在陳丹榕看來,在這樣的文化環境薰陶下,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僅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更有利於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蓉中村每年還舉辦蓉中文化節,通過品牌建設,帶動區域文化建設。而這,只是梅山鎮的一個縮影,小到一個村子都能舉辦運動會,競豐村每兩年都舉辦村民運動會,大到鎮區的老人連續參加三屆梅山鎮老年人運動會,有了這樣的預熱,在市級老年人運動會上屢奪頭魁也是意料之事。
進一步提升鄉鎮品位
在梅山鎮,當地民眾總能自豪地說:“我們什麼都有。”民眾歡顏,幸福指數持續攀升,梅山所要做的,就是加強小城鎮建設,進一步提升梅山的鄉鎮品位,為民眾增添更為豐實的福祉。
談及品位,當地人第一反應便是位於省道307線旁的錦繡山莊。從遠處望去,錦繡山莊拔地而起,層層翠綠後虛掩的身姿,藍黃紅白的絢麗多彩,穿行其間,與外圍傳統城鎮的容顏相映,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記者看到,一些樓房尚在施工、部分居民入住的錦繡山莊門口,絕大部分店鋪都被知名品牌預定。“看好這裡成為梅山的另一個經濟綜合體。”其中一家店鋪的老闆如是說。梅山現正建設錦繡山莊、寶龍花園、裕景園、萊克文化苑、翰林華城等5個住宅小區,總面積近40萬平方米,其中裕景園、錦繡山莊獲得省級優秀住宅小區的稱號。
如今的梅山鎮正沿著“一心、三軸、四片區”的理念規劃鄉鎮的發展。一心,即鎮域中心,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鎮工業生產、特色農業、市場貿易的龍頭;三軸,即沿東溪產業區發展軸、沿羅東溪南北城鎮發展軸和沿省道307線的橫向城鎮發展軸;四片區,即東北部現代工業物流集中區,西部廣福工業園區,北部、南部觀光農業發展區、東部林果業發展區,中部公共服務業集中區。
歷史沿革
“梅山”地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芸溪南畔與康美交界的楊梅山,故以山得名;一說站在楊梅山上向西北俯瞰,見其形似五瓣梅花,芙蓉村中一小山,宛如梅蕊。古時因境內一溪的兩岸盛開艷麗的芙蓉花,故該溪稱芙蓉溪,梅山亦稱芙蓉(方言諧音“浮牆”)。梅山開發於晉代,興盛於唐代。唐宋以來,芸溪之畔的芸尾街,乃泉州至永春等地航運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梅山經濟貿易中心。宋為懷德鄉民壽里。元、明、清為十六都。民國17年置梅山鄉,至民國35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
解放初屬第七區。1956年在梅山設梅山區,轄今梅山、羅東、樂峰、九都、向陽一帶。1958年在梅山設火箭公社(年底更名為梅山公社)。1959年析出九都公社。1961年置梅山區,轄今梅山、羅東、樂峰一帶。1965年析出羅東公社,成立梅山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改鎮。1997年,面積59平方千米,人口5.7萬,轄鼎誠、格內、埔仔、豐溪、明新、競豐、燈埔、燈光、東垵、詩溪、水口、璞山(林坂)、芸塘、新蘭、蓉中、蓉溪、梅峰、演園18個村委會及梅山居委會。
自然資源
土地、農產品資源:梅山鎮耕地面積18588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花生、地瓜等。
森林資源:全鎮山地面積3.68萬畝,擁有林業用地面積3.3萬畝,林木蓄積量1.3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1.1%。
水利資源:西北境邊有泉州市最大水庫------山美水庫,晉江東溪由西向東貫穿全境,羅溪(梅山段稱為芙蓉溪)由羅東流經梅山在爐口與之匯合,水資源蘊藏量較為豐富。
礦產資源:主要有凝灰岩礦,儲存量50萬立方米;高嶺土礦10萬噸/年×5年(年限)。
人口狀況
梅山鎮總人口61125人,均為漢族;全鎮青壯年非文盲率達99%,轄區內主要有:黃、李、陳、戴、劉、侯、林、肖、謝、楊等姓氏;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同胞達近10萬多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國家和地區。
經濟發展
全鎮工業企業固定資產總投資12億元,形成了鋼鐵鑄造、家私五金、日用化工、針織鞋服、工藝陶瓷等支柱產業。2003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19.99億元。知名企業有:福建萊克石化有限公司、福建省松立集團,鑫鴻五金廠。梅山還在2001年12月建成福建省首家鄉鎮級的鎮區生活污水處理站,日處理量1200噸。
幾年來,全鎮共投入近億元資金用於技術改造、研製開發新產品、引進先進生產設備,使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如鎮辦梅峰水電站自1998年以來,投入100多萬元改造水輪機組,年增發電量100萬度;蓉中石油化工廠研製成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DOT5汽車制動液,填補了國內空白,其開發的“901”汽車制動液專利產品獲部優、省優名牌產品稱號,並被交通部列為全國20家推薦產品之一;泉州市金星鋼丸有限公司生產的“錦光”牌鋼丸也被評為省優產品。上述兩家企業已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除這兩家以外,松立熱扎帶鋼廠、富紳潔具有限公司、埔仔天樂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也已成為科技示範企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科技、環保型企業——泉州中原隆化工有限公司,其生產項目是利用農副產品下腳料,生產各種高品質脂肪酸,變廢為寶,為國家解決了農副產品污染問題,有極大的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於原料成本低廉,且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產品質量高,經濟效益良好,該系列產品技術水平處國內領先,達國際先進水平,可替代部分進口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深受客戶青眯,市場占有率居國內同行的前列。
社會事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梅山的社會各項事業保持健康快速的發展勢頭,擁有光前學村、藍園學村兩個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有全國示範性高中國光高中,國光國中,藍園高中、藍園中學,省示範國小國專中心國小,省農村示範國小國專第二中心國小、藍園中心國小、琉塘中心國小,省優質幼稚園國專第一幼稚園和省標準園國專第二幼稚園,南安市工業學校等教育明珠,成為南安市首個教育強鎮。擁有李成智公眾圖書館,南安市美術館、畫院,光前醫院等一大批文化衛生設施,被確定為省級科技示範密集區。省星火技術密集區 省級科技示範鎮。福建南安梅山還有個軍醫院,服務於大眾,功不可沒。
梅山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省級科技示範鎮驗收,並獲得省第三批科技示範鎮先進單位稱號。以此為契機,梅山鎮黨委、政府強化了科技領導,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科技副鎮長為副組長,農技、經作、水利、畜牧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健全的科技管理體系。鎮裡每年至少召開兩次黨政聯席會議專題討論科技工作,遇到重大項目的實施都事先聘請專家進行論證,確保決策的科學化。同時,強化了宣傳力度和科技培訓,營造重視科學、學習技術的良好氛圍。除了在鎮有線電視台上開闢“科技點播台”專欄和25個科技服務專題節目外,還分別與泉州市科委、科協、泉南技術協會和本鎮的李成智公眾圖書館聯合舉辦了3次送科技下鄉及進軍營活動等,收到良好效果。幾年來,共舉辦農業技術、果樹栽培等講座和培訓班53期,受訓者達1萬多人次。全鎮每年有95%以上的農村基層幹部、勞動力接受各種形式的培訓,企業職工的技術培訓率也高達95%以上,從而提高了全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與此同時,出台了一系列技術優惠政策,如:凡投資高科技產業、農產品深加工的企業,經審批,企業用地10年免交土地使用費;凡經省科委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生產項目和技改項目的投資方面調節稅,稅率予以從寬掌握等,優惠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大大地調動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幾年來,鎮裡還全面建立了農村示範體系,積極推廣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注重引進名優特新品種,使農業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達85%以上,多種作物的良種覆蓋率達96%以上,大大提高了農民收入,刺激了科技農業的發展。
2002年,梅山鎮共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5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6億元,工商稅收入庫3007萬元,在全市率先跨入了小康鎮行列。
鄉鎮建設
梅山鎮,鎮政府駐地梅山村,有1974年和1988年新建二層、三層樓房各一座,為鎮政府大院。
住房建設:民國時期,農戶住房多數為土木黑瓦結構的平屋,僑屬住房則是以磚石木結構附有庭院的宮殿式大厝,具有鮮明的僑鄉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住房,有沿用傳統磚、石、木結構的大厝形式,有新穎的、形式多樣的鋼筋水泥樓房。1985年以後,新建4個居民住宅點,80年代末,鎮區人均住房12平方米。進入新世紀,出現了諸如錦繡山莊、寶龍花園、翰林花城、裕景園、萊克文化苑等一系列精品樓盤、大大的提升人們的居住條件。
公用建築:1950年以後,新建國專學村(後更名為光前學村,包括國光中學、國專國小、國專幼稚園)和國專醫院(後更名為泉州市光前醫院)。80年代新建和擴建藍園中學、譙塘中學。至2014年,全鎮共有大學1所(福建電大梅山實驗學院),高中4所(國光中學、國光二中、藍園高中、僑鄉高中),國中3所(國光初級中學、藍園中學、蘆塘中學),國小16所。建成了梅山供銷社、梅山糧站、梅山農行和中行營業所、梅山稅務所、梅山工商所、梅山公安派出所、梅山鎮企業辦公樓、梅山文化站、梅山僑聯大廈、芙蓉基金大廈、國光中學學生街等一系列公用建築。2013年完成了對芙蓉溪堤岸的建設,成為了人們休息散步的好去處。
經濟建設:鎮區內有市屬山美水庫、國專醫院;縣屬新蘭水電站、南泉製衣廠、南安軸承分廠、南安鋁製品廠;興建4條新街,總長1公里,以及梅山農貿市場和格內、新蘭市場,新建4個日供水100噸的自來水供應站。開闢15條鄉村公路。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1980年以後,開發鎮區為主體的針織、服裝來料加工基地,鼎成村塑膠加工基地,新蘭村為主體的鞋革加工基地,梅峰村為主體的建築建材生產基地,埔仔村路段的木材市場。1987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開發區工業衛星鎮。198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041萬元。
主要商場:超前購物中心、新華都超市、新一佳購物中心
所轄行政村
梅山社區、鼎誠村、格內村、埔仔村、豐溪村、明新村、競豐村、燈埔村、燈光村、東安村、詩溪村、水口村、朴山村、芸塘村、新藍村、蓉中村、蓉溪村、梅峰村、演園村。
鎮黨政領導分工
劉坤來:主持全面工作;
黃育奇:主持政府工作;
劉金田:主持人大工作,駐豐溪村、埔仔村,任東片片長;
陳貫明:分管國土資源管理、河道采砂、礦產安全工作、城鎮規劃建設、行政執法中隊、打擊兩違,分管精神文明、宣傳思想工作, 主持鎮紀委工作,駐新藍村,任西片片長;
郭天曉:分管政法、綜治,負責消防安全、公共聚集場所安全、人武部、民兵預備役、雙擁工作、鎮區衛生、秩序管理、全鎮環境衛生、家園清潔工作,分管統戰、僑務,駐競豐村、燈光村,任北片片長;
楊錦暉:負責黨政辦、後勤、信訪、機關安全工作,駐梅山社區居委會;
潘進國:分管組工、群團、老乾老齡、黨建工作,駐鼎誠村;
郭海榕:負責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思想、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電工作,駐蓉中村;
邱民楷:負責統戰、僑務、商會,分管計生,駐梅峰村,任南片片長;
葉貽溪: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聯繫供銷社等涉農單位和部門 ,駐水口村、芸塘村;
陳福生:分管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旅遊、民政、社區建設、食品安全,駐林坂村、東垵村、詩溪村;
黃美珠:分管交通、郵政、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負責交通安全,駐格內村、明新村;
傅仰觀:負責科技、科協工作,分管企業、招商引資、勞動力轉移、勞動力保障、安全生產、企業統計、統計站、環保 ,駐燈埔村;
黃建寧:協助分管企業,負責企業系統黨委,駐蓉溪村、演園村;
林銀花:負責鎮計生協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