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程
1911年1月25日生於柏林。曾在慕尼黑和巴黎攻讀哲學、經濟學和國際法,獲博士學位。
1933年進入電影界任助理導演。納粹上台後,為掩蓋猶太人血統而改名換姓,從事美術片的攝影和洗印工作。
1944年加入處於地下狀態的德國共產黨。
1945年負責創辦德發電影製片廠,成為德發電影製片廠的創建者之一。同時開始攝製新聞雜誌片《目擊者》和一些反法西斯的紀錄片。
1947年梅切格導演了第一部故事片《陰影中的婚姻》,該片深刻揭露希特勒的排猶主義政策。
將一對演員夫婦逼上了自殺的絕路,激起觀眾強烈的共鳴,獲得巨大成功。
在隨後拍攝的幾部影片中,以1950年的《群神會》較為成功,它抨擊了法本集團在法西斯德國的罪惡作用。他的經歷、地位和成績為他取得了拍攝耗資巨大的官方影片的特權,反映革命領袖生活和鬥爭的上下集影片《台爾曼傳》(1954~1955)是這類電影的代表作。
生動地表現了德國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台爾曼的革命鬥爭和生活。此後梅切格又拍攝了描寫民主德國農村建設新生活的影片《皇宮與茅屋》(上下集,1957)、表現德國工人階級1918年革命的影片《水兵之歌》(1958)以及《沉默的星》(1960)、《九月的愛情》(1961)等片。他的最後一部佳作《妻子》(1976),表現了一個令人震顫的有關生與死的愛情故事。他的影片情節生動,情感豐富,注重營造意境,刻畫人物心理。
作品
主要作品還有:《彩色格子布》(1949)、《群神會》(1950)、《伊洛上尉的夢》(1962)、《我是兔子》(1965)、《木板上的姑娘》(1966)、《克里沃依·羅格的旗幟》(1967)他還是德國電影學院創辦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