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純義

農會是農民自己的組織,因此,鄉村的事情,都拿到農會和農軍組織去解決。 20世紀60年代,梁純義曾三度回國,1961年,60歲的他首次從千里達返抵家鄉陳梁村。 既是農民運動的積極分子,又是熱心家鄉公益的愛國華僑梁純義,其愛國之心可謂日月可鑑。

情系桑梓的梁純義

旅居千里達(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華僑梁純義是麻子村東堡(又稱陳梁村)人,1901年出身於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由於村里沒有學校,要跑到鄰村麻子國小讀書。為在本村辦一所學校,使村中的孩子們都能上學,是他最大的心愿。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1924年7月,國共合作的革命政府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革命幹部。第一屆農講所學員梁桂華、梁功熾等結業後被派到香山從事農民運動。由於梁功熾是麻子村人,他們以該村為落腳點,開展黨的活動和發動農民革命運動,於1924年底,在麻子村成立了農會,這是本邑第一個村農會,繼而又建立了農民自衛軍。接受了進步思想影響的梁純義參加了村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他積極宣傳革命道理,宣傳“二五減租”,為農民兄弟辦事,由於表現積極,被推選為麻子村農民協會秘書。他多次參加革命民眾的遊行示威,“打倒列強,除軍閥,革命尚未成功,齊奮斗!”是他們最常唱的歌。農會是農民自己的組織,因此,鄉村的事情,都拿到農會和農軍組織去解決。農民自衛軍查緝走私,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土豪劣紳的壓迫抽剝,很受農民歡迎。當地的土豪劣紳對此恨之入骨,千方百計進行破壞和和搗亂,多次組織土匪軍攻擊農民自衛軍,破壞農會,恐嚇農會會員。但在縣農會的領導下,各鄉村農民協會緊密合作,配合其農民自衛軍對土匪進行反擊。
大革命失敗後,梁純義受到通緝,被迫離鄉別井到了香港,後轉赴千里達謀生。開始時受僱於人,略有積蓄後,自己經營商業,開設餐廳,由於經營有方,業務不斷拓展。身在異國的梁純義心繫祖國,十分懷念參加工農革命運動的日子,關注祖國的前途和命運,期待中國民主革命勝利的來臨。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訊息傳到千里達,梁純義欣喜若狂,為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他把自己經營的餐廳更名為北京餐廳。建國初期,由於國民黨的歪曲宣傳,華僑對共產黨和新政府還缺乏正確的認識,加上帝國主義的封鎖禁運,僑匯難通,僑資辦的事業幾乎陷於停頓。梁純義以實際行動支持新政府,於1949年11月28日,匯30英磅給其南塘村的外甥簡信聯,並指定要到人民銀行按牌價兌換人民幣,以表其愛國之心。人民銀行的負責人深受感動,雖是星期天也破例收兌。這是人民銀行中山支行創建後第一宗收兌的外幣。時香港出版的《廣東中山華僑》第15期報導了此事並刊登了梁的來信。
20世紀60年代,梁純義曾三度回國,1961年,60歲的他首次從千里達返抵家鄉陳梁村。目睹闊別30多年的家鄉風景依舊,但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無限感慨。他與鄉親們敘話家常,回憶當年,心情甚舒暢。1964年他再度回國,時原抗日民主政權濱海區負責人歐曼寬陪同他前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參觀。望著粉刷一新的農講所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憶往昔,梁純義不禁熱淚盈眶。他流露出不再去千里達,而要歸國定居的念頭。歐曼寬鼓勵他繼續返回千里達發展,多做華僑工作,支援祖國建設。梁純義遂於1966年捐資興建陳梁學校以改善鄉中弟子的就學條件。學校為表彰梁純義大力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善舉,把學校定名為“純議堂”,後更名為純義國小。1968年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回國。這趟回國,梁純義原欲捐資修建水庫以解決村民飲用水和農田灌溉,但時值文革,村幹部不敢接受,他只好懷著不安之心離開故土回到千里達。
始終未忘故國情的梁純義在改革開放前已離開人世,臨終前囑兒子梁國燦回國尋根問祖。梁國燦遵循父遺願,於1986年和1987年兩次回鄉,捐款修葺學校。
既是農民運動的積極分子,又是熱心家鄉公益的愛國華僑梁純義,其愛國之心可謂日月可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