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0年8月, 中共魯西區黨委為鞏由軍展魯西抗日根據地,決定在東阿、陽穀、壽張、鄆城、汶上、東平六縣邊區結合部建立崑山實驗區。11月,魯西區黨委派民運部部長邵子言赴崑山一帶建立實驗區工作委員會,邵子言任實驗區工委書記。崑山實驗區隸屬魯西區黨委領導,駐地在張博士集(今屬大路口鄉)。1941年1月18日,中共崑山實驗區工委改為中共崑山縣委。 同期,崑山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崑山縣委、縣政府分別隸屬魯西區黨委和魯西行政主任公署領導,駐地在張博士集、師集等村。是年7月,崑山縣委、 縣政府改屬冀魯豫區黨委和冀魯豫行政主任公署領導。1942年5月,崑山縣委、 縣政府改屬中共八地委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二十三專署領導。 1943年1月,崑山縣委、縣政府改屬中共二地委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十七專署領導。1944今年5月,崑山縣委又改屬中共八地委。同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十七專署改稱八專署後, 崑山縣政府屬其領導。1945年8月,崑山縣委、 縣政府分別隸屬中共二地委和二專署領導。1946年1月,成立冀魯豫七地委、七專署,中共崑山縣委、縣政府屬之。同年3月, 撤銷七地委、七專署,並人二地委和二專署。11月,重設七地委、七專署。崑山縣委、縣政府與其隸屬關係隨之變動。 1949年8月,設立平原省,崑山縣委、縣政府隸屬平原省菏澤地委和專署。1949年8丹25日,中共崑山縣委、 縣政府在商老莊召開縣、區幹部會議,宣布改建崑山縣為梁山縣。縣委、縣政府分別遷至閻莊村和西小吳村(今屬黑虎廟鄉)。1950年2月,梁山縣委、縣政府遷至鄭該村(今屬前集鄉)。1952年春,縣委、縣政府遷至後集村(今屬梁山鎮)。是年11月,平原省撤銷,梁山縣隨菏澤專區劃歸山東省.1958年10月, 撤銷菏澤專區,梁山縣改屬濟寧專區。1959年6月, 梁山縣復屬菏澤專區。1990年1月,梁山縣劃歸濟寧市所轄。
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梁山的經濟建設,從縣情實際出發,發揮優勢,改革開放,加快商品經濟發展步伐,逐步形成了明顯的地方特色。 梁山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名勝古蹟眾多。水泊梁山風景區是山東省政府1985年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近年來,開發新建了斷金亭、黑風亭、忠義堂、36天是星玻璃鋼塑像及大型唐三彩壁畫群《梁山泊英雄聚義圖》等新景點二十餘處,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旅遊業作為龍頭產業,帶動了經濟的全面振興。
梁山縣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地肥沃,適於發展糧棉生產。尤其是小麥播種面積大、產量高( 約占糧食總產量的65%),是山東省商品糧生產基地縣。1991年, 棉花播種面積20540公頃, 總產 19250 噸, 向國家交售皮棉17800噸,是山東省優質棉生產基地, 被列為全國棉花百強縣。
梁山現已經成為全國特種車輛生產基地,每年在梁山拳鋪工業區開展全國特種車輛展覽會,特種車輛尤其是掛車生產企業有80多個,主要有中國中集東嶽掛車有限公司、通亞掛車有限公司、華宇掛車有限公司、楊嘉掛車有限公司、水泊焊割有限公司等,每年產銷特種掛車近15000多輛,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
梁山也是全國教輔類圖書出版基地,擁有16家大型圖書出版公司,其中金榜苑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水泊書業有限公司、紅太陽圖書出版有限公司、三維圖書出版有限公司等,科目覆蓋廣泛,銷往全國各個省份。
梁山魯西黃牛、小尾寒羊為全國著名良種。1977年,山東省政府確定梁山為魯西黃牛基地縣,1980年確定梁山為小尾寒羊保種基地縣。1988年,梁山被批准為全國小尾寒羊良種繁育基地縣。1999年,全縣魯西黃牛存欄量9.92萬頭,小尾寒羊存養量30.88萬隻。
梁山縣境內山石、泥沙資源豐富,發展建材業得天獨厚。全縣山石、紫砂岩儲量豐富,可發展水泥、石灰和陶瓷等建材業。
另外,縣境內水資源總量43185萬立方米, 煤炭儲量約10億噸,還有豐富的天然氣和鐵、鉛、石膏等礦藏,極具開採利用價值。
梁山有京九鐵路、京杭運河、濟菏高速橫貫縣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境域歷史
殷商時代,縣境北部為商封王庶兄微子的封地。 西周,縣境大部屬於須句國。須句城,在安民山以東濟水濱。今小安山東3千米東張莊村,即其故地。 春秋時期,縣境西部屬晉國范邑,北部屬魯國微鄉,東南部屬魯國中都邑。 戰國時期,屬齊國的范、壽、須句等邑。 秦,屬薛郡(杜佑《通典》為楊郡)須昌縣、張縣和東郡范縣。 西漢,分屬東郡的范、須昌、壽良三縣,東南部屬東平國的東平陸縣。 東漢,分屬兗州東郡范縣、東平國的壽張、須昌縣。 三國,屬克州東平郡范、須昌、壽張、東平陸四縣。 南北朝,屬東平郡的須昌、壽昌(晉代壽張)、平陸、范縣。北魏並置東平郡,一屬濟州,一屬克州。東平都又各置壽張縣、范縣。兗州東平郡郡治在秦城,所轄壽張縣縣治在今壽張集。縣境分屬克州東平郡的范縣、壽張縣、須昌縣和濟州東平郡的壽張縣。 北齊時期,克州東平郡的壽張縣併入須昌縣。 隋,屬濟北郡的壽張縣、東平郡的須昌縣、魯郡的平陸縣。壽張縣城仍在今壽張集。 唐,分屬鄆州須昌、壽張、中都、鄲城諸縣。武德四年(621年),於壽張置壽州, 領壽張、壽良二縣。五年廢壽州,省壽良入壽張。 五代,隸屬沿襲唐朝,後唐時改須昌為須城。 北宋,分屬鄆州(宣和元年升為東平府)須城、東阿、中都、壽張縣。鹹平三年(1000年)鄆州城毀,遷至今東平縣州城鎮。壽張縣治所仍在今壽張集。 金,分屬山東路東平府須城、漢上、壽張和濟州的鄲城縣。大定七年(1167年)黃河決口,壽張縣遷治竹口鎮。大定十九年(1179年)復治於今壽張集。 元,屬東平路須城、壽張、汶上三縣和濟寧路的鄲城縣。 明,屬克州府東平州、壽張縣、汶上縣、東阿縣、鄆城縣。縣境東部屬東平州,西部屬壽張縣(南至梁山)。鄲城縣與汶上縣以獨孤山(今獨山)為界,以西屬鄆城縣,以東屬漢上縣。 清,分屬山東克州府漢上縣、壽張縣和泰安府的東平州、東阿縣及曹州府的鄆城縣。 民國2年(r913年),廢府、州為道、縣。 縣境南部屬岱南道(1914年6月改為濟寧道)鄆城、漢上縣。西、 北部屬東臨道壽張縣,東部屬東平縣。民國11年(1922年)後,廢里、社改區、鄉(下分間、鄰、莊)。民國17年(1928年),裁撤道制,直隸山東省政府。民國23年(1934年),劃魯西南十四縣為“縣政建設實驗區”。次年1月, 在實驗區基礎上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4月23日, 文改為“山東實驗區長官公署”。民國25年(1936午)又改為“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翌年,全省劃為12個行政督察區,波上、東平縣屬第一專區,鄂城縣屬第九專區,壽張、陽穀縣為第六專區。抗日戰爭開始後,1938年專署轄區略有調整,鄲城、壽張、東平、汶上縣屬二專署,陽穀、東阿縣屬六專署。
境內山峰
梁山
位於縣城東南部,由7條支脈和8個山峰組成,占地面積3.55平方千米,主峰虎頭峰海拔197.9米。主峰北通一條狹窄的山樑,即黑風口。黑風口北連騎三山。騎三山向東為雪山峰,雪山峰向東延伸部分較為平坦,名日小平山,下有溶洞;向東北延伸可達一個較低的山峰,為玉皇頂;雪山峰向北延伸的部分叫小黃山; 向西北延伸的部分叫東狗爪山。騎三山向西延伸比較長,自東向西有三個山峰,依次為狗頭山、西狗爪山、郝山峰。與騎三山向西延伸部分隔谷相望的是一條東西向的山嶺,山嶺中部偏東的山峰叫鏊子山,向西延伸部分叫青龍山,鏊子山向北延伸比較長,總稱為小梁峰,又名後山。
鳳凰山
位於縣城西部,因山體狀如棲地鳳凰,故名。南北走向,長1千米,占地0.22平方千米。自南向北共有三個山峰,以南邊的山峰最高,海拔98.4米。在海拔70米處有一長條形溶洞環繞在山體南側。約在海拔80米處發育了四個廳堂式溶洞,總面積2095平方米。從南向北,一號溶洞面積210平方米;二號溶洞1130平方米,高7米,有五個自然石柱撐著洞頂,狀似殿堂;三號溶洞505平方米,是一傾斜向上的溶洞,冷空氣下沉洞底,水汽凝結,故洞內氣溫很低,長年滴水不斷,洞口雲霧繚繞;四號溶洞面積250平方米。
龜山
位於縣城西部,南連鳳凰山,因山北坡有巨石狀如龜,故名。西南東北走向,長0.8千米,占地0.28平方千米。主峰靠南端,海拔119米,山南有大山溝和小溶洞,稱臥牛洞。
小安山
原名安民山。歷史上多水患,災民安居於此故名,亦稱安山,後改稱小安山。位於縣城東北7千米處,占地面積l平方千米,呈圓形,直徑0..8-1.2千米。主峰位於山體東南部,海拔157.4米。西側頂部和底部各有溶洞一處,頂部溶洞發育在奧陶系地層中,深不可測,底部溶洞發育在寒武系地層中,面積較大。山體中上部無植被。
獨山
位於梁山西南0.5千米處,占地0.03平方千米,海拔83.5米。
土山
位於龜山北l千米處,占地0.02平方千米,海拔58.1米,山體被黃土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