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遼寧省桓仁滿族自治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桓仁大米,米粒似珍珠、晶瑩剔透、潔白光亮,口感柔軟筋道,含植物蛋白質及人體所需的各種胺基酸、維生素,經常蒸煮食用益於人體健康。 2015年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桓仁京租大米”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桓仁京租大米外在感官:腹白較少,蒸煮時有光澤,縱向伸展好,米飯鬆軟有韌性,口感好。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

內在品質指標: 桓仁京租大米理化指標為:蛋白質含量5~13克/100克,直鏈澱粉含量17~21克/100克,膠稠度≥60毫米,硒含量≥0.025毫克/千克。桓仁京租大米有人體必需的尼克酸等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鐵。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桓仁縣地處遼寧東部山區,屬長白山系,千山山脈的余脈。境內群山環繞,溝谷縱橫,山高坡陡,江河蜿蜓。其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並向中傾斜。高於800米海拔山峰20多座,以遼寧最高峰而著稱的佛頂山(老禿頂子)座落在桓仁西部,其海拔為1367米,縣域最低點在東南部五里甸子鎮夾皮溝村的渾江出境處,其海拔108米。群山為森林、灌木及雜草所覆蓋,植被生長繁茂。坡腳及緩坡平地多開墾為耕地。雅河、六河及富爾江流域的沖積平地為全縣的水稻產區,其地勢較平坦,土質肥沃,極其利於桓仁京租大米的生產。 桓仁縣第二次土壤普查將桓仁縣土壤類型劃分6個土類,10個亞類,33個土屬,62個土種。主要土壤類型有水稻土、草甸土、棕壤、沼澤土、暗棕壤和白漿土6個土類。 桓仁京租大米生產主要分布於雅河流域,六河流域和富爾江流域的低階地上,以壤質深砂底草甸土田為主,該土壤具有獨特的水稻土剖面結構,耕層灰黑色,微粒結構,心土層多為灰色,並伴有明顯的銹斑。壤質草甸土田地勢平坦,自流灌溉條件好,水源充足,土層深厚,質地適中,通透性強,耕層質地為沙壤—輕壤,心土層為粘土,保水保肥,土壤肥沃。全氮2.1015毫克/克、鹼解氮146.17毫克/千克、速效鉀97毫克/千克、速效磷34.8毫克/千克、有機質3.61%,pH值為6.5~7.1,各項土壤檢測數據均達到土壤豐缺指標的中等—稍豐水平,微量元素豐富,可為桓仁京租大米生長提供良好的營養環境。在三大流域中以三道河子桓仁京租大米稻田最為優良,該地段有兩條河水自大陽溝而出,而大陽溝富有滑石等礦物質,其中鎂離子含量較高,河水挾帶著大量的氧化鎂注入稻田,每公頃達到並超過15千克,因此至今六道河流域仍然是桓仁京租大米的主產區。

水文情況

桓仁縣植被茂密,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水利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遼寧水塔”之稱。境內共有大小河流70餘條,貫穿全縣,泉眼254處。集水面積在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八條,渾江、富爾江,雅河、六河、哈達河、里岔河、漏河、富沙河,地表水資源總量21億立方米,蓄水工程26座,桓仁縣12萬畝水田全部用溪流及山泉水灌溉,對提高米質具有一定作用。 著名的渾江,是桓仁縣第一大河流,長150公里。渾江發源於長白山南簏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區,於通化、集安兩市交界處流入桓仁縣,在桓仁五里甸子夾皮溝村流入寬甸後匯入鴨綠江。桓仁渾江水庫(桓龍湖)是遼寧的大型水庫之一,其庫容34.6億立方米,水域面積12.2萬畝,是遼寧省東水西調的水源地。庫區的形成,對發展水電,發展漁業,尤其是對調節桓仁的生態氣候起到了重要作用。桓仁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達到二類水質標準。

氣候情況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冷涼濕潤的氣候特點,病蟲害發生率低。夏季較短、雨量充沛,冬季寒冷時間長。全縣年平均氣溫為7.4℃,年極端最低氣溫-35.4℃(1961年),年極端最高氣溫37.2℃(1958年),≥10℃的歷年平均積溫3014.7℃,年均日照時數為2369.4小時,無霜期平均在153天,無高溫障礙,一年一季,秋季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極有利於桓仁京租大米養分的形成與積累,是桓仁京租大米特有的自然種植優勢。 全縣歷年平均降水量為898.9毫米,是遼寧省雨量較充沛的地區之一。全年降水日數為112天,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6.17%。由於雨熱同季極有利於京租稻生長,有利的促進果實的有機質形成,是桓仁京租大米內在品質的保證。

歷史淵源

清朝同治皇帝品嘗桓仁稻米後御封“十里香”,並根據兩個種植水稻的稻農的姓氏命名為“金珠稻”。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朝政府御賜這種水稻為“京租”,它是清光緒年間專供皇帝膳用的米品。 據《桓仁縣誌》(1877-1985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記載,“縣內水稻種植始於光緒元年(1875年),當時只有少量種植。品種單一,僅有大黃毛子、京租。曾是清皇室貢米基地,因此,桓仁大米又有“京租米”、“貢米”之稱。”

1949年以後,桓仁大米被國家指定為招待高級外賓專用米,桓仁縣被國家列為名貴水稻生產基地。

20世紀80年代,桓仁縣從遼寧省水稻研究所種子資源庫引回100克京租稻種植。

2010年,桓仁滿族自治縣農村經濟發展局、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農業科技人員經過4年6代的株系循環提純選優,使京租稻的品質、品性得到了較好的恢復。

2013年,京租稻被列入遼寧省第二批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2014年,“遼寧桓仁京租稻生產系統”成為遼寧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14年,桓仁縣政府為紀念朝廷御賜“京租”和“官地”一百四十周年,根據民間意願,將每年的八月二十二日確定為“京租文化節”,並立“官地”碑,以示紀念。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

生產情況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

2010年,桓仁京租大米種植面積達12.6萬畝,優質稻米生產面積達12萬畝,產量達6萬噸。

產品榮譽

1994年,桓仁大面積栽培京租、越光、稻花香、豐優307等優質水稻品種,所產稻米獲遼寧省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銀獎;興桓牌大米獲得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

1996年,桓仁京租大米被評為遼寧省十大地產名牌之一。

1998年,桓仁開發試驗生產的AA級大米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

桓仁京租大米 桓仁京租大米

2015年,桓仁京租稻栽培系統項目榮登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桓仁滿族自治縣所轄桓仁鎮、雅河鄉、古城鎮、普樂堡鎮共4個鄉鎮35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7′~125°40′,北緯40°54′~41°32'。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1-1598。

安全要求

桓仁京租大米的產地環境、產品質量均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相關要求。產地環境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水稻產地環境條件(NY5116-2002)標準執行;產品質量符合無公害食品稻米(NY5118-2008)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桓仁京租大米起源於桓仁縣,保護於桓仁,發展於桓仁。目前全國唯有桓仁縣在繼續種植桓仁京租大米,並在不斷提純復壯,生育期150天左右,在我縣應選擇生育期適宜的區域種植;地塊要求地勢平坦,肥力中等;土壤性狀要求選擇壤土田塊;灌溉條件選擇具備單排單灌條件的地塊。

(2)品種選擇與要求。桓仁京租大米的品種俗稱“黃毛子”,種子質量符合GB4404.1—2008國家質量標準。

(3)生產過程管理 桓仁京租大米自有其一套完整而特殊的生產程式和栽培方法,數代相傳,從而保持了該米的優良品質。在嚴格按照無公害水稻生產技術標準生產同時,針對其分櫱率低、桿軟不抗倒、容易落粒的特點,採取針對性的栽培管理措施。達到高產高效優質安全的目的。 A、種子處理:育苗前將種子晾曬2-3天,以促進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浸種時吸水快,出苗齊。晾曬3天后浸種,浸種時要進行種子消毒,消除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可減輕苗床和本田裡的立枯病、青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發生。 B、播種:採用拋秧盤育苗的苗期一般為35天左右,應考慮外界氣溫穩定通過5℃以後晴好天氣播種。播種量的多少是培育壯秧的重要條件,要適當稀播育壯秧,採用拋秧盤育苗一般每盤播種量70克左右,每畝地25盤需種子2公斤左右。苗床面要平整,播種前一天要澆足底水,拋秧盤要與床面充分接觸,苗床壯秧劑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不得過量,前一天拌好。播前將每盤定量的種子和盤土拌和在一起,均勻撒入盤中,用木板壓平刮淨後,用苗床除草劑封閉,附地膜,再扣棚。 C、苗期管理:苗齡一葉一心期,棚內溫度控制在25~28℃,兩天澆一次水,用甲霜靈防治水稻立枯病,同時噴壯桿肥一次,追施水稻苗床專用肥或硫銨50克/平方米。二葉一心時及時通風練苗。棚內溫度控制在22℃左右。三葉至插秧階段,每天要澆透水1~2次。溫度控制在20~25℃。移栽前3-5天澆一次苗床專用肥,同時用阿維菌素防潛葉蠅一次。 D、本田管理技術 ①合理施肥技術:選擇肥力中等的地塊,畝施優質農家肥2500公斤。耙地前使用含硫基的複合肥25公斤/畝(13:17:15)加尿素10公斤/畝。適量增施矽、磷、鉀肥。全層深施肥後耙地平整。移栽返青後結合除草追施硫銨或氫銨10公斤/畝。7月1日後確保生理用水的同時採用濕潤保根小水勤灌的方法,在土壤裂縫達0.1~0.5厘米時追肥後再灌水,達到“以水帶氮”深施的目的。長勢葉以不披垂為好,行間不要閉郁過早,拔節期噴壯稈肥一次,以增強抗倒伏能力。 ②插秧及本田除草:秧苗35天,當地氣溫達到15℃時開始移栽,裁插密度:10寸×4寸。移栽5~7天后可結合追施返青肥選用53%苄、苯噻醯除草劑進行封閉滅草。 ③合理管水:灌溉最好採用單排單灌的方法,即:淺—深—淺—濕潤模式,返青至分櫱終期6月25日保持水層3厘米,6月25日至7月10保持水層5~7厘米,7月11日至8月25日保持水層3厘米;8月26日至9月20日濕潤灌溉,不要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產量。前期和後期可適當曬田。 E、病蟲防治 ①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利用壯秧劑苗床調酸的方法,把床土pH值調到4.5-5.0。秧苗一葉一心用甲霜靈、惡霉靈600-800倍噴霧。並澆苗床專用肥60平方米/代,同時兼防立枯病或青枯病。 ②水稻胡麻斑、稻瘟病的防治:用稻瘟靈、三環唑每畝100~150毫升噴霧,防止葉瘟。用稻瘟靈100-150毫升/畝或春雷黴素1000倍在破口期、齊穗期噴霧防治穗頸瘟。 ③稻曲病的防治:在水稻孕穗後期(破口前7天)用絡銨銅、瘟曲靈800~1000倍噴霧。齊穗期用5%的井崗黴素100ml/畝噴霧。 ④紋枯病的防治:清除菌源,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排灌,適時曬田。水稻拔節孕穗期用5%井岡黴素150毫升/畝均勻噴霧。 ⑤白葉枯病的防治:用代森銨或克菌康600~800倍噴霧。尤其是洪水淹澇後必須噴藥防治。 ⑥稻水象甲的防治:選用內吸生物農藥或低殘留農藥,在防治稻水象甲的同時也防治潛葉蠅的發生,在移栽後5~7天用20%阿維三唑磷噴霧防治。 ⑦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在成蟲發生期用高壓殺蟲燈誘殺成蟲。7月下旬用1.8%阿維菌素乳油、甲維鹽1500倍液兌水均勻噴霧。

(4)產品收穫: 完熟後極易落粒而影響產量,在進入蠟熟後期適時提前收穫,通過莖桿養分達到完熟,降低落粒程度,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收穫後,在原地曬乾脫粒,避免移動掉粒損失。

(5)科學乾燥、貯藏 為保證桓仁京租大米品質,一是以自然晾曬為主,實施低溫貯藏,有效防止脂肪分解、蟲害和微生物發生。二是少量機械乾燥以慢速乾燥技術為主,溫度控制在35%以下,乾燥率0.8%,使水分勻慢速降至14-15%,提高桓仁京租大米的加工品質和食味品質。儲存倉庫應通風、乾燥、清潔、陰涼無陽光直射,有通風及防濕設備,並具有防蟲措施,嚴禁與有毒、有異味、潮濕、易生蟲、易污染的物品混放。

(6)加工技術規程: ①清理工序:以最合理的工藝流程,清除稻穀中的各種雜質,以達到礱穀前淨谷質量要求。本流程的清理工序有初清篩、高速震動篩、去石機、磁選器組成。 ②礱穀工序:是剝去稻穀的潁殼,獲得純淨的糙米(淨糙)。本流程礱穀工序有礱穀機、選糙平轉篩、重力谷糙分離機、高速振動篩、調質機、磁選器組成。 ③碾米工序:碾米工序是碾去糙米表面的全部皮層並通過精選、拋光、色選等設備,使京租大米達到免淘米標準,碾米工序有碾米機、分級篩、精選機、拋光機、色選機、磁選機、打包機、縫包機等組成。

(7)生產記錄要求。 桓仁京租大米須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詳細記錄產地、種子處理時間與方法、播種時間與方法、田間管理、採收時間、加工方法等技術與過程,全部記錄至少保存3年。

專用標誌使用

(1) “桓仁京租大米”地域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與證書持有人簽訂協定,方可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桓仁京租大米”地理標誌。

(2) 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3) 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和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