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桐鄉花鼓戲系外地傳人,用桐鄉鄉音同調歌之的灘簧小戲劇種,又名挑香擔,屬地方小戲,因其題材來源於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是用當地方言演唱,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
桐鄉花鼓戲在清末曾被禁演。1952年,部分老藝人重組愛花鼓戲小組,在農閒時節演出於桐鄉、海寧、餘杭、德清等地。
桐鄉花鼓戲使用的樂器有二胡、板胡、月琴、三弦、鼓板等,主奏樂器是圓筒子的蟒蛇皮二胡。
歷史沿革
桐鄉花鼓戲的來源,一說是從寧波、餘姚方向的鸚哥班傳來;二說是從長興、湖州方向的湖灘傳來;三說是此戲常在農民採摘桃李花果時演出,所以名為花果戲。經把花鼓戲的三種曲調與湖劇、錫劇等灘簧劇種對照(特別是湖劇的本灘、春戲兩調對照),第三種說法比較可信。明清《南潯鎮志》和《雙林鎮志》對花鼓戲也有記載。《中國戲曲發展綱要》(周貽白著)在《灘簧》一節中說:“湖灘受上海東鄉調及常州灘簧的影響,搭台演唱的名為花鼓戲。”故桐鄉花鼓戲與湖劇、錫劇同源。
桐鄉花鼓戲原在崇福縣境內的民間流行。1952年,在崇福縣文化館館長鬍秋心的關心下,將分散在民間的花鼓藝人共14人,組成愛民花鼓戲小組,組長是聞名全縣的名醜沈敘發(諢名裁衣阿大)。胡秋心為花鼓戲小組挖掘、整理傳統劇目,剔除糟粕,使這一劇種健康地為人民民眾服務。
1958年,崇福、桐鄉合併。1959年桐鄉縣文化主管部門將在農村的花鼓藝人調至縣城,招收青年學員培訓。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集體所有制的桐鄉縣花鼓劇團,全團28人,團長陳振華。1961年困難時期,劇團下放為民間職業劇團。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期解散。1979年重建劇團,團長浦炳榮,副團長屈如娟。
1959年前,劇團通常只演二小三小戲。1959年後,逐漸發展到演大型戲,但每場仍加演一出傳統小戲。有時也演專場。演出劇目有《賣草囤》、《還披風》、《借黃糠》、《磨豆腐》、《李三娘》、《臨江澤》。主要曲調有同湖灘相似的行路調、燒香調、正板及各種小調。
1988年5月,因電視等現代娛樂形式興起普及,劇團停止演出。1999年,花鼓戲作為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被挖掘恢復。
經典劇目
傳統劇目有《還披風》、《庵堂相會》、《賣草囤》、《秋香送茶》、《紅玉》、《烏鎮北柵頭》、《陸雅臣賣妻》、《尼姑庵里賣草藥》、《磨豆腐》等, 大多是以當地居民津津樂道的傳聞舊事為原型改編的。
著名藝人
桐鄉花鼓戲主要演員有沈敘發、黃娟秋、高如英等。沈敘發渾身笑料,妙趣橫生。他在台上一跺一指、一瞪一睨、一言一詞,無不令人捧腹,人稱冷麵滑稽。他在演《賣草囤》一折中連唱幾十句“大來文”(自誇),字正句清,觀眾呼好之聲不絕。他1959年死於整團時。
現狀
演出匯總今天,在烏鎮東柵景區百年修真觀戲台上演出的部分花鼓戲藝人就是當時“桐鄉花鼓戲劇團”的演員。儘管演唱用的是方言,但唱腔委婉,表演生動, 當地人和遊客常駐足觀看,沉醉於傳統文化的美妙境界。
演出時間:9:00—16:30,每隔半小時一場。
演員有四個,兩人一檔輪流演。另外還有兩個琴師。
現在,桐鄉花鼓戲演員僅剩桐鄉烏鎮的6位表演者,其中有5個是曾經“桐鄉花鼓戲劇團”的成員,還有一位是“半路出家”的越劇表演者。
六位表演者的負責人是一位名為屈娟如的老太太,到2012年已經77歲了,六人中最年輕的也有67歲,平均年齡有70歲了。如今桐鄉花鼓戲的表演就是靠著這幾個人在維持,並沒有接班人。要是這六人唱不動了,桐鄉花鼓戲也就“絕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