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西北部,位於縣境北部,東連小壩鄉,南靠禹里、馬槽二鄉,從原小壩鄉劃出鎮鄉概況單
設,2003年3月5日掛牌成立。桃龍藏族鄉地處北川縣西北部,東連小壩鄉,南靠禹里、馬槽兩鄉,西與白什鄉、青片鄉,北與片口鄉接壤,面積69平方公里,轄6個村、1個社區、35個村民小組、924戶、3474口人,其中,藏族人口937人,占全鄉人口的26.1%,是北川縣唯一的一個藏民族聚居鄉。 2003年總人口896戶、35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1人,少數民族人口2813人,以藏羌兩族為主。平均海拔1400米,鄉治龍藏,漢語意為“山溝里的寨子”,沿小桃、北松公路至縣城曲山62公里。藏族為唐代吐蕃戍邊將士後裔,為明代白草番一部,每年農曆六月份舉行盛大喇嘛會,殺羊祭祀。深度漢化,全族使用漢語四川方言,少數懂得藏羌語言辭彙。此地盛產黃連、木香等藥材,是北川藥材之鄉。發展歷史
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原名北川縣桃龍羌族藏族鄉,1992年10月,鄉鎮建制調整,撤消鄉建制,劃入小壩羌族藏族鄉,設桃龍辦事處;2002年7月,建立北川縣桃龍羌族藏族鄉,同年8月,建立中共北川縣桃龍羌族藏族鄉委員會,2003年1月正式掛牌;2003年10月,北川羌族自治縣成立;2004年5月,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羌族藏族鄉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北川羌族自治縣桃龍藏族鄉。
自然資源
境內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鄉政府駐地海拔1030米左右。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較顯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鄉95%以上是崇山峻岭。全鄉有林地面積64350畝,退耕還林2170畝,森林覆蓋率65%以上。宜藥荒山2萬餘畝,農耕地6812畝。土壤質地以礫石土為主,次為壤土、粘土,粗骨性很強;酸鹼度適中,有機質含量高,適合多種作物生長。
糧食主產玉米、土豆、油菜、磨芋等;養殖以生豬飼養為主;中藥材以厚朴、黃連為主;水果以蘋果、梨、桃為主;乾果以核桃、板栗、白果為主。此外,還有杜仲、黃柏、辛荑花、棗皮等木本藥材;金銀花、木香、大黃、玄參、當歸、烏藥、柴胡、管仲等草本藥材;黃豆、苦蕎、花椒、南瓜、北瓜等作物。
2009年,全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84.558萬元,實現總收入254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57元,比2008年人均淨增1027元。實現農業總產值1361.558萬元,其中,畜牧業產值1123.117萬元,中藥材產值709.2萬元。出欄生豬0.899萬頭,生豬存欄10240頭,糧食總產量1833噸,中藥材產量574.5噸。
民族風俗
桃龍藏族鄉的藏族早就和漢族、羌族等民族雜居在五龍河和鐵龍河的高半山和沿河一帶,衣、食、住、行等生活習俗互相滲透和影響,其風俗及宗教信仰雖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服飾。基本色調是白、黑、蘭色。傳統服裝,穿自己種的苧麻、童麻加工成的麻布衣褲、領褂等,外套羊皮褂,腰栓麻布帶,腿纏麻布裹腳,腳上穿草鞋或布鞋。草鞋用山核桃皮、油草或梭草編制而成。少數有錢人也羊毛或皮鞋,腰拴紅布帶,別腰刀。頭上纏白布或黑布帕。婦女也同男人一樣穿麻布衣服,拴繡花圍裙(稱“圍腰子”),穿繡花鞋。隨著生活的不斷改善,穿布料、化纖、毛織品已經很普遍。由於受漢族影響和其他因數,現在老年人大都包黑帕,青年男子多為漢裝,二姑娘、婦女有的尚著民族服裝,但多簡化,唯布鞋鞋面均愛繡花。
飲食。主要傳統糧食是小麥、洋芋、玉米、苦蕎、豌豆、胡豆、黃豆等。喜歡吃的食物主要有洋芋加核桃仁、花生米、芝麻仁、黃豆粒搗絨,挑入適量白蜂糖、化豬油等加工而成的洋芋糍粑,用玉米面粉做的攪團、面蒸蒸,玉米與少量大米合蒸的“金裹銀”和大米與少量玉米合蒸的“銀裹金”。喜歡吃的肉食品主要是醃臘豬肉。飲酒之風盛行,喜歡喝自己釀造的玉米酒。
房屋。清末以前,主要是砌石為屋(四周及隔壁全用石砌),屋頂用木棒、樹枝、茅草和泥巴覆蓋,少數地方用石板和青瓦蓋房,也有草房。室內窗戶較小。房屋一般為二至三層。底層與院壩平,一般是牲畜圈、廁所。中間層住人,分隔有堂屋、寢室、廚房、火塘(也稱“火籠”)等。火塘用堅硬光滑的石塊鑲成,上面放木方作成的四方型火爐架(以防小孩摔入火內),火塘中央安放有鐵三腳架或懸掛一長竹筒(稱為“火筒”),供燒茶煮飯菜用。上層堆放糧食和雜物。如在上坡建房,一般修成吊腳樓,底層為牲畜圈、廁所,二層與院壩平。到清末民國初期,已逐漸改為全木或土、石、木相結合的平房或樓房。
宗教。在桃龍與禹里鄉接壤的三交界半山腰,有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拉卜寺,俗稱喇嘛寺。據傳,桃龍喇嘛寺,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順治六年,為三重檐斗拱建築。正殿粉壁上繪有釋迦牟尼史跡和文成公主入藏和蕃圖。因歷史原因,寺已被毀,現存的只有一個字型檔,一塊殘缺不全的碑和部分斷垣殘壁。喇嘛寺雖已被毀,但每年的六月二十日,當地藏羌族村民仍如期舉行廟會活動。殺牡羊白雞,由會首率眾進行祈禱,求佛主保地清潔平安,保禾苗不遭風、蟲、雹災的襲擊,保地方上六畜興旺,人丁昌達。
婚姻習俗
解放前基本是一夫一妻制,個別是一夫多妻。男到女家,有的要訂“抱約”,改名換姓,也有的規定三、五代或永不還宗。
在桃龍的婚俗中,從訂婚到結婚都有一定的規矩,一般要經過說親、合八字、訂婚、報期、結婚、回門等過程。男方父母看中了某家女子,便請媒人(又叫紅爺)去說親,男方要辦兩套“水禮”(酒、肉、面、糖等),一套送紅爺,一套送女家。如女家同意就收下“水禮”,並將女兒的生庚八字說給紅爺,再將男方生庚一起拿去請八字先生“合八字”,看男女是否“相生”。“八字”合得,雙方無意見就擇定日期舉辦“訂婚酒”。這以後每年端午、中秋、春節和女家父母生日,男方都要前去送節禮。“報期”,又叫報信酒,即通知女方結婚日期。在結婚前三個月或半年之內,男家請端公或算命先生測定良辰,並由男家備米、面、肉、酒和衣服、繡花圍腰、布帕、鞋襪等,由媒人和男方親屬按擇定日期一併送去,女方辦酒席接待。結婚時都要大辦酒席三天三夜,頭天為“支客”,第二天為“正酒”,第三天為“謝客”,雙方都要請一個能說會道的“支客司”負責安排接待客人,還要請廚師和若干幫忙人員。結婚時女家比男家要提前一天辦酒席,男家要送去米、面、酒、肉等為女家待客用。第二天,女方為“正酒”,南方為“支客”,男家請紅爺和押禮先生帶領一些人去接親。雙方在晚上都要舉辦“坐歌堂”。第三天女家為“謝客”,男家為“正酒”,在男家舉行結婚典禮。晚上還要賀新房(又叫鬧洞房),邊喝咂酒邊唱歌,以示慶賀。三天后,新娘新郎雙雙回娘家(又叫回門),當天去當天回。有的路程較遠,也可三天或九天才返回婆家。
政治.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主線,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全鄉建有農村黨支部四個,其中聯合支部1個,機關支部1個,學校支部1個,有黨員132名。鄉政府有在職幹部10人,村社幹部19人。實現了村主要幹部的公推公選和公推直選,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加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進一步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進一步增強。1名村主任被評選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加強民眾思想道德教育,開展了“三優一學”、婦女“雙學、雙賽”及“三戶”評選活動。全鄉幹部民眾思想政治覺悟普遍提高,民風普遍好轉,社會風氣健康文明。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狠抓“四五”普法,強化各種農村實用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民眾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增強,社會治安逐年好轉,社會秩序穩定。
經濟和社會事業按照“強基礎、調結構、拓思路、建基地、保穩定、促發展”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121316”工程(即到2010年,發展以黃蓮為主的草本藥材10000畝(其中,推廣農耕地大棚種黃蓮1000畝);以厚朴為主的木本藥材20000畝;生豬出欄達到10000頭;魔芋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農民人均總收入達到1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實現全鄉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到2010年底,以黃蓮為主的草本藥材已經發展到6500多畝,以厚朴為主的木本藥材已經發展到15000畝,出欄生豬已經達到9000頭,魔芋種植面積已經達到1800畝。
發展目標
經濟發展目標:按照“強基礎、調結構、拓思路、建基地、保穩定、促發展”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121316”工程,即:到2010年,發展以黃蓮為主的草本藥材10000畝(其中,推廣農耕地大棚種黃蓮1000畝);以厚朴為主的木本藥材20000畝;生豬出欄達到10000頭;魔芋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農民人均總收入達到1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
鄉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5人,西部計畫志願者1人,“三支一扶”1人,大學生村官5人,臨聘人員1人。鄉級單位有中心國小1所,教職工21人,在校學生275人;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3人;畜牧站職工2人。
地震損失
“5.12”特大地震中,全鄉58人遇難(其中學生17人),部分房屋倒塌,誘發地質災害點3處。鄉機關辦公樓、國小、衛生院等房屋在地震中受損嚴重,無法正常辦公和教學。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其中,損毀蓄水池20口、管道20000米以上;小水電站渠堰嚴重垮塌,機房受損不能使,農村用電線路損毀110公里;7公里水泥公路多處受損,89公里村社公路塌方嚴重,道路中斷一個多月。地震給全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17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