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洞─鱗隱石林風景名

桃源洞─鱗隱石林風景名

由桃源洞、鱗隱石林兩個相對獨立的風景區組成。 即:桃源洞18處,百丈岩13處,修竹灣11處,栟櫚山31處等四大景區、73勝景。 80年代,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總體規劃,性質為:以丹霞勝景為特色,桃源洞為依託,山、水、林、石融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永安桃源洞永安桃源洞

桃源洞—鱗隱石林風景名勝區位於永安市城北—西北部。由桃源洞、鱗隱石林兩個相對獨立的風景區組成。桃源洞山水秀麗,屬丹霞地貌,有“小武夷”之稱。位於城北沙溪上游栟櫚潭兩岸,永延公路10公里處,面積約37平方公里。因古有桃林百畝,山澗流泉,桃花夾岸,飄流映紅而得名。群峰迭翠,丹霞崢嶸,沙溪宛若一條銀練鑲嵌在萬綠叢中。素以奇、絕、險、幽稱著,勝景有“洞岩灣山七十三,碧水丹崖四望回”。即:桃源洞18處,百丈岩13處,修竹灣11處,栟櫚山31處等四大景區、73勝景。尤其是一線天,長120米,懸崖斷裂,一隙通明,窄處僅容一人側身而過,徐霞客三游其地,在遊記中稱譽道:“余所見武夷、黃山之一線天,都未見若此之大而逼、遠而整者”,被稱為“福建三絕”之一。 桃源洞始於宋而盛於明,據載,南宋高宗時,栟櫚村人左正言鄧肅和宰相李綱因反對議和、竭力主戰而被罷官後,兩人游栟櫚山。明代,安砂舉人陳源湛捐資修建亭台樓閣十八處,並在洞口峭壁36米高處刻“桃源洞口”,每字2米見方。成為遊覽勝地,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遊記中稱:“……溪左之奇,亦若起而爭勝者”。清初,因戰亂被毀殆盡,近百年風景區亦荒煙寂寞。1979年,成立園林管理處,1988年成立桃源洞管理處,投資600多萬元,修復景點20多處,修建停車場1公頃,服務網點12處。1979年重建明代建築的鎖洞橋,先搭木橋,後建成石砌拱橋,長10米,寬3.5米,原有的石龜仍保留在橋墩上側。1983年投資7.156萬元,建成綜合服務樓,包括茶館、小賣部及接待室等,建築面積200平方米。接著又投資39.3萬元,由蘇州市園林建築工程公司設計,在景區入口處修建一座建築面積580平方米的接待室、休息長廊、飯店、攝影部等;修復通天亭、鳳冠亭、古井、跨虹橋,重建不塵館,整修摩崖石刻,新建服務配套設施等,發布保護景區的通告。80年代,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總體規劃,性質為:以丹霞勝景為特色,桃源洞為依託,山、水、林、石融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分為桃源洞、百丈岩、走馬岩、修竹灣和栟櫚潭5個景區、73個景點。按規劃要求修復大士殿、佛廟、三道古寨門、橋屋觀音閣;修建栟櫚書院、走馬岩、天柱峰、龜山等閣亭多座及景區道路服務部及停車場等。 鱗隱石林奇石林立,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位於城西北13公里處的大湖鄉,面積1.21平方公里,包括洪雲山石林、翠雲洞、壽春岩、十八洞、石洞寒泉等風景片。千姿百態的溶洞、溶溝峰叢、石林、鐘乳石柱,造型各異。有石柱196個,高度超過20米的有79個,最高的達36米。景觀特點可分為外景、內景、側景、遠景。外景絢麗多姿,內景似地下迷宮,側景壯觀別致,遠景風貌如畫。 鱗隱石林歷史悠久,據《延平府志》載:“大湖有山,峭壁險峰,峰巒聳秀”。據有關資料,清雍正年間,由賴曉千、賴允升兄弟發現並開發,在石林建造書院和亭、閣等。鹹豐年間,許多建築毀於戰亂,相繼埋沒,鮮為人知。 1984年,南京大學地理系包浩生教授進石林考察。1987年10月,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規劃,性質為:以岩溶地貌、石林景觀為特點,以觀賞、研究為內容的風景名勝區,面積1.21平方公里。按規劃要求著手建設,先後修建景區內、外道路,開闢停車場,新建遊客休息的見山亭,亭旁設有小賣部、攝影部,進口處設接待室。1989年,投資20萬元重建鱗隱書院及石林大門,由蘇州市園林建設工程公司按原樣設計施工,院前建有月池,並在摘星樓故址建摘星台,開發地下迷宮道路,在蓮花岩高處新建涼亭,修復珊瑚洞道路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