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戰役

1944年(中華民國三十三年)9月至12月,中國軍隊在廣西 桂林、柳州等地抵抗日軍進攻的作戰。亦稱“桂柳會戰”。

正文

8月8日,日軍陷衡陽後,集中10個師團,3個旅團約15萬人於湘南、粵西地區,由第6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指揮,企圖先分三路合擊桂林、柳州、後取南寧和西進貴陽,打通湘、桂與越南陸上交通,支援南洋地區日軍對美軍作戰。中國第 4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指揮所屬3個軍和由湘、贛、粵敗退的10個軍餘部,約12萬人,分布在道縣、全州、柳州、桂平、賓陽、六寨等地,企圖集中兵力,固守桂林。日軍北路8個師團,9月1日起,先後沿湘桂鐵路及其兩側地區南犯,至11月10日,攻占新邵、常寧、全州、恭城、龍勝、桂林等地。在攻占桂林的同時,以一部配合東路進占柳州。13日,以2個師團沿黔桂公路向河池、南丹進犯。日軍南路1個旅團,9月8日由雷州半島北犯,至22日攻占容縣等地;29日後該旅團配合東路作戰。日軍東路2個師團、1個旅團,在粵北地區的1個旅團配合下,9月9日沿西江兩岸西進,至11月27日,攻占懷集、開平、梧州、橫縣、都安、南寧等地;12月10日,以一部在綏淥(今扶綏縣)與由越南入侵廣西的日軍1個支隊會合,打通了陸上交通。中國軍隊在道縣、全州、桂平等地,抵抗和反擊日軍失利後,分別撤至黎明關、隆山、天峨與東蘭地區。向桂西北進犯的日軍 2個師團,12月2日攻占黔東南之獨山和丹寨。蔣介石急調8個軍實施反擊,日軍被迫於15日撤至桂西的明倫與河池地區,雙方對峙,戰役結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