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麩炒)、黃芩(去黑心)、梔子仁、茵陳蒿、龍膽、大黃(銼,炒)、甘草(炙)各半兩。
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早、晚食後溫服。
主治
傷寒發黃,壯熱,骨節煩疼,兩胸下氣脹急硬痛,不能食。
附註
附方1柴胡枳殼湯
組成: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麩炒)、升麻、麥門冬(去心,焙)、鱉甲(去裙襴,醋浸,炙令黃)、甘草(炙,銼)、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別研)各三分。
主治:勞瘧久不愈,翕翕發熱,骨節痛,不下食,小便赤,漸加瘦弱。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附方2柴胡枳殼湯
組成:柴胡一錢半,枳殼、黃芩、山梔、知母、麥門冬、乾葛各一錢,大青、生地、石膏各二錢,升麻八分,甘草四分。
主治:孕婦傷寒,邪傳於里,口渴煩熱,腹滿便閉,譫語,或發斑,晝夜不安。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附方3柴胡枳殼湯
組成:柴胡、枳殼、茯苓各七分,大黃一錢,甘草四分。
主治:小兒出診,腹脹氣促。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五
附方4柴胡枳殼湯
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生薑、甘草、大棗、枳殼、桔梗。
功用:行氣消痞。
主治:治胸膈痞滿不寬,或胸中痛,或脅下痞滿,或脅下痛。
出處:《傷寒論輯義》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