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柳花泊鄉原屬辛安人民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撤銷公社,辛安公社西部21個村組建柳花泊鄉。因鄉人民政府駐 地在柳花泊村而得名。所轄21個村為:柳東山、柳東、柳西、柳南山、柳北、青石灣、大南莊、小南莊、西山子、花林、窩洛子、宋家塋、大夼、小夼、北莊、西阿陀、東韓家台、木廠口、獨垛子、劉家莊。該鄉1992年9月改為柳花泊鎮,1994年12月又改稱柳花泊街道。
柳花泊鄉原屬辛安人民公社。1984年機構改革,撤銷公社,辛安公社西部21個村組建柳花泊鄉。因鄉人民政府駐地在柳花泊村而得名。所轄21個村為:柳東山、柳東、柳西、柳南山、柳北、青石灣、大南莊、小南莊、西山子、花林、窩洛子、宋家塋、 大夼、小夼、北莊、西阿陀、東韓家台、木廠口、獨垛子、劉家莊。概況柳花泊鄉系黃島區唯一不臨海之山區。境內山陵起伏,溝壑縱橫,25度以上的陵坡地約占90%以上。 主要山脈有小珠山、大黑澗、石灰山、老君塔山,靈鵲山、紮營山、七甲山等。河流有獨垛子西河、小南莊西河、柳東東河、柳北前河、大夼前河。其特點是源短流急,季節性強,小珠山水庫和青石灣水庫建成後,下游已乾涸無水。山石構成多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岩性多為花崗岩、石灰岩、片岩和變粒岩(當地民眾稱之酥石)。土壤多為棕壤亞類和棕壤性土亞類。棕壤亞類分布在山陵中下部坡地。山陵中上部為棕壤性土亞類。土層薄,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差。氣候因有群山為屏障,與東部沿海相比,春季回暖較早,秋季氣溫下降緩,雨雪較少,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年無霜期200天以上。柳花泊鄉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再加上建置較晚,經濟基礎較差。建置後,鄉人民政府帶領全鄉民眾,發奮圖強,開拓致富之路,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支持個體致富,民眾生活得到迅速改善。1987年,鄉辦企業主要有飲料廠、塑膠廠、石灰廠、磚瓦廠、軋鋼廠、汽車修配廠、 電鍍廠等。 工業總產值按不變價計算已達738.8萬元。 全鄉計有糧田面積7355畝, 耕地單產465公斤。同時根據山區特點,發揮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林果業和飼養業,年末林地面積13730畝,果園3052畝。1987年社會總收入896.2萬元,扣除各項提留, 平均每人收入521元。柳花泊鄉擁有初級中學2處,完全國小3處,初級國小11處。 在校學生,大學、中專及高中52人,國中553人,國小1220人。入學率100%。此外,還有文化中心站1處,醫院1處。村莊 柳花泊鄉共轄21個行政村,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有居民2870戶,11762人。至1987年底,居民增至3008戶,11815人。全部為漢族。
自然條件
柳花泊鄉系黃島區唯一不臨海之山區。境內山陵起伏,溝壑縱橫,25度以上的陵坡地約占90%以上。主要山脈有小珠山、大黑澗、石灰山、老君塔山,靈鵲山、紮營山、七甲山等。河流有獨垛子西河、小南莊西河、柳東東河、柳北前河、大夼前河。其特點是源短流急,季節性強,小珠山水庫和青石灣水庫建成後,下游已乾涸無水。山石構成多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岩性多為花崗岩、石灰岩、片岩和變粒岩(當地民眾稱之酥石)。土壤多為棕壤亞類和棕壤性土亞類。棕壤亞類分布在山陵中下部坡地。山陵中上部為棕壤性土亞類。土層薄,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差。氣候因有群山為屏障,與東部沿海相比,春季回暖較早,秋季氣溫下降緩,雨雪較少,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年無霜期200天以上。
經濟發展
柳花泊鄉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再加上建置較晚,經濟基礎較差。建置後,鄉人民政府帶領全鄉民眾,發憤圖強,開拓致富之路,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支持個體致富,民眾生活得到迅速改善。1987年,鄉辦企業主要有飲料廠、塑膠廠、石灰廠、磚瓦廠、軋鋼廠、汽車修配廠、電鍍廠等。工業總產值按不變價計算已達738.8萬元。全鄉計有糧田面積7355畝,耕地單產465公斤。同時根據山區特點,發揮自然優勢,大力發展林果業和飼養業,年末林地面積13730畝,果園3052畝。1987年社會總收入896.2萬元,扣除各項提留,平均每人收入521元。
2009年上半年,柳花泊街道辦事處社區集體經濟純收入保持了20%的增長速度,全部消除了“空殼村”,過百萬元的社區達到47%,過50萬元的社區達到85%,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教育衛生
柳花泊鄉擁有初級中學2處,完全國小3處,初級國小11處。在校學生,大學、中專及高中52人,國中553人,國小1220人。入學率100%。此外,還有文化中心站1處,醫院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