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柳條寨鎮鎮政府駐柳條寨,人口3.7萬人,面積96平方千米,轄26個村委會:柳條寨、長溝沿、萬金台、大觀音閣、小觀音閣、大新莊、大黃金屯、樹碑台、牛管台、西大堡、富家莊、金山屯、連三台、北青堆子、佟三家子、三台子、南李大人屯、北李大人屯、蒿子屯、尤旬子、大於中堡、小於中堡、羊角灣、東廣善屯、西廣善屯、楊甸子。
自然資源
柳條寨鎮面積9630公頃,全部為平原。耕地面積8.6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4.1萬畝,旱田面積4.5萬畝,魚塘面積5042畝。柳條寨鎮物產豐富,年產稻米2萬噸、玉米2萬噸、淡水魚(鯉魚、鯽魚、鰱魚等)5000噸、葡萄2萬噸。柳條寨鎮農業產品完全按照國家綠色無公害標準生產,生產指標、環境要求符合國家A級標準。現在,葡萄註冊了“綠鮮王”商標。經濟發展
2002年柳條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3億元,企業總產值4.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1億元,第三產業總產值1.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58萬元,人均收入達到2904元。年產280萬噸原煤的紅陽三礦坐落於柳條寨鎮,於1999年建成投產,生產周期56年,2002年實現產值30億元。全鎮有飼料廠4家,年產(豬雞魚等)飼料1萬噸,年產值2000萬元。南里農事企業園區正在興建,已入戶企業4家,總投資1100多萬元,年產值可達2億元。
所轄村屯
南李村位於柳條寨鎮北5公里,行政區面積7747畝,其中耕地面積6353畝,814戶,人口2612人。北接瀋陽市蘇家屯區紅菱鎮,西面與沈旦鎮相連,交通條件優越。到2005年末,全村社會總收入達到36328240元,年均增長26.3%,人均純收入達到4949元,年均增長12%,其中農業收入5647892元,第二產業收入2800000元,第三產業收入27880348元,村集體資金結餘10萬元,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55:28:27,村內現有漁池736畝,在外養魚面積達9000畝,年產鯉魚、懷頭魚、鯽魚、草魚10000多噸,創產值7000多萬元,全村已建成的五個漁業中轉站每年可中轉魚產品6萬噸,涉及到周邊鄉鎮漁溏面積達到4.5萬畝,效益可1600萬元。有草織戶42家,年產草袋片480萬片,草帘子500萬延米,產品遠銷到黑龍江、河北及省內各地區,創產值1600萬元。現有集體企業1家,私營企業5家,其中長源飼料廠年產魚飼料5000噸,創產值1500萬元。長源“黃改奶”牛廠現有一、二代奶牛712頭。南李村正處於穩定健康的發展狀態。“河黑”線公路穿越村內2公里,路兩邊於2005年栽柳樹600棵。電話入戶率達到48.4%。現有辦公室4間240平方米,村內圖書室初具規模,文化廣場達到10000平方米,村民住房以“北京平”為主,少數富裕戶蓋起了二層、三層別墅,有村衛生所2家,社會參合率達到80.4%。
集中區建設
李大人企業示範區:主要建有6家企業、2個大型養豬場、2個超大型蛋雞養殖場。主示範區在南李村南,在“河黑線”公路兩側各200米,南北長700米地帶建設占地400畝的李大人企業示範區,該部分土地已規劃成工業用地。總園區包括南李大人和北李大人兩個村。該區內共有耕地14311畝,1510戶,5427人。現有燈塔市繁興肉種雞養殖場、北方養殖場、長源飼料廠、長源黃改奶牛廠等6家企業、1座大型冷庫,占地55畝,2007年,實現產值7000多萬元,預計今年最低可實現產值1億元,最高實現產值2億元。北方養殖場,占地面積近20畝,現有種豬260頭,後備100頭,2007年出欄生豬3000多頭,仔豬4000多頭,年產值1000餘萬元,場區最大養殖能力可達每批4000頭,年出欄8000頭,存欄4000頭;繁興肉種雞繁育場,一場兩地(一是村南一是村西)占地50畝,2007年養種雞4萬隻,產雞雛400萬隻,銷售種蛋600萬枚,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經擴建年飼養種雞可達5萬隻。北李大人養豬場養殖能力在千頭以上,年可出欄生豬3000頭。北李大人建有蛋雞養殖小區兩處,養殖量達20萬隻以上。南李大人肉、奶牛養殖場,現養殖近500頭,年出欄肉牛可達200頭,年產值可達300萬元。
淡水魚健康高效養殖示範區:主要建有3家出口企業、1個魚苗繁育場、個漁業中轉站。位於柳條寨鎮中北部“河黑線”公路兩側,以南、北李大人千畝連片池塘養殖為中心,包括富家莊村、蒿子屯村、朱官台村、連三台村、北青堆村,共7個村。示範區耕地面積3.7萬畝,4169戶,人口14463人。區內共有漁塘面積4780畝,全區養殖戶335戶,從業人員1340人。示範區內有冷庫8棟,能冷貯海雜魚、雞腸等鯰魚、懷頭魚餌料2萬噸;魚飼料加工廠2處,年加工能力8000噸左右;淡水魚中轉站5個,暫養能力500噸,年中轉能力可達2萬噸以上,北與黑龍江、吉林,南與天津、江蘇、廣州等地的淡水魚市場都有密切的聯繫。現建成3個淡水魚出口企業,年出口能力可達2000噸,幾年累計對南韓出口已5000多噸。2007年示範區淡水魚產量超萬噸,平均畝產2噸,產值達到1.2億元,畝效益5000元以上。
鮮食葡萄名優品種生產示範區:位於柳條寨鎮東南,北沙河沿岸,包括大新莊,大黃金2個村,示範區耕地面積7485畝,923戶,3157人。區內共有葡萄種植面積4300畝,從業人員近2000人,平均畝產2000公斤,畝效益在3000元以上。其中新品種1000畝。示範區內有240畝名優新葡萄示範園一處,2007年經省專家組鑑定通過的“遼峰”新品種就出自這個園,填補了幾年來遼陽市新品種生產培育的空白。葡萄保鮮冷庫72座,冷貯能力300萬公斤,可使葡萄延時銷售至春節前後。趙鐵英等15戶農民成立了葡萄生產合作社,有從事葡萄銷售經紀人30餘人。示範區內的葡萄於2005年就註冊了“綠鮮王”牌商標,並通過了無公害產地認證,獲得省綠辦頒發的綠色食品證書、標識,在全國、省市水果展評會上多次獲得金獎、銀獎,並榮獲“中華名果”的稱號。示範區葡萄年產值可達4000萬元。人均葡萄收入可達3500元。柳條寨鎮設施農業示範區:主要建有葡萄、蔬菜大棚28棟。位於柳條寨鎮西北部,北與瀋陽的永樂鄉接壤,以金山屯村向東南延伸,包括連三台村,三台子村。耕地面積9847畝。示範區內現有葡萄、蔬菜大棚128棟,占地近500畝,主要集中在金山屯村、大新莊村以及大黃金村。銷售市場遼陽、瀋陽等地,交通十分便利。該示範區主要依託瀋陽蔬菜水果市場,近二年發展較為迅速,主要生產各類蔬菜以及葡萄(無核白雞心、京亞),2007年每棟棚效益均在萬元以上。
高產高效優質水稻種植示範區:位於柳條寨鎮中西部,以朱官台村、連三台村、蒿子屯村3個村萬畝連片水稻種植為主,耕地面積14245畝,727戶,5994人,示範區水稻主要品種為294、遼粳9以及少量遼星一號,全為優良高產品種。該區為市級高產高效示範田,採用各種生產新技術,畝產均在650公斤以上。該區生產由市農業中心及鎮農科站負責全程技術跟蹤指導,各村配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在施肥用藥以及田間管理上基本實現一體化。同時試驗示範各種新品種新技術,帶動全鎮及周邊十幾萬畝水稻生產健康發展發。
特色產業
燈塔市柳條寨鎮在發展區域經濟工作中,充分發揮毗鄰瀋陽的優勢,加快融入瀋陽經濟區,以現有工商業、淡水魚、優質米、葡萄等優勢產業為基礎,全面打造經濟發展又好又快新局面。柳條寨鎮是燈塔市的魚米之鄉。該鎮按照大園區、高效益、覆蓋廣、受益民眾多的原則,對全鎮農業產業進行全面調查研究,整合產業資源優勢,確定了4個成規模的農業示範區。淡水魚健康高效養殖示範區現建有3家出口企業、1個魚苗繁育場、5個漁業中轉站,共有漁塘面積4780畝,養殖戶335戶,從業人員1340人,年出口能力可達2000噸。去年示範區淡水魚產量超萬噸,平均畝產2噸,產值達到1.2億元,畝效益5000元以上。今年以來,該鎮以億源、宏利、天順祥三家漁業出口企業為依託,擴大對韓日等國的出口,不斷開拓國際市場,通過增加出口促進全鎮養魚產業效益增加,增加稅收品種和稅額;以富家莊村的良波苗種孵化場為依託,在富家莊村東建成占地200畝的大型苗種孵化場,可孵化各類淡水魚魚苗,基本實現當地以及周邊養殖戶的苗種供應。同時,積極發展淡水魚養殖合作社,充分發揮漁民協會和鎮漁業站作用,在養殖技術、品種引進以及對外銷售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實現規模化經營,一體化管理,從而降本增效。
鮮食葡萄名優品種生產示範區內共有葡萄種植面積4300畝,從業人員近2000人,平均畝產2000公斤,畝效益在3000元以上。2008年,柳條寨鎮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側重陸地葡萄、冷棚葡萄、溫室大棚葡萄協調發展,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種植;注重提高果品質量,重點強化田間管理,以新培育的“遼峰”品種加速示範區內的葡萄更新換代,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銷售,變坐銷為走銷,充分發揮葡萄協會及經紀人作用,打進瀋陽各大水果超市市場,研究高價精裝,開拓高價位消費市場,從而輻射全國各地,增加效益,使葡萄生產穩步發展;不斷擴大現有的名優新品種示範園,依託毗鄰瀋陽的優勢,積極探索發展觀光旅遊度假農業,切實轉變銷售方式增加效益。設施農業示範區現有葡萄、蔬菜大棚128棟,占地近500畝,主要依託瀋陽蔬菜水果市場,主要生產各類蔬菜以及葡萄,去年每棟棚效益均在萬元以上。2008年,柳條寨鎮依託瀋陽市場,在金山屯村擬開發淨占地1畝的標準溫室大棚200棟,建成設施農業生產專業村,實現該村戶均1.5棟大棚,戶均增收1萬元;積極探索建立設施農業合作組織,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更新種植品種,增強市場競爭力。要逐步向科技含量較高、市場發展潛力較大的高效品種發展,如特色蔬菜、水果等;在現有溫室大棚生產基礎上,逐步發展四位一體溫室大棚,與畜禽養殖、苗木繁育等相結合,拓寬發展思路,實現種植、養殖等多元化發展。
高產高效優質水稻種植示範區水稻主要品種為294、遼粳9以及少量遼星一號,全為優良高產品種。該區為市級高產高效示範田,畝產均在650公斤以上。市農業中心及鎮農科站負責全程技術跟蹤指導,各村配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在施肥用藥以及田間管理上基本實現一體化。同時試驗示範各種新品種新技術,帶動全鎮及周邊十幾萬畝水稻生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