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柳井彝族鄉位於文山縣東南部,北緯23°12′至23°18′,東經104°24′至104°38′之間,距縣城30公里的文馬公路沿線上,東面與西疇蓮花塘接壤,南面、西南面與馬關縣坡腳鄉、大栗樹鄉相鄰,北面、東北面與本縣的開化鎮、古木鎮、追栗鎮相連。全鄉土地面積172.8平方公里,下轄柳井、梅子箐、三角地、新發寨、界牌、斗咀、奢都7個村委會,105個自然村,118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壯、苗、彝、傣五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5%。
2005年末全鄉共有3410戶,15506人,其中農業人口15016人。耕地面積18421畝,人均耕地1.2畝左右。耕地除233畝屬於水田外,其餘均是旱地,石旮旯地占旱地面積的80%左右,且25度以上的坡地占有相當的比重。糧食作物主要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菸、三七、甘蔗、香艷梨。2005年末,農村經濟總收入2879萬元;財政收入151萬元;糧食總產量542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33公斤,人均純收入1129元。
旅遊
地處喀斯特岩溶石山區,全境地形狹長,從東到西略呈長方形,整體地勢南部和東部高,東北部和西部低,平均海拔1370米,最高點為水淹壩山頂1739米,最低點為盤龍河出境處1040米。屬溫和多雨的半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4.5——16℃,大於10℃的積溫2900——4500℃,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初露期為十二月上旬,終霜期為二月上旬,無霜期為300——315天,日照為319天。
全鄉境內沒有地表河流,只有盤龍河從斗咀邊境流過,境內有一條長約17公里的暗河從新發寨流經斗咀匯入盤龍河。斗咀的芹菜塘、黃果沖、長箐、上馬草,新發寨的紅鎖、靛塘、老寨,柳井的打鐵寨等有細小龍潭水源,是柳井水源最豐富的地區。柳井鄉森林覆蓋率為34%,是文山縣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境內主要分布有鐵礦、鋁土礦資源,現已初步探明鋁土礦儲藏量為800多萬噸,其中優質礦達200多萬噸,頗具開採潛力。新發寨村溶洞風景區,集雄、奇、險、秀於一體,曾吸引過眾多的遊客前來觀光。
柳井彝族鄉東面鄰西疇縣蓮花塘,南面鄰馬關縣坡腳,西面鄰馬關坡腳,北面鄰古木。轄新發寨、柳井、梅子箐、三角地、奢都、界牌、斗咀七個村委會,70個自然村, 1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406戶,共15174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15082人,勞動力8805 人。整個鄉國土面積172.8平方公理,海拔1420 米,年平均氣溫18 ℃,適合種植玉米、小麥、三七、香艷梨、花生等農作物。
文化教育
柳井彝族鄉有村國小9 所,校舍建築面積7072平方米,擁有教師74 人,目前整個鄉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1851 人,其中小學生人數1233人,中學生人數618人。該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礎建設
柳井彝族鄉現在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全鄉共有583 戶通自來水,3379戶通電,208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9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5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78戶。 該鄉進村道路為硬化的柏油路面,到鄉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整個鄉共有950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42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9戶;建有小水窖1875 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48畝。
特色產業
柳井彝族鄉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屬於零售,無完善的銷售渠道,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33.5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7 %。該鄉目前正在發展以三七、烤菸、香艷梨為特色的產業,今後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