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柯羅連科,А.П.(Kнтон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 俄國小說家、戲劇家。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 祖父是贖身農奴。父親曾開設雜貨鋪,1876年破產,全家遷居莫斯科。但柯羅連科隻身留在塔甘羅格,靠擔任家庭教師以維持生計和繼續求學。1879年進莫斯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像很多俄羅斯知識分子一樣,柯羅連科把文學同人性同良知緊密相聯。或許這令你想到傳統中國“文以載道”的口號——這口號曾幾何時,在儒生們口中成了“唧唧復唧唧”的條件反射——然而相近的出發點,卻有著不一樣的結果。俄羅斯文學家們所展現的,遠比我們的來得真誠、親切、深厚,這多少成了我們不得不尷尬以對、最終又衷心頌揚的事實。我們的讀書界數年以來熱談的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之類的話題,就是明證。
人物貢獻
柯羅連科是俄羅斯文學從19世紀向20世紀過渡的一道鏇梯。用一個通俗易曉的說法來形容柯羅連科在那個群星璀璨時期的位置,即:在他之前有老托爾斯泰,在他之後有年輕的高爾基。他是托爾斯泰那種強烈的人道主義和非暴力主義思想的知音;又是他,慧眼識珠,扶持高爾基邁上了文學的聖殿。也許,就因為他正處在兩個巨大的光源之間,他本人及其文學的姿彩反倒謙遜地隱退了,我們的文學史習慣於將他歸在一大摞名字中間,一掃而過。
柯羅連科的小說最為人熟知的自然是《盲音樂家》,它的篇幅用現在流行的文體分類名詞說,是個小長篇。柯羅連柯為這個小長篇修改和補充多次,時間跨越了12年。他藉助這個先天瞎眼的生命揣摩著人性的生成——不光是那盲孩子的,還是一切與那盲孩子有關的人們的。柯氏在小說中的立場既客觀又主觀,他企圖冷靜地描述所有人的自然心理,卻又掩不住熱忱地表達著自我戰勝、教育和愛的主題。
集子中的另三個中短篇亦充分展現了柯羅連科驕人的才華。《怪女子》中女革命者與民眾的形象都那么引人好感,以至於讀者會為他們之間的隔閡而深感惋惜。《森林在呼嘯》則充滿了神奇的魅力,那中間實際上安放著最人間的故事,它令人極自然地想到沈從文的一些小說。《大河奔流》像一首鄉土味很濃的敘事詩,篇末流露出某種民粹主義思想,或者說,某種“知識分子的人間情懷”。
需要再提一筆的是,柯羅連科筆下的俄羅斯大自然呈現出了無比美貌的風情,也許可以說,除前輩的屠格涅夫外,恐怕無出其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