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的專斷

柔性的專斷

北京聯合出版社出版,郭力 張玲玲的作品

內容簡介:

《柔性的專斷》 是一本務實的親職教育圖書。作者是一位有情懷、有格局的智慧媽媽,在她的引導下,接受傳統教育的女兒本科被耶魯和普林斯頓兩所名校同時錄取,研究生就讀於哈佛大學。

作者用溫柔而理性的筆觸,記錄了女兒一路成長的點滴,字裡行間流露著她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對中國教育現狀與問題的體察和反思。

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有無限的可能性,重要的是父母能否認識和發現這種可能性,用溫柔的愛和理智的心,為孩子創造一個始終良性的、被激發的環境,保留並鞏固孩子的獨特性,避免孩子由原創活成盜版。

作者簡介:

郭力,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前總編輯。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歷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講師,北京大學出版社總編助理、學科副總編。曾在多家留學機構、育兒機構、家長課堂、網校、親職教育社群等分享親職教育及子女留學經驗。女兒曾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美國迪爾菲爾德高中、耶魯大學、哈佛大學。

張玲玲,記者、書寫者。畢業於山東大學,曾任《心理月刊》專題編輯、新浪網高級編輯,現專職於人物及生命成長寫作。

編輯推薦:

中國式教育傾向於人云亦云,家長們沒有能力協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別之處,於是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原創,很多慢慢活成了盜版。

作者所給予孩子的教育的最可貴之處,在於她富有遠見地保留並鞏固了孩子的獨特性,於是一個豐富、有強烈辨識度的女孩形象躍然而出。

能活出自己的態度,清楚自己要走的路,有屬於自己的風格氣質,有自己表達的腔調,就是未來世界裡孩子最大的競爭力。

目錄:

推薦序 — 願這本書成為一個驛站

自序言 — 讓我們成為理性的母親

第一章 獨特:挖掘辨識度

發現不同於細微處——從孩子的天性看未來

不說“兒語”——營造豐富規範的語言環境

多多嘗試,勇敢叫停——要不要報興趣班

自信是孩子的最佳驅動力——從興趣到特長

廣泛閱讀是最好的人文教育——儘早向孩子開放自己的書架

罌粟般的奧數——關鍵在於父母如何運用

第二章 點燃:當火柴遇上火柴皮

走一條貼近天性的自在之路——讓孩子選擇適合他的路

用孩子所長,避其短——人生只有一時的輸贏

幫孩子保有完整的自我意識——有趣而盡興地生活

引導孩子理性叛逆——做孩子背後堅定的支持者

父母也要“指手畫腳”——儘早和孩子一起規劃未來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性程度——金錢教育背後的欲望控制

受歡迎的家教——榜樣的力量遠超父母的引導

第三章 距離:過度關注即干擾

關鍵時刻“拔刀相助”——理性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

多創造“共情”事件——愛孩子所愛

“危險”的青春期——不干擾是最好的陪伴

陪孩子一起瘋——和孩子保持思維同步

敬畏生命——保護孩子對萬物的悲憫之心

被信任的孩子更自尊——經驗來自體驗

第四章 情商:生活即教養

生活即教養——從日常點滴培養孩子的禮貌習慣

不指責、不評判——讓孩子獨立面對矛盾與衝突

“金錢”的次序——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財富觀

多帶孩子“社交”——儘早為孩子鋪就情商底色

孩子沒那么嬌弱——因人而異的抗挫教育

自然生存能力訓練要趁早——是生存需求,也是人格鍛造

第五章 遠方:步履不停

不可懵懂留學——理性判斷,慎重決策

見識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箭多雕”的留學路——既仰望星空,亦腳踏實地

“推”一把孩子——做狠心的老鷹式父母

第六章 見識:未來已來

設定反方的“批判性思維”——凡事不止一個定論

尊重個體——以每一個人為本

語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國外文科教育給我的啟迪

讓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只是鍛鍊身體

成為獨立的“人”——遠離子女依賴症

和孩子各自精彩——彼此尊重,互不干涉

第七章 分離:育兒當如待客

得體退出——保有蓬勃的生命狀態

持續修復——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親密與分離——父母獨立,孩子才會獨立

幸福是投入的副產品——有願心,無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