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星病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果實,特別是近成熟的果實,也可為害葉片、枝梢。果實發病症狀有2種類型。 (1)黑星型。病斑紅褐色,圓形,直徑1~6毫米,通常2~3毫米;後期病斑變紅褐色至黑褐色,邊緣隆起,中部凹陷並呈灰褐色至灰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粒點。嚴重的病果早落。貯藏期繼續擴展,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引起腐爛。 (2)黑斑型。病斑大,淡黃色或橙黃色,後漸變成暗褐色至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型,直徑1~3毫米,中央散生小黑粒點。嚴重時病斑連片覆蓋大部分果面。貯藏期,果肉變黑,腐爛。
發病條件
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果或病葉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散出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3-4月進行初侵染幼果,病菌潛育期長,侵入後不馬上表現症狀,到7~8月果實近成熟時才出現症狀,9-10月為發病盛期,並可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春季溫暖高濕發病重;樹勢衰弱,樹冠郁密,低洼積水地,通風透光差的桔園發病重;4-5齡幼樹的果實發病少,7齡以上的大樹發病多,而老樹發病更重;不同柑桔類抗病性存在差異,柑類和橙類較抗病,桔類抗病性差。
柑橘黑星病發病規律:
春季溫暖高濕發病重。樹勢衰弱,樹冠郁密,低洼積水地,通風透光差的橘園發病重。
柑橘黑星病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配方施肥,低洼積水地注意排水。修剪時去除過密村枝葉。秋末冬初結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葉,並清除地上落葉、落果,同時噴灑波美1~2度石硫合劑。
(2)物理防治。貯藏期認真檢查,發現病果及時剔除,控制窖溫在1~2℃。
(3)化學防治。落花後噴0.5∶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隔15天噴1次,連續3~4次。
(4)(靚—果—安300倍)加(沃—豐—素600倍)加(大-蒜-油1000倍)連續噴霧治療,間隔15天左右,最少噴霧3次。
(5)加強貯藏期管理。貯藏期認真檢查,發現病果及時剔除,控制窖溫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