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實蠅
正文
昆蟲綱雙翅目(Diptera) 實蠅科(Trypetidae),柑橘等果樹害蟲。中國柑橘區常見種類有柑橘大實蠅(Tetradacus citri),蜜柑實蠅(T.tsuneonis)和柑橘小實蠅(Strumeta ferruginea)。 都是國際檢疫對象。幼蟲在果內取食為害,常使果實未熟先黃,提前脫落,容易腐爛。柑橘大實蠅
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俗稱“柑蛆”,又名桔大食蠅,柑桔大果蠅。被害果稱“蛆果”、“柑蛆”,是國際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自2
0世紀60-70年代開始發生以來,疫情呈逐年加重趨勢。由於其發生面積大,危害損失重,疫區果實不準外銷,給果農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已成為柑桔生產上的第一大蟲害。成蟲體長10~13毫米,翅展約21毫米,黃褐色,翅透明。翅痣及翅端斑點棕色,胸部背面中央有鮮黃色的倒“Y”形斑紋,幼蟲體長15~18毫米,乳白色,蛆型(圖1)。分布中國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陝西等地。一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至5月雨後初晴成蟲羽化。6~7月交尾。卵多產在樹冠下部幼果內,幼蟲在果內為害。甜橙被害處呈乳狀突起,中央下陷變硬;柚果則害點處果皮下陷;紅橘受害後果皮不凹入也不突出。在日照短的陰山果園發生嚴重。蟲果是傳播媒介,9、10月間被害果脫落,幼蟲入土下約3厘米處化蛹。成蟲羽化出土最適溫為22℃,最適土壤含水量為10~15%,一般在上午出土,多在晴天活動,飛行迅速。對糖液趨性極強。 蜜柑實蠅 成蟲外觀與柑橘大實蠅極為相似,體色與翅痣及翅端斑點不同。主要區別是柑橘大實蠅雌蟲產卵管與腹部等長,後端狹小部分長於腹部第 5節;蜜柑實蠅則產卵管僅及腹部之半,狹小部分短於腹部第 5節。幼蟲前氣門有乳狀突,後氣門發達,顯著骨化。中國分布於台灣和廣西局部地區;也見於日本。寄主植物以柑橘類中的小蜜柑受害最重。一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蟲喜在通風蔭涼處棲息於葉背。卵產於果內。幼蟲在果內蛀食瓤瓣,也能食害種子。
柑橘小實蠅
成蟲體長6~8毫米,翅展16毫米,全體黃色與黑色相間。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兩側具黃色縱帶。翅透明,翅脈黃褐色。腹部有“ T”形黑紋。幼蟲體長10~1
1毫米,乳白色,蛆型(圖2)。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貴州、湖南、台灣;也見於澳大利亞、美國、模里西斯、日本、巴基斯坦和東南亞。除為害柑橘類外,還為害桃、李、杏、杧果、枇杷、楊桃、番石榴、咖啡、香蕉、香果及番木瓜等多種植物。華南一年發生3~5代。成蟲以產卵器刺破果皮,產卵其中。幼蟲在果內取食沙瓤瓣中的汁液,被害果未熟先黃,早期嚴重脫落。老熟幼蟲入土化蛹。在20~23℃範圍內,冬季溫度達20℃以上地帶發生為害特別嚴重。但抗寒力弱,低溫極易導致死亡。 防治措施:嚴格執行檢疫;夏秋摘除蟲果、拾毀落果;成蟲出現期在樹冠濃密處噴灑敵百蟲或敵敵畏加紅糖稀釋液;利用甲基丁香酚或含馬拉松的水解蛋白誘餌誘殺,以及釋放不育雄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