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與功效
祛風,安神,涼血,止血。治感冒頭痛發熱,胃痛,煩躁,吐血。
①《分類草藥性》:安神除煩。
②《四川中藥志》:治風寒感冒、胃痛及虛弱吐血。
③《重慶草藥》:解風邪,安神,止血。
選方
①治風濕感冒頭痛、胃疼:柏樹果二至三枚。 打碎和酒吞服。 (《四川中藥志》)
②治吐血:柏樹果研末和甜酒服。 (《四川中藥志》)
各家論述
1.《四川中藥志》:治風寒感冒、胃痛及虛弱吐血。
2.《重慶草藥》:解風邪,安神,止血,治血熱煩躁,小兒寒熱高燒,吐血。
3.《分類草藥性》:安神除煩。
動植物形態
喬木,高達35m,胸圍達2m。樹皮淡褐色;大枝開展;小枝細長、下垂,生鱗葉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綠

祛風藥;安神藥;涼血止血藥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柏木屬亞熱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3-19℃,1月份平均氣溫3-8℃,7月份平均氣溫20-30℃,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區適宜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能耐瘠薄乾旱。且稍耐水濕,中性、微酸性、石灰質土壤均能生長。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種子採收後秋、冬、春、三季均可播種,但以秋播為好。條播,行距20-25cm,播幅5cm,每1hm播種90-120kg,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播後蓋草,1個月左右幼苗出土,揭去蓋草。立冬前後當苗展現三輪以上真葉時,可追施草木灰,以保溫抗寒。翌年4-8月追施人糞尿、硫酸銨等肥,促進苗木生長。播後育苗三年可移栽,立春至春分期間移植,挖徑50cm,深40cm的穴,每1hm移苗3000-3600株。
田間管理:移栽當年及次年雨季應除草鬆土2次,以後每年1次。修枝不宜過早,一般只宜修去下部乾枯枝條。
病蟲害防治 赤枯病,發病初期結合苗期管理噴施波美0.5-1.0度的石硫合劑。害蟲主要有柏毛蟲為害,可於早春用擊樹震盪法捕捉幼蟲。用燈火誘殺成蟲喔,剪去有繭、卵的枝條並燒毀之。亦可用90%敵百蟲或50%殺螟松乳劑1500倍液噴殺幼蟲。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種子採收後秋、冬、春、三季均可播種,但以秋播為好。條播,行距20-25cm,播幅
田間管理
移栽當年及次年雨季應除草鬆土2次,以後每年1次。修枝不宜過早,一般只宜修去下部乾枯枝條。 病蟲害防治赤枯病,發病初期結合苗期管理噴施波美0.5-1.0度的石硫合劑。害蟲主要有柏毛蟲為害,可於早春用擊樹震盪法捕捉幼蟲。用燈火誘殺成蟲喔,剪去有繭、卵的枝條並燒毀之。亦可用90%敵百蟲或50%殺螟松乳劑1500倍液噴殺幼蟲。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成熟乾燥球果呈圓球形,直徑8-12mm,暗褐色;種鱗4對,頂端為不規則五角形或方形,能育鱗有種子5-6粒。種子寬倒卵狀菱形或近圓形,略扁,淡褐色,有光澤,長約2.5mm,邊緣具窄翅。氣微,味澀。
性味
苦澀,平。

①《分類草藥性》:苦澀。
②《重慶草藥》:味甘辛微苦,性平,無毒。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
資源分布
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地。以四川、湖北西部和貴州栽部最多,江蘇南部也有栽培。
中藥化學成分
種子油含亞油酸(linoleicacid),油酸(oleicacid)。
柏樹

柏樹學名Cupressaceae,系引申自Zyparissias(賽帕里西亞斯)。希臘神話載,有一名叫賽帕里西亞斯的少年,愛好騎馬和狩獵,一次狩獵時誤將神鹿射死,悲痛欲絕。於是愛神厄洛斯建議總神將賽帕里西斯變成柏樹,既不讓他死,又讓他終身悲哀,柏樹的名字即從少年的名字演變而來,柏樹於是也就成了悲哀和哀悼的象徵。
生長環境
柏木屬亞熱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3-19℃,1月份平均氣溫3-8℃,7月份平均氣溫20-30℃,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區適宜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能耐瘠薄幹旱。且稍耐水濕,中性、微酸性、石灰質土壤均能生長。
植物文化

柏樹斗寒傲雪、堅毅挺拔,乃百木之長,素為正氣、高尚、長壽、不朽的象徵。柏在國外是悲哀和哀悼的情感載體,所以柏樹總是出現在墓地。古羅馬的棺木通常用柏木製成。希臘人和羅馬人習慣將柏枝放入死者的靈柩中。而中國人在死者的墳上及墳地栽柏是寄託一種讓死者“場面不休”的願望。柏樹學名Cupressaceae,系引申自Zyparissias(賽帕里西亞斯)。希臘神話載,有一名叫賽帕里西亞斯的少年,愛好騎馬和狩獵,一次狩獵時誤將神鹿射死,悲痛欲絕。於是愛神厄洛斯建議總神將賽帕里西斯變成柏樹,既不讓他死,又讓他終身悲哀,柏樹的名字即從少年的名字演變而來,柏樹於是也就成了悲哀和哀悼的象徵。
藥用植物與動物
總結一些有關藥用植物和生藥方面的一些知識,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