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位置
鑒於范氏遷居黟縣時,勢孤力單,怕有大家族與其爭奪這塊風水寶地,便讓風水先生放出口風,說柏山四面環水,形為水牢,其它宗族住進去,便如投進水牢,後代禍患無窮,唯有范姓宗族的人可以住在此地,因為范為“犯”的諧音,犯人住水牢,天經地義。
范氏宗族這一宣傳果然奏效,數百年來,柏山村居住的便只有一個范姓,而其它宗族大多因避諱而敬而遠之。因為誰也不願和犯人一起住在水牢里。
其實,當時人們也許沒細想,就是犯人有誰願生生世世住在水牢里,誰不想衝出水牢,自由自在地生活,而范氏宗族卻在這裡一代一代休養生息,這其中豈不有詐?
據范氏族人介紹,柏山,又名江柏山,而原名卻叫“缸缽山”,村西有座小山,現為氣象局所用,范氏祖先遷到柏山時,開始便是在此山下燒制陶瓷缸缽為生,故將此處稱之為“缸缽山”,在黟縣方言中,“缸缽山”與“江柏山”是諧音的,因此當范氏族人中的讀書人不斷增多時,人們開始感到將他們世代居住的地方叫著缸缽山實在太俗氣,因此便取其諧音,稱之為江柏山。
柏山居住的范氏,據宗譜記載,系范仲淹的後代,范仲淹為江蘇吳縣人,少年時,家庭貧困,范仲淹通過勤奮學習,在宋大中祥符年間考中進士,後官到參知政事,在任其間主張建立嚴密的任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徭役,因保守派的反對,不僅未能實現,反被罷官。後在赴潁州途中病死。范仲淹不僅為官清廉,而且善於詩詞散文,著有《范文正公集》最為著名的作品莫過於《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世代傳頌。
區域典故
范氏宗祠享堂中垂掛有范文正公的遺容,相傳為范氏祖先從江蘇遷居黟縣時攜帶而來。遷居的原因是因金兵南侵,吳縣一帶為南宋與金兵交戰的戰場。
范氏族人雖因戰爭而流離失所,因無生計而操起製作陶器的賤業,但他們精神上卻時刻不忘是士族名宦的後代,以擔當天下重任為奮鬥目標。所以,儘管生計異常艱難,他們仍能做到勤奮讀書,柏山村在黟縣眾多聚族而居的村落中並非大村,范氏族眾人數也不多,但他們因讀書成功進入仕途的比例卻非常高。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讀書人融入徽商行列,憑籍厚實的文化底蘊,使得他們在商界獲得了極大成功。
在談到柏山范氏商人時,不能不談一談晚清徽商范蔚文。范蔚文幼年家境清貧,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為命,為撫育兒子,范蔚文的母親歷盡千辛萬苦,雖然纏著小腳,每天都要經過村口長長的木橋去村外種菜,事母至孝的范蔚文,每天黃昏從私塾放學後,便趕到橋頭去迎候母親,接過母親手中的農具。一次范蔚文的母親在顫顫巍巍的木橋上給人讓路時崴了腳,痛苦得淚流滿面,范蔚趕來接母親時,看到母親坐在橋板上的痛苦狀,放聲大哭,范蔚文的母親忍住痛,勇敢地站起來讓兒子止住哭,告訴兒子說:“兒啊,你給我記住,徜若你以後發跡了,便拿錢來給我修一座石橋,方便過往的行人,也不枉為娘今天吃苦受累。”
范蔚文當時雖不滿十歲,卻牢牢記住母親的話,他在家鄉讀了幾年私塾,十三歲便到蕪湖學做生意,通過自己刻苦努力,苦心經營終於成為蕪湖木材巨商,並在沿江一帶開設多家錢莊。
范蔚文經商成功後,生活仍極其儉樸,然而為實踐對母親的承諾,他投巨資,將當年木橋改造成九孔石橋,並取名為“廉讓橋”,以紀念母親高尚的人格,同時,在縣城建辦義倉,備荒賑災,施藥救濟窮人。考慮到自己從小因家庭貧因未能讀什麼書,他又出巨資創辦私立“蔚文國小”,對於貧寒家庭子女給予免費入學。范蔚文的種種善舉深得范氏宗族和黟縣百姓的推崇。
談及范氏族人時,還有一位頗有爭議的人物名叫范漢生,此人早年留學日本,七七事變前,曾任國民政府駐朝鮮漢城總領事,後又為駐漢城各國領事團總領事。“七七事變”後,東三省交通阻斷,范漢生遭遇日本人軟禁,逼其發表擁戴日本軍方的聲明,在沉重的精神壓力下范漢生中風,日軍方將其送回國,先交給漢奸王克敏的臨時政府,後又將其移交給汪精衛的臨時政府。范漢生病情稍有好轉後,被汪偽政權派往日本駐神戶總領事。據說,范漢生一直推託自己身體不好,不肯為日本人賣力,所以抗戰勝利後,汪偽政權的官吏大多受到了懲處,而范漢生歸國後卻一直賦閒。建國後,雖歷經一些政治磨難,但最後是病逝北京,也算是善終。其後代多有建樹,好歹沒有辜負自己是范仲淹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