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鄉村教育家”蔡林森檔案
教育理想:教好每一個學生
人生哲學:吃苦就是享福
座右銘:要教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教師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口頭禪:怎樣乾好,就怎樣乾
管理理念:獎優罰劣,優勝劣汰
用人標準:讓最能教學的當教導主任
最愛看的書:三國演義
最景慕的人:鄧小平
最鍾情的地方:校園
人物經歷
1942年10月出生,揚州師範學院中文專科畢業,1960年8月參加教育工作,任教41年,現任泰興市中學校長,泰興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泰興市人大社會事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他曾被評為揚州市十佳教師、泰州市勤政廉政好乾部、泰州市黨員標兵、江蘇省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學陶師陶為人師表積極分子、江蘇省中學特級教師、江蘇省首屆名校長、江蘇省優秀黨員。1996年,他作為江蘇省唯一的優秀教師代表出席全國師範教育工作會議,受到江總書記的接見併合影留念。2000年4月29日,他是參加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全國先進工作者。2001年評為建設新泰州功臣。
洋思的崛起是個“神話”。要解讀這個神話,就不能不說這個神話的“領銜主演”--- 蔡林森。當我們把鏡頭對準蔡林森的時候,一個樸素而睿智的鄉村教育家走進我們的視野。蔡林森是一本厚重的書。每讀一頁,我們都會感到靈魂接受了一次洗禮。
吃苦就是福
蔡林森1942年出生於一個富農家庭,大概50歲以上的人都不難想像,這在極左思潮猖獗的年代,又在貧窮的“革命老區”,他的生活狀態將會如何。家裡兄妹6人,他是老大,後來又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那時候,一年四季床上只墊一條草蓆,1982年前不管是酷暑還是寒冬,進城辦事、進修或回家都是步行。直到如今,站在我們面前的蔡林森,仍然樸實得像一位地道農民(儘管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示了他的睿智和深邃),真像深秋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長期在洋思蹲點考察的3位漣水的中學校長動情地告訴記者:“蔡校長住在學生宿舍的六樓上,只有一張床,一隻盆、毛巾、腳布都有窟窿了,目前就在我們貧困地區這樣的校長也是很難見到的。”
對於這種艱苦的物質生活,蔡林森卻是甘之如飴。據說有的人整天生活在“精神里”,因而具有一種“神性”,可以不為一切的物質的東西所動。是啊,物慾淡遠了,就能飽償簡約給內心帶來的平靜。
簡樸的生活確實已經成了蔡林森情有獨鐘的生活方式。不管晚上睡得多晚,每天凌晨3、4點鐘他就醒了,然後學校里的大事、小事以及將要接觸的每個人都在他大腦螢幕上輪流過一次“電影”。他5時起身,輕身輕腳洗過臉,即從六樓一層一層地下來查看每一個宿舍(儘管每層都有一位生活老師),再把學校的角角落落巡視一遍。6點鐘他和全校師生一起參加早鍛鍊。接著是一天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午很少休息。天天如此,幾乎沒有節假日。他樂此不疲。
原來他一家人擠在兩間小屋子裡,1994年借債砌了一座兩層小樓(和鄰居相比,仍然顯得寒磣),也只是石灰牆、水泥地,簡樸的桌椅,可說是家徒四壁,別無長物。蔡林森的老伴劉巧英是一位樸素的農婦,對目前的生活已經很滿意了。“過去家裡人口多,婆母死的早,4個妹妹都是我們嫁出去的,自己還有3個孩子,生活才叫苦啊。那時我和公公兩人種6畝多田。林森整天忙學校的事,難得回家幫一下,只要學校有事,農活再忙丟下就走,公事哪能耽誤呢?我只能每晚睡兩三個小時---再苦也熬過來了。現在這個日子還有什麼說的呢。”
我們又來到老屋去看望蔡林森的父親。80多歲的人了,身材挺結實,至今還能挑百十斤的擔子。他願意在兩間小平房裡呆著。房子極其簡陋,堆滿了農具雜物,下面高低不平的泥地透著一股涼氣。老人家倒挺自在,笑呵呵地對我們說:“林森的幾個弟妹都在城裡,蘇南、蘇北、上海都有,他們都要我去,各家輪流住,可以不回來。不回來怎么行啊?還是呆在農村好,天天干點活、出點力、流點汗,吃點自己種的新鮮蔬菜,心裡才感到舒坦。人不勞動怎么活啊!”
跟他的父親一樣,蔡林森的一句口頭禪是:“吃苦就是享福!”他是這樣想的:我們每付出艱苦的勞動必然會產生價值,這就是最好的回報。“有時候,我睡到夜裡都會一個人暗自笑起來,‘蔡林森啊蔡林森,你怎么會想出這么好的鬼點子的啊?每當打一個勝仗,就是心裡最幸福的時候。老是有人問我,你都快到退休的年齡了,何必不享享福,還要這樣沒日沒夜地苦幹呢?我的回答是,我現在比過去身體好,能為洋思多出一份力也是好的,要是我哪天躺在床上不能動那才是痛苦呢,能多乾、能吃苦才是享福啊!”
蔡林森希望全體洋思人特別是年輕人能和他一起“享福”,他說:到了洋思就像到了井岡山,雖然要吃苦,但心裡永遠有一個希望。當然有些人一下子是不能接受的,例如每天早上6點鐘全體教師必須與學生一同上操,而且動作要準確、到位,否則一定要“補課”。最初還真叫人不習慣,一旦過了“適應期”也就進入了“自由王國”了。剛進校的屈清華,不僅課上得好,分校總務主任也幹得不錯,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位班主任,他把真摯的愛給予了每一位學生。每天晚上他都在男生宿舍里呆到12點鐘,因為初一新生剛剛離家,下半夜不蓋被子會著涼……大家都說他有點像蔡林森,是個“小蔡林森”。
在洋思,像屈清華這樣的“小蔡林森”,可以找出許多。他們,不就是洋思路上後來人,不就是洋思的未來和希望嗎?
“校園文章”學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先想出來,再做出來的。在蔡林森看來,辦學就像寫文章一樣,從確定主題到布局謀篇,再到遣詞造句,從巨觀到微觀,每一個細節,思考得越周密越好。一篇好文章不僅是寫出來的,尤其是改出來的。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真正把洋思辦好,蔡林森20年來所遇到的實際困難,是別人難以想得到的。
管學校不是管自己。蔡林森對自己是絕對管得好的。生活再苦,他能頂得住。個人的正當利益得不到滿足,他也無所謂。例如在六、七十年代,由於他在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不斷受到上級的表彰和嘉獎,可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民轉公”輪不到他。一位好心人,曾直截了當地向他點破:老蔡,你不要傻幹了,你出身不好,又是外鄉人,即使乾死了,也轉不了正。而蔡林森對此的回答卻是加倍的勤奮,拚命地苦幹!他教一門,鑽一門,精一門,對整個國中教學業務可謂“爛熟於心”,1986年終於轉成公辦教師。
但在辦學方面受到的制約和阻力實在太多了。洋思只是一所農村聯辦國中,鄉中心校、鄉教辦……都是他的“婆婆”。蔡林森1982年被任命為校長以後,卻成了一個“不安分”的“媳婦”。在改革開放的大潮衝擊下,他整天苦思冥想,真是“心潮逐浪高”。他決心帶領大家一起改變洋思的面貌。第一步抓教學質量。他從親身的體驗中早就認識到“應試教育”所搞的那套“滿堂灌”、“填鴨式”以及“題海戰術”的弊端和危害。那時雖然還沒有明確提出“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這些口號,但他意識到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自覺性,明確要求各科教師做到“當堂教、當堂學、當堂鞏固”,這就是後來提升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改模式的雛形。這一著,首先受到為數不少的任課教師的抵制,一位化學教師當面提出:“蔡校長,兄弟學校每周4節化學課,萬自習還要‘補差’,我校一周只有3節化學課,你還要求我們當堂完成作業,這樣做,怎么能完成教學進度?……如果明年中考考砸了,你要為我收回名譽!”蔡林森及時向中心校校長匯報了自己的教改構想,同樣得到了這樣的反問:“現有幾家能夠做到當堂完成作業的?”但是,蔡林森就是蔡林森,絕對是黑格爾所說的“這一個”。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認為是正確的必須做的事情,你怎么說我也不做;我認為是正確的必須做的事情,任何阻力也動搖不了我的決心!如果幹錯了,可以處分我,撤我的職!洋思中學第一任校長曾經這樣亦莊亦諧、亦毀亦譽地評價過蔡林森:“老蔡這個人啊,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別人不敢‘揪’(乾的意思)的事,他敢‘揪’!”蔡林森硬是把 “當堂完成作業”列為學校教改方案,並且作為年終評優、評先的條件。他身先為卒,為別人示範,幾位年輕的民辦教師、代課教師緊緊跟上,噯,還別說,這一著還真靈:1984年,無論中考,還是教辦組織的會考,洋思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就連那位與蔡林森激烈爭論的化學老師,從親身的實踐中也嘗到了這項改革的甜頭。
從此,洋思的教學改革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永遠結束了完全脫離學生實際的“滿堂灌”的狀況……1994年《江蘇教育報》和《中國教育報》先後發表了《洋思之路》,從此,“洋思”這個名字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到了全國普教戰線的每一個角落,來校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
如何抓住機遇進一步發展事業,將洋思這篇文章做大?這正是蔡林森苦苦思索的問題。但是難啊,一是受到經費短缺的嚴重困擾,二是思想也不解放,老是囿於這樣的思維定勢:洋思就是要在三流的硬體、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師資(指學歷不高)的基礎上創造出一流的教學質量。直到1998年,學校仍然只有兩幢二層教學樓,僅有10個班級。就在這時,泰州市市委書記陳寶田到校視察,他對蔡林森說:“洋思的硬體不能老停留在三流水平,如果有了一流的硬體不是更能保障一流的教學質量嗎?” 頓時一股暖流傳遍了蔡林森的全身。接著分管教育的黃副市長和教委的邵、朱兩位主任也來了,說政府不可能一下子拿出大量資金投向洋思,但是第一可以幫助向銀行貸款,第二給政策,允許向市內外收一批學生,收取一定的捐資建校費。對於蔡林森說,這無疑是一支興奮劑;對於洋思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支補血劑。
發展是個硬道理。於是,洋思徵用土地,大興土木,在短短的三年內,校園“舊貌換新顏”。如今,一如蔡林森期盼的那樣,洋思不僅作成了一篇“好文章”,還作成了一篇“大文章”。
“人去樓空”與“心慌”
洋思從1980年用24000元砌成了兩排小平房起家,發展到現在占地100多畝,幢幢高樓林立,建築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從幾個班200多名學生“增容”到47個班,2500多名學生,可謂遐邇聞名的泱泱大校,每天都有數百人來校取經,參觀總人次已逾20萬。
然而蔡林森越來越感到“心慌”。記得1994年登載了《洋思之路》的報紙送到學校的那天,全校師生群情振奮,一片歡騰,都認為多年的心血沒有白費,洋思的改革終於得到社會的承認。在大家稍為冷靜一點以後,蔡林森當晚就召開了教工大會,他感慨萬端地說了幾句話:“同志們,千萬不要一篇文章發表似乎意味著洋思已經到了‘頂峰’了。”學校的‘頂峰’永遠不存在。如果真有什麼‘頂峰’,那就是衰落的開始。大家都看到我們周圍的某些企業,當年搞的何等紅火,但是曾幾何時,現在不是大幅度地滑坡了嗎?這樣的教訓我們可要牢牢地記取啊!”
第二天清晨,蔡林森趕到教委主任家裡,說:“邵主任,您看洋思的結果會如何”?“什麼意思?”“我認為洋思最終總會落後的,許多學校遲早會超過我們。我只希望洋思發展的勢頭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要減弱---如果洋思在我手上衰落了,我就是一個罪人。當然事業不是個人的。我們全校師生都希望洋思越辦越好,我想請您再去向大家提些新的要求,講講在榮譽面前如何不斷找差距,永遠不停步!”邵主任連連點頭稱是。
有一次開會,蔡林森出人意料地在黑板上寫下了“人去樓空”四個大字老師感到茫然。過了一會兒,他才慢慢地解釋說:現在我們砌了這么多房子,這錢是從家長的口袋裡掏出來的。裝備好了學校就是為了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這就叫“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一切都是為了祖國的前途和子孫後代的幸福。但是如果哪一天我們把學校辦垮了,教育教學質量下降了,學生就會走光,這就要“人去樓空”,我們也就遭到了滅頂之災。
這次採訪,蔡林森仍然不無焦慮地對我們說:當校長這么長時間了,與其說膽子越來越大,不如說膽子越來越小,老是有一種如覆薄冰、如臨深淵的感覺,似乎隨時都有滅頂之災似的。這兩年開學的時候,總有幾百輛送學生的車子開進校園,好像每一個車輪都壓在我的心上,感到隱隱作痛。
“怎么會有這種感覺?”我們笑問。“壓力大啊!”蔡林森眼裡閃著一絲憂愁,說:“我們學校地處偏僻農村,毫無地域優勢。要說硬體,比起大城市一些重點中學差距還大得很呢。教師呢,目前也沒有幾位名教師。人家把孩子送來,就是衝著我校所做出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個承諾來的,好,各種各樣的‘差生’(我們當然不同意這樣的稱呼)都來了,你真的能‘讓每一位家長滿意’嗎?對這些孩子怎么‘管’,怎么‘教’對他們的人文關懷如何落到實處?再說了,這三年來先後進校100多位年輕教師,儘管我們想進辦法對他們強化培訓,他們也十分努力,但如何才能使家長真正放心呢“所以我對全體老師說,我們都是長征路上的紅軍,要過金沙江、大渡河,還要過草地、爬雪山,可不能有半點麻痹和懈怠。”“那您就沒有一點輕鬆愉快的時候啦?”我們追問。 “有啊”,蔡林森爽朗地大笑起來,“前年和去年放寒假的時候,都在下大雪,一千多位家長到學校來接孩子回家過年,各個臉上喜笑開顏,看到校長和老師連聲說感謝。這就是我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候。
在農村教育這塊園地里,很多人都知道蔡林森這個名字。身為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校長,他使昔日一所普普通通的中學嬗變為如今有師生4000多人、固定資產近億元的“中國名校”,而他本人也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省十佳校長、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這種種榮譽,既是對蔡林森不凡業績的讚許,也是對他所堅持的辦學理念的肯定。“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洋思中學主教學樓上有這么一條醒目的標語。蔡林森是這樣解釋的:此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讓每一個學生成才,二是讓每一個學生成人。
“讓每一個學生成才”這一辦學理念,源自蔡林森教子的切身體會。蔡林森有三個孩子,上國小時成績在班裡都是倒數的。上國中後,每天中午,蔡林森都叫孩子們口述上午學過的例題,進行口算。算錯的題,蔡林森不講,讓孩子們自己看書、思考,獲取答案。散步時、洗腳時、臨睡前,蔡林森仍會這樣幫孩子複習。就這樣,三個孩子逐漸學會了自學,成為優秀生,考取大學,並先後赴美留學。
蔡林森由此想到:如果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教學生,還有哪個學生教不好呢?因此,蔡林森在育才方面特別注意“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對此,他有三條“錦囊妙計”:一是合理分班,調動競爭力量;二是結對幫扶,調動合作力量;三是特別關注,調動情感力量。“最後一名”學生有了進步,其示範和帶動作用可想而知。
在“讓每一個學生成人”方面,蔡林森更注重在細節上下功夫。蔡林森特別重視環境育人、生活育人。他說,他要讓師生們一進入校園,就開始接受無聲的教育。在校園裡,人們可看到“踏著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長進”等各種警語。蔡林森還親自編寫教材,開設生活課程,教育學生如何學會起床、吃飯、睡覺、洗衣、洗澡、管理錢物等生活技能。“不要覺得這些要求太瑣碎,這裡面有平等觀念的教育,有勞動觀念的教育,有勤儉節約的教育,有效率意識和時間觀念的教育,還有團結友愛的教育。”蔡林森如是說。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蔡林森的這個妙想造就了一個個教改“奇蹟”。在上世紀80年代,蔡林森看到校園裡普遍存在著課堂“滿堂灌”,大搞“題海戰術”的現象。蔡林森意識到:此種方式定會將課堂教學引領進死胡同。如何既減輕師生過重負擔,又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理性思考及論證,蔡林森於1981年提出了“當堂教,當堂學,當堂完成作業”的課堂教學要求。為了增強說服力,他親自開示範課、觀摩課。通過三四年的苦心經營,學校會考、中考成績均居全市前茅。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此做法逐漸成熟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在此模式主導下,自1988年以來,學校創下了年年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合格率均為100%的好成績。
洋思的教改經驗,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一些媒體將之稱為“一個樸素的教育奇蹟”、“全國農村國中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王湛評價說:洋思的教育方法先進,洋思的課堂教學先進,可與世界接軌。
“吃苦就是享福”——這是蔡林森的口頭禪,也是他人生的信條。1980年洋思中學剛建時,連張床都買不起,蔡林森就在地上栽了幾根木樁,釘上木板當作床,一年四季,床上只墊一條草蓆。自打學校有了寄宿生,他就果斷地住進了學生宿舍,連續23個春秋和學生一起飲食起居。長期在洋思中學蹲點考察的河南的3位校長動情地說:蔡校長住在學生宿舍的六樓上,他所使用的寢具和毛巾都有窟窿了,這樣的校長在我們貧困山區也很難找到。
對於這種艱苦的物質生活,蔡林森卻是甘之如飴,毫無怨言。他不管晚上睡得多晚,每天都是早五點起床,洗漱後,即從六樓下來查看宿舍,巡視校園每一個角落。六點鐘,他和師生們一起晨練,接著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一年到頭,天天如此。
在蔡林森的影響和感召下,洋思中學所有領導班子成員,也都住進了學生宿舍。對於一些年輕人,蔡林森也總是希望他們將吃苦當作享福。他說:“到了洋思就像到了井岡山,只有肯吃苦,才能有勝利,只有肯吃苦,才能有希望。”
成就永威
2006年10月,蔡林森校長退休後,受任太平先生的多次懇聘,加盟永威學校。他由江蘇到河南,由公辦到民辦,由初級中學到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為一體的寄宿制學校……情況變化了,該怎么辦?校長該怎么當?他認真選擇,從實際出發,講究實效,下真功夫,推廣洋思經驗。他還是帶頭吃苦,摸清民辦學校的實際,制訂了《教書育人責任制》等各種制度,與教師簽訂了責任制,搞項項、層層承包,學校領導靠前指揮,走動式管理。同時,他堅持組織教師常年賽課、評課,每年聽課1000節以上,研究“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在高中、國小如何靈活運用的新問題,獲得了新的突破。幾年來,他先後在《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雜誌上發表了《吃苦是福》、《教師每節課講幾分鐘豈能硬性規定》、《名校長到底該不該退休》、《分快慢班不等於分層教學》、《談教育家辦學》、《校長素質與學校品牌建設》等十多篇長篇論文,還在《天津教育》等雜誌上發表了不少文章,還寫了《求實打假才能質輕負》等講稿,在黑龍江、昆明、貴陽、山東、四川、江蘇、河南等地講學。2010年2月,蔡校長寫成了《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一書,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寫序,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全面介紹“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2012年5月,任太平董事長和蔡校長把永威學校推行教書育人承包制的情況合著成書《蔡林森:學校管理變革》,全面介紹學校精細化管理辦法,由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蔡林森從洋思到永威》一書於2015年10月由北師大出版社出版發行。10年來,永威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三流的生源贏來了一流的質量。國中部很快教學質量為沁陽市第一,遙遙領先,蔡校長領導國小、高中搞課改,先後出現了奇蹟,高中、國小推廣“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形成了高中“自主、合作、自主”教學模式,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高中課改先進單位”,國小形成了“四個一”教學模式,榮獲“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學校項項一流,整體辦學水平焦作市第一。學校被命名為 “教育部中國小校長培訓基地”、“全國基礎教育培訓基地”、“河南省校長教師培訓基地”、 “河南省教育名片”。學校每天接待數百名來校參觀的教育工作者,《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雜誌對永威經驗多次報導,給予高度評價。
在永威學校,蔡校長跟過去一樣,堅持吃苦、創新,推廣洋思經驗,獲得成功,成為中國教育界的又一奇蹟,其樂無窮。他常說:“人活著,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學。這樣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為,實現人生的價值。一輩子吃苦,一輩子自學,就一輩子幸福,一輩子快樂。”
辦學思想
蔡林森確立"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辦學思想。在長期的實踐中,他形成了"每一個學生都能教好"的觀念,他千方百計從起始年級抓起,從最後一名差生抓起,堅持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讓學生夯實基礎,能學習、會學習,學校連續多年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合格率達100%,優秀率為泰興市之首。1996-1998年泰興市教委、泰州市教委先後發文學習洋思國中,1999年9月8日中共泰州市委、市政府發文作出《關於進一步開展學洋思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許多外地難教育的學生紛紛捅進洋思讀書,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些學生的家長贊助學校,使學校在近三年內籌資500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114畝、建築面積4萬多平方米、有校園網、電教控制中心等一流現代化設備的學校。
蔡林森創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走出了一條成功的"洋思之路"。這一改革引起省內外領導和老師們的關注,至今有40多萬人次來洋思考察,洋思的講課錄像已遍及全國各地。在全省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上、在全省市縣教育局長培訓班上、在省內外七十多個縣市教改講壇上,蔡林森所作的長達八個小時的介紹都受到了一致好評。1999年11月下旬召開的江蘇省教學工作會議上,蔡林森向大會介紹經驗,帶老師上觀摩課。會上,省教委下發了《關於學習洋思國中改革課堂模式,全面提高課堂實施水平的指導意見》的檔案。 蔡林森熱愛教育事業,處處以身作則,同時,善於管理,敢於碰硬,使學校各項工作一流。他任校長以來,學校不斷發展,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校"、"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先進集體"。全國、省、市的報紙、電台多次作過宣傳。國家、省、市都多次在洋思舉辦研討班、培訓班,推廣洋思經驗。最近,學校經評為全國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