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鏜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畢業於福建協和大學農藝系。曾任崇安茶葉試驗場主任。建國後,歷任福安專區茶葉科研究所所長,福建省茶葉研究所所長,福建省農業廳廳長、高級農藝師,福建省科協第二屆副主席,福建省農學會第三屆理事長,中國農學會第三屆理事,中國茶葉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是中共十二大代表。長期從事茶葉研究工作。1978年起主持福建省茶樹良種繁育和推廣工作,為茶葉生產作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林桂鏜(1925—1996年),仙遊縣蓋尾鎮蓋尾村人。1956年10月加人中國共產黨。教授級高級農藝師。
1948年6月,畢業於福建省協和大學農學院農學系。1948年7月至1949年3月在崇安縣茶葉試驗場任農業技師,1949年4月至1949年8月在仙遊縣農業推廣所任所長。1949年9月至1952年6月在福建省實業廳仙遊甘蔗試驗場任場長,1952年7月至1971年1月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工作期間,先後任過場長、副站長、副所長、革委會主任委員、所長、黨支部書記等職務。其中1958年7月至1962年9月兼任福安專區茶業技術學校校長。1961年12月至1964年9月擔任中國援助馬里農業專家組組長、黨小組長。1965年1月至1968年10月兼任福安茶業職業學校校長。1966年10月至1967年3月擔任中國赴阿富汗茶葉考察組組長,1968年1月至1970年11月任中國援助阿富汗茶葉工作組組長。1971年2月至1988年10月在福建省農業廳(局)任副廳(局)長、黨組書記、廳長等職;1988年4月至1993年4月任福建省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1994年9月經省委批准退休。
林桂鏜自參加工作以來,從事茶葉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時間長、成果多、貢獻大。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茶葉科研的帶頭人。連續多年安營紮寨閩東山區,為恢復與發展茶葉生產嘔心瀝血。親自試驗成功茶樹重修剪改造技術,推動了閩東舊茶園改造,使之成為全國的典型。他主持的“低產茶園改造技術”,獲1978年福建省科學大會獎。1952年他引進良種雲南大葉種與福鼎大白茶毗連栽植,為以後獲得自然雜交種打下基礎。他參加的“茶樹品種資源研究”,1990年獲國家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的“福建茶樹良種繁育與推廣”於1983年獲省農業廳農技改進二等獎。特別是1961年他被選派出國,在被國外專家認定無法種茶的馬里,試種茶樹成功,並創製出"49—60’號茶葉(炒綠),獲得巴黎農業博覽會一等獎,在國際上為祖國贏得榮譽,為發展中馬友誼作出突出貢獻,因而獲得國家農業部的特等獎和連升三級工資的獎勵。他長期在茶葉和農業戰線上從事科技管理和領導工作,有很強的組織領導和決策能力,在茶葉栽培技術上造詣很深,先後發表過《茶樹重修剪研究》、《茶樹豐產經驗》、《低產茶園改造技術》等多篇有水平的論文和著作,為我國農業、茶葉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得到黨和政府的重用。他先後任福建政協第四屆委員,第六、七屆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歷任中國農學會、中國茶葉學會、中國甘蔗學會、中國花卉學會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福建省農學會、茶葉學會等5個學會的會長、理事長。1984年5月任福建省農業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我國農業、科技界享有較高的聲譽。1996年11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7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