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復春

林復春,字伯祥,號朴翁,移居今官橋鎮赤嶺村,為赤嶺林氏駟嶺大宗始祖。駟嶺大宗始祖撲翁公於明正統十一年,登駟馬山巔,見山勢起伏迴轉,龍虎翱翔,至明正統十三年遂卜築於斯,鑒崩圳,堅赤嶺,奠成吾宗永世鴻基。撲翁公有五子五女十八孫,一百四十二玄孫。迄今裔孫20餘萬人,支繁海內外。撲翁公於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任七品散官時,請命山柬賑災活人無數,並撫活鄧茂七辰列部300人。為報答相救之恩,在公榮歸故里時,跟隨而至,開墾赤嶺,為大宗之繁衍發展立下不可磨滅之功。因諸裔士未有婚娶,無嗣,為紀念諸裔士的創業精神,秉承先祖遺願:“逢年在祭祖前一天的農曆七月十九日以普度形式,設壇祭祀眾士英靈”(俗稱好兄弟),世代相傳,延續至今。宗祠楹聯可作佐證: “尚義行仁救活流亡三百,賑饑恤難安存困頓萬千。”七月二十日祭祖儀式為“官體祭”,祭祖全程一百二十跪,三百六十叩首,系林氏最隆重的祭祀儀式。

林復春,字伯祥,號朴翁,移居今官橋鎮赤嶺村,為赤嶺林氏駟嶺大宗始祖。駟嶺大宗始祖撲翁公於明正統十一年,登駟馬山巔,見山勢起伏迴轉,龍虎翱翔,至明正統十三年遂卜築於斯,鑒崩圳,堅赤嶺,奠成吾宗永世鴻基。撲翁公有五子五女十八孫,一百四十二玄孫。迄今裔孫20餘萬人,支繁海內外。撲翁公於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任七品散官時,請命山柬賑災活人無數,並撫活鄧茂七辰列部300人。為報答相救之恩,在公榮歸故里時,跟隨而至,開墾赤嶺,為大宗之繁衍發展立下不可磨滅之功。因諸裔士未有婚娶,無嗣,為紀念諸裔士的創業精神,秉承先祖遺願:“逢年在祭祖前一天的農曆七月十九日以普度形式,設壇祭祀眾士英靈”(俗稱好兄弟),世代相傳,延續至今。宗祠楹聯可作佐證: “尚義行仁救活流亡三百,賑饑恤難安存困頓萬千。”七月二十日祭祖儀式為“官體祭”,祭祖全程一百二十跪,三百六十叩首,系林氏最隆重的祭祀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