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嶠

林嶠

林嶠,男,字和穆,號閱竹山人。1963年生,浙江紹興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創作評審委員、教育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林嶠 林嶠

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畫師,紹興書畫越社研究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南充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副研究館員。

2008年9月,被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文聯授予“四川省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1999年、2007年分別進修於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四川省詩書畫院何應輝工作室高研班。

獲獎情況

書法作品連續參加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三、四、五、六屆國展;全國第三、四、五、六屆中青年書展;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其中在全國第五屆國展中獲得“全國獎”,全國第四屆中青年書展中獲“最高獎”,全國首屆行草書大展中獲“妙品獎”。1998、1999、2002年分獲中國文化部、中國文聯“群星獎”、“蘭亭獎”。四次榮獲四川省文藝界最高獎“巴蜀文藝獎”,三次榮獲四川省文化廳“群星獎”一等獎。

藝術探索

近幾年致力於中國焦墨山水畫探索,其山水畫作品《九寨秋晴》獲文化部中國群文學會“全國民眾書畫大展”銅獎。作品收入中國書協、全日本書道聯盟主辦的《中日代表書家展》以及《華夏千家書畫集》(香港)、《國際書法交流大展》(新加坡)、《中南海珍藏書法集》等大型書集。曾擔任《中外文化辭典》編委。2009年6月出版了先後5次深入地震一線創作的全國首部地震個人書畫專集《震影墨痕——林嶠書畫精選》。

藝術貢獻

林嶠先生,具有豐富的書畫教學經驗,近幾年來,他輔導的成人學生已有30餘人先後加入中國書協和省書協;少兒學生歐陽川月的書法作品,獲得本地有史以來的政府最高級別獎——國家文化部“蒲公英獎”;在2002、2004、2006年四川省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少兒書法展覽中,經他培訓的少兒作品入展入選數、獲獎數均居全市第一;2004年,他的學生楊婷、任鵬宇獲國家文化部第二屆國際少兒藝術大展“十佳小書法家”稱號,劉航獲特等獎,苟欣悅等6人獲金獎,居全省第一名,全國第二名;2005年,他的學生楊志昊獲首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中國少年兒童優秀書法作品展”中獲最高獎金獎、楊瞳霖等二人獲銀獎,包攬四川省全部獎項......被省內同行譽為“獲獎專業戶”;在2005年南充市首屆青少年書畫大賽中,林嶠藝術學校的參賽學生美術、書法、篆刻作品共獲得一等獎11名,二等獎16名,三等獎11名,獲獎數均居第一,大賽組委會根據林嶠藝術學校的驕人佳績,特別頒發給“最佳創作指導獎”。致力於書畫普及與人才培養,學生遍布四川、深圳、新疆、甘肅、河南等地。

作品展示

《犁樹故事》去災區寫生的渴望一直縈繞在林嶠心中。去年底,各種條件成熟,災區之行終於成為現實,林嶠收拾好行囊便自費駕車前往。

“我當時非常擔心,如果再不抓緊時間進去的話,想親眼目睹災區人民不屈抗爭的生存狀況,感受重建家園過程中的奮鬥氛圍,以及災難突如其來時被改變了的自然山川環境面貌,將隨著建設進程的加快和完成,逐步看不到了。”今 年春節前,林嶠又獨自駕車前往災區。“當時最低氣溫在零下幾度,而且下著雪,路不太好走,寫生的時候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手指和腳尖都凍僵了。”

在災區,各種感動和靈魂深處的觸動如潮水般湧來,這些東西讓林嶠忘記了一路的艱辛。他記得有個79歲的老大爺,媳婦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條胳膊,老大爺做好熱騰騰的血粑招待林嶠,當那媳婦用剩下的一隻手顫巍巍的把血粑端到林嶠面前時,這個壯實的漢子眼中早就含滿淚水。也有當地災民把林嶠拉到了家裡,提前吃了團年飯,還吃了剛熏好的臘肉香腸,諸如此類的感動數不勝數。

最觸動林嶠心靈深處的是一棵梨樹的故事。那是在青川縣紅光鄉東河口村。該村位於文家溝內,發生地震時,兩邊高山崩塌,迅速將文家溝掩埋,溝口瞬間被抬高60至120餘米。東河口村的後院、三元壩、王陽坪、王家山四個組幾乎全部埋在文家溝、東石河交匯之處,地震造成700多人死亡。

位於溝口50年建校的東河口國小有學生108人,教師7人,“5·12”地震發生時,老師迅速組織學生到校園中梨樹下避難。學校頃刻間被山體掩埋,最後撤離的何天義、何發貴、何清芳3位老師用身體緊護何鳳瓊、楊金鳳、劉亞3名學生,結果6位師生全部遇難。唯有老梨樹庇護的109名師生安然無恙。據村支部副書記何清寶介紹,地震時有3塊10噸左右的巨石從1公里以外牛圈包高山上飛過來砸在學校院壩里,離老梨樹僅咫尺之遙,生死擦肩而過。現 在東河口國小已成為人們永遠的記憶,惟有校園內這棵梨樹上的國旗依然飄揚。

林嶠把這棵梨樹用畫筆記錄了下來,於是有了這幅感人的焦墨畫《梨樹的故事》。

作品賞析

林嶠作品欣賞 林嶠作品欣賞
林嶠書法作品 林嶠書法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