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泉

林奇泉,現名林其泉1934年生,福建閩侯人。又名林奇泉,筆名乃賀。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湖南東方名人研究院和吉林名人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國國際行業戰略諮詢協會首席專家。

基本信息

林奇泉,現名林其泉 1934年生,福建閩侯人。又名林奇泉,筆名乃賀。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湖南東方名人研究院和吉林名人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國國際行業戰略諮詢協會首席專家。曾任系教研室主任,福建省歷史學會理事,福建省五緣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市歷史學會和廈門台灣學會、鄭成功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民俗學會閩台諮詢部主任委員。195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1960-1969年任經濟學家王亞南的學術秘書,1970年後轉廈大教育系、歷史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過中國近代史、台灣史、分工史研究等課程,編有《中國近代史》(合作)、《台灣同胞反侵略鬥爭史》、《台灣歷史地理概況》等七本講義,與人合編出版《李贄研究參考資料》(1-3輯),參與編寫並出版過《中國歷代名人勝跡大辭典》、《吳真人與道教文化》、《五緣文化概論》、《五緣文化力研究》、《閩台文化》和《中華地域文化集成——台灣文化》等書。個人單獨出版的著作有《分工的起源和發展》、《騙文化》、《台灣雜談》、《台灣札記》、《閩台六親》、《閩台歷史人物散論》、《台灣歷史故事集》、《禿筆集》和《八閩山水的民俗與旅遊》等,其中《分工的起源和發展》和《台灣札記》曾獲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獎,《騙文化》獲中國作家創作成果報告編委會金獎。近20年來發表過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等六文曾被評為國際優秀論文。同時在海內外近百種報刊雜誌(包括《人民日報——海外版》、《瞭望周刊——海外版》、《團結報》、《愛國報》、《旅遊》、《科學與文化》、《海峽兩岸》、《福建日報》、《福州晚報》、《文化生活報》、《歷史知識》、《文史雜誌》、《上海道教》、香港《大公報》、台灣《公論》、《遠望》、菲律賓《世界日報》、《商報》等)發表過約700篇知識小品和雜感。以上公開發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約400多萬字,曾被評為福建省成人自學考試工作先進工作者,獲廈門大學首屆九州獎,獲第六屆世界名人學術博覽會科技人才金獎。其生活信條是:凡事都要想一想,不隨便相信好聽的話,不附和別人。平時敢闖新的學科領域,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在教學和科研中,講求深入淺出,講課和寫文章力求生動即注意通俗性和趣味性。事跡已被錄入《中國當代古籍整理研究學者名錄》、《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中華人物大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及《跨世紀國際名人名作——中國科技文化卷》等六十多部名人辭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