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村

林口村

林口村,是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樹林鄉或者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林口彝族苗族鄉的一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樹林鄉林口村

村莊全貌村莊全貌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樹林鄉,地處樹林鄉東邊,距樹林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

村莊全貌

[1]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117公里。東距鎮雄縣花山鄉5公里,南距貴州河鎮鄉25公里,西鄰樹林村,北鄰管壩村。轄面房、猴嘎、雙營、板橋、阿角、大地、盆梳、壩子、石筍、白岩、慶口、花紅、寨子、碑房、上寨、上街、中街、高坎、下街、小林口等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678戶,有鄉村人口7628人,其中農業人口7628人,勞動力42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246人。
全村國土面積15.47平方公里,海拔2003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88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馬鈴薯、蕎子、中草藥等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21萬畝,人均耕地1.5畝,林地1400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04.8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業、勞務輸出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500.05畝(其中:田0.68畝,地1.53畝),人均耕地1.5畝,主要種植馬玲署、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400畝,水面面積800畝;草地2600畝;荒山荒地11300畝,其他面積71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全村有665戶通自來水,有750戶飲用井水,有26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16%)。有167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3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10戶(分別占總數的2%和17%)。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大部分是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有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7輛,農用車19輛,拖拉機122輛,機車40輛。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畝。
到2009年底,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0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5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5.3萬元,占總收入的51.85%;畜牧業收入254.8萬元,占總收入的45.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02頭,肉牛254頭,肉羊1041隻);林業收入0.84萬元,占總收入的0.24%;第二、三產業收入54萬元,占總收入的9.6%;工資性收入389.4萬元,占總收入的69.6%。農民人均純收入914.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79.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40人(占勞動力的38.8%),在省內務工680人,到省外務工111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675戶7639人,其中男性4040人,女性3599人。其中農業人口7270人,勞動力4246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645人,彝族1877人,其他民族112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104人,參合率65.4%;享受低保43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2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鄉衛生院15公里。該村沒有公廁,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沒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3戶,占農戶總數的0.02%。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2520平方米,擁有教師42人,在校學生1395人,距樹林鄉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88人,其中小學生1205人,中學生183人。
全村圖書室2個,沒有文化活動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人文地理

林口村地處樹林鄉東邊,距樹林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鄉道路為油路,交通方便,距縣117公里。東鄰鎮雄縣花山鄉,南鄰貴州河鎮鄉,西鄰樹林村,北鄰管壩村。 
該村混居著漢、彝、回、苗等少數民族,有少數人信仰宗教。由於地處高寒、邊遠,生產方式單一,導致該村基礎設施落後,經濟薄弱,生活質量差。在村兩委和鄉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該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特色產業

該村適合種植天麻、重樓等40餘種中藥材,但沒人投資。目前主要產業為傳統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大量的山羊銷往廣東等地。2009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90.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0.5%。

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林口鄉林口村

林口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林口彝族苗族鄉的一個行政村,林口彝族苗族鄉政府駐地--大石包就隸屬於這個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鎮雄縣城35公里,東面鄰乾秋、娃飛,西面鄰塘房,北面鄰木黑,轄大石包、林黃家場等2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960戶,共7196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6761人,勞動力2492人。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1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5℃,適合種植玉米、洋芋、蕎子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781畝,林地550畝,人均耕地0.84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收入為主,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0元。

自然資源

林口村委會到鄉道路為通路,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11平方米,耕地面積5781畝,林地550畝,人均耕地0.84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作物。

基礎設施

村委會目前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整個村委會共有1337戶通自來水,567戶還在飲用井水,1807戶通電,2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7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164戶。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硬化的水泥路面路面,到鄉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為未硬化的路面。整個村委會共有74戶農戶建有沼氣池。

農村經濟

2007年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9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6.2%;外出勞務收入257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1412元,人均純收入920元。
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石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林口村目前已有460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91戶,還有1409戶居住於其它結構的住房。
2007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汽車18輛;拖拉機8輛,機車32輛。

人口衛生

林口村委會是以彝族、苗族、漢族民族為主。其中:漢族4368人,彝1947族人,其它民族881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2031戶,共7196人,其中男3712人,女3484人。農業人口數為6761人,勞動力總數2399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1607人,外出務工人數902人。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7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58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委會建有公廁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0個。

文化教育

林口村委會有村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354平方米,擁有教師39人,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1932人,其中:小學生人數1410人,中學生人數522人。
該村委會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發展重點

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今後林口村委會的發展重點主要是:
1、全力抓好三農工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鞏固畜牧產業;2以抓文化教育設施為主,進一步爭取有關部門支持,恢復顧龍校點,修建顧龍國小,解決7個村民小組628戶2065名適兒上學難問題;3爭取有關部門支持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4調整產業結構,壯大煤炭產業,增加花椒、梨特色產業種植面積250畝,養殖業方面:發展豬902頭,發展牛150頭,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12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